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温家宝在接受英国报纸采访的时候,曾引用北宋张载的四句话来言明心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横渠四句”,又名“横渠四句教”。是北宋“关学创始人”兼理学奠基者之一的张载,教化学生的名言。

这四句话因对抗佛家“虚无”思想而产生,在展现作者学者意识与博大胸怀的同时,还怀着一种强烈的进取意识。于是就成为了自宋代以来,中国哲学界最掷地有声的金石良言。

明代的王夫之,近代冯友兰等皆认为:“横渠四句”言简意赅,气象雄伟,最能体现中国儒家的器识格局。不过这四句饱含哲理的话,对于今人来说,并不容易理解。

宋史名言名句(北宋大家写下四句名言)(1)

那么,张载这四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包括温家宝在内的众多人,会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提到它呢?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聊一聊。

“横渠四句”的真正含义

宋代中国因为佛道“虚无”的价值观横行,对宋代的政治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儒家的有识之士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试图寻找一种坚实的哲学观点,以改变当时的社会风气。

北宋的理学大家张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说法。

张载是河南人,在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张载长期居住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一个叫做横渠镇的地方。

所以后来冯友兰写《中国哲学史》,就把张载的这四句名言,称为“横渠四句”。张载从少年时代起,就很关心天下大事。

宋史名言名句(北宋大家写下四句名言)(2)

张载曾经在二十一岁的时候,给范仲淹写信,请求对西夏用兵。范仲淹非常感动,就送了一本《中庸》给他,希望他能够好好读圣贤书,再图为国家效力。

结果,张载就把《中庸》的思想跟《易经》结合起来,开创了“关学”,成为一代宗师,并写出了经典的“横渠四句”。

那么,“横渠四句”到底说的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它是在告诫天下儒生:

第一要紧,必须“识仁、求仁”;

第二要紧,为天下人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道”;

第三要紧,把古代先贤的智慧,代代传承下去;

第四要紧,明白儒家的终极目标,就是“开创盛世,实现天下大同”。

我们先来说第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什么是讲“识仁、求仁”。《周易》中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礼记·礼运》曾经提到:“仁者,天地之心也。”

张载为了反对佛道的“虚无”,所以提出了“太虚即气”的观点,认为宇宙是有形的,它的形态就是“气”。

宋史名言名句(北宋大家写下四句名言)(3)

而《易经》认为“天地”(宇宙)是有心的,它问世人是否见过天地之心。圣人作《礼记》回答道:仁,就是天地的心。

与此同时,“人心之全德曰仁”。所以按照儒学观点,只要能遵循“仁义之道”就等于掌握了“天地之心”,掌握了宇宙的命门。

这里强调了人在自然中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以之与佛道学说中的神仙对抗,也是荀子“人定胜天”思想的延续。

“全德之一曰仁”,仁者,即是天心。所以只要能认识“仁”,并按照“仁”的标准要求自己,就能掌握宇宙自然的规律。那么,要通过什么办法去找到“仁”呢?

圣人作《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具三才而两之。”

这里是说,古代的圣贤著作《易经》,是为了替人类指明一个能求得“仁”(即天理或者自然规律)的方向。即刚柔并济、阴阳相生,仁义兼备。

宋史名言名句(北宋大家写下四句名言)(4)

于是,张载在此基础上创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说法。要求天下的读书人,先主动去发现并遵守“仁”。

“为生民立命”这一句,是说自己找到了“仁”,自己成为了仁人君子,还是远远不够的。更应当推己及人,把天道传授给普通人,即能“为天下人请命”。

需要指出的是,张载提倡“乾坤父母”“民胞物与”的博爱思想。他认为世上所有人都是宇宙天地的子女,当与自己一视同仁。

自己认识了“仁”,认识了“道”,就应该告诉吾民同胞,不要沉迷错误的佛道思想,要为他们去指点迷津。

“为往圣继绝学”这一句非常好理解,就是想要先贤的思想代代传承,张载是要求全盘接受先贤的思想的。

这里补充说明一下,个人认为,不管先贤的思想是否有陈旧落后的地方,都应当主张先继承下来,再去进行批判与甄别。

因为有一些“大道”,不经过漫长的历史考验,很难看清真伪。绝不能因为偶然的失利,就轻易地怀疑并抛弃,先哲们留下的智慧财产。

宋史名言名句(北宋大家写下四句名言)(5)

“为万世开太平”这一句,即是儒家的终极目标,实现大同世界。先实现小康,然后实现世界大同,这里强调的是,儒学者当有一种造福生民的使命感。

“横渠四句”事实上解决的,其实就是中国人“内心信仰”的问题。近代外国人老是说:中国人不信神,不信鬼,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

其实,外国人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们中国人是有信仰的,比如统治中国二千多年儒家的信仰是什么?张载用四句话就讲得明明白白。儒家的信仰,就是要实现天下大同。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它要求个人为集体服务,但是这种服务并不是只是一味地牺牲,而是通过造福苍生,去达成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愿望,从而得到满足。

一个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应该要干些什么呢?这一点,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如果你理解了张载的“横渠四句”,那么你就知道你活着是要干什么了。

首先,你既然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你就得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因为只有这样做,才符合宇宙正道、天地良心的。

宋史名言名句(北宋大家写下四句名言)(6)

然后,你也不能像佛祖、神仙一样,独善其身,自己找一个山洞或者庙子去参禅、炼丹就完了。你得用你所获得的知识,去影响他人,造福他人。

再接下来,每一代的读书人,都应该把自己探索到的“宇宙正道,天地良心”,通过著书立说的方式留下来。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把前辈人的经典,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圣人也是如此。但是无数人,再加上无数圣贤的智慧,代代积累下去,那么华夏民族终将实现真正的天下大同。届时人人过上幸福生活,即“为万世开太平”。

结语

之前在某网站听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讲哲学课,他曾提到中国现代年轻人自杀率很高。很多人都说自己得了抑郁症,不想活了,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人根本不懂中国哲学,他们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感。一个人活着,最要紧的是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个安放之处。

一个人,只有当自己内心的志向宏毅、心志坚定的时候,才能不为小事羁绊,浑浑噩噩、稀里糊涂结束自己的一生。

宋史名言名句(北宋大家写下四句名言)(7)

我们中国人一向都崇尚“集体主义精神”,强调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因此,张载鼓励天下的读书人,用一生去坚持真理与正道,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并且还要有推己及人,造福生民的思想。另外,还应当记得把祖先的智慧,代代传承下去。

那么,我们做了这么多,最终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呢?就是为了开创一个盛世,实现“大同天下”,让所有的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