​《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怀孕天数从什么时候算起?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怀孕天数从什么时候算起(女性生命天数规律)

怀孕天数从什么时候算起

​《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

​ 在上一节中,我们学习了《黄帝内经》中“精神内守”的基本方法,通过“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以及“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我们可以更好地修炼内心、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治疗我们的“精神内耗”。

那么,在接下来的这一节中,我们来看看在《黄帝内经》中关于女性生命“天数规律”的讨论。

什么是“天数规律”

什么是“天数规律”呢?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生命和“天数”有关,而男女存在不同的规律。

这里说的“天数”,并不是算命先生说的接近“命运”、“命中注定”的那种概念,而是更接近“规律”这个词的意思,“天数”中的“天”就是大自然,是宇宙万物变化的造物主;而“天数”中的“数”,就是“术数”,也就是规律了。

在前面的解读中,我们曾经归纳过《黄帝内经》的“八个字纲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那里面的“数”,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天数”的“数”了。

所以,《黄帝内经》说到“天数规律”,实际上就是在探讨人的身体变化的内在规律。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成长,从青壮年到老年,最终走向消亡,这个过程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逃离这样的规律。

睿智的古人观察到了这一点,也就产生了好奇、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男女不同的“天数规律”。本节我们要讲的,就是男女“天数规律”中的女性部分。

“女七”

在这部分中,有一个主题,被历代的中医学者概括总结为简单的两个字:“女七”。

之所以用“七”这个数字来概括,就是因为,在《黄帝内经》的原文中,说到女子一生的变化,是以“七”为单位进行分阶段归纳的。也就是说,女子的天数规律是:每七年发生一次变化。

而这一变化规律,是医圣岐伯回答黄帝的问题时说到的。当时黄帝问岐伯:为什么人年纪大了之后,就不能生小孩了呢?是生命的力量耗尽了吗?还是说,天数本来就是如此?

岐伯的回答说:这是天数规律的问题。紧接着,他就以女性为主题,以七岁为一个单位,讲解了女子一生的发展变化。

岐伯说,女子在七岁的时候“肾气盛,齿更发长”。就是说,这个时候女孩子的肾气开始兴盛,换牙了,也长出了长发。这是一七。

到了二七一十四岁的时候,“天癸至”。天癸就是“天水”,也就是人体先天的动力,它推动着人身体的变化。

“天癸至”的意思就是,女子到了十四岁时,天水的动力积攒到了一定的程度,推动身体发生突变。用现代的常识来说,就是女孩进入了青春期,出现了初潮,这是开始发育的表现。

不过,有的《黄帝内经》解读版本中,会把“天癸”解释成“月经”,这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在这一段的后面,说到男性“天数规律”的时候,也说到了“天癸至”,所以,把“天癸”简单地等同于“月经”,显然是不合适的。它不是表象上的结果,而是表象背后的原因。这一点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好,下面,我们继续说女性的“二七”天数规律。

女性二七的“天癸至”,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岐伯说,“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意思就是,十四岁左右,女性的生命动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任脉也打通了,太冲脉变得强盛,所以有了月经,也有了生育子女的能力。此时,也标志着女性开始进入了成熟期。

从成熟到衰老

那么,在二七成熟期的基础上,女性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中,就会进入三七、四七等阶段。

在《黄帝内经》中,岐伯说,女性在三七二十一岁时,“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其中,肾气平均,就是阴阳两股力量变得均衡,所以真牙——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智齿”,就长出来了。同时,头发也长得非常长。

不过,“长极”,也有人说是身高长到最高的意思。但无论是智齿、头发还是身高,在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生命力开始蓬勃生长,为壮年做好了准备。

接下来,到了四七二十八岁时,“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这段话是说,女性在二十八岁左右,达到了生命力的顶点,处在最强壮的时候。

中医认为,在四七二十八岁的时候,也是完成第一胎生育的最佳年龄,对于母亲和胎儿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

在四七之后,是五七三十五岁时,这时“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阳明脉衰”,指的是“胃经”开始出现了衰退。

在传统的经脉理论里,胃经是从人的脸上走的,所以说,阳明脉衰,就是这个人的脸色开始显老了。具体的表现就是“面始焦”——脸色上出现憔悴的神色。进一步的表现是“发始堕”,也就是开始掉头发。这些现象,都说明这个年纪的女性,身体收藏气血的能力变弱了。

接下来,到了六七四十二岁时,“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三阳脉”是太阳、少阳、阳明三个阳脉,都开始衰退了,阳气逐渐弱下去,也就意味着人开始变老。变老的表现就是面容变差、开始长出白头发。

所以,在这之后的七七四十九岁时,女性就出现了“任脉虚,太冲脉衰少[shǎo],天癸竭”的情况。

如果按一般规律来说,女性在十四岁时,天癸至,开始拥有了生育能力,那么,到了四十九岁时,天癸竭,也就失去了生育的能力。

至此,《黄帝内经》就以七年为一个单位,把女性从出生到中年的生命历程,进行了准确的概括,分析了每个阶段的变化和背后的原因。而如此分析的目的就是,根据年龄和相应的规律,来帮助女性更好地应对生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