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手术中,“切阑尾”恐怕是最为人们熟悉的一种了,得了阑尾炎是不是必须把阑尾切掉呢?你知道阑尾炎还有一种不用开刀的方法吗?

医生解读

阑尾器官是一个细长、弯曲的盲管,通常位于右下腹,开口于盲肠,远端游离。器官内部有神经、血管和淋巴管,其功能有参与淋巴细胞的生成和成熟。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由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

慢性阑尾炎一般是由于急性阑尾炎引发的阑尾纤维组织增生、管壁增厚以及管腔闭锁等情况,最终导致阑尾腔梗阻,此外也可以为阑尾腔内存在虫卵以及粪石等,加上病原菌侵入后导致阑尾炎反复发作。慢性阑尾炎发生后,患者可反复出现腹部疼痛、发热等情况,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目前,阑尾切除手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常用方法,对于慢性阑尾炎临床一般主张中西医药物保守治疗。

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及手法技巧(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1)

关于阑尾的一些知识

2007年,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 阑尾有助于有益菌存活并进入结肠栖息繁殖,是肠道益生菌的“避风港”。日本学者以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阑尾切除和阑尾存在两组大鼠的对照研究发现,切除组大鼠大肠内一种免疫细胞减少了一半,并且出现了肠内菌群失调,可见阑尾在维持正常肠道菌群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阑尾功能的认识,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阑尾黏膜下层富含淋巴组织,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②阑尾的存在能提高人体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的能力;③分泌多种消化道激素;④阑尾切除后,大肠癌的患病机会增加。

参考文献:赵魁,刘冰熔.结肠镜结合中医药治疗阑尾炎专家共识(2016版)[J].微创医学,2017,12(04):453-454 464.

为了更好的保护阑尾的功能,根据目前对于阑尾炎的最新治疗方法,脾胃病二科针对亚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开展了“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并结合中医药优势,治疗亚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

内镜下阑尾炎治疗术是在电子结肠镜下,通过人体自然腔道,利用导丝、导管、取石球囊等工具,进行阑尾逆行插管,使用大量生理盐水、抗生素冲洗阑尾腔治疗阑尾炎的一项新的微创治疗技术。

该方法不开腹,不切阑尾,通过解决阑尾炎的病因,来达到治疗阑尾炎的目的,并完整保留了阑尾及其功能。ERAT技术成熟,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医疗费用更少等优势。

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及手法技巧(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2)

适应症

1、亚急性阑尾炎

2、慢性阑尾炎

禁忌症

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无法耐受结肠镜检查治疗者。

2、有不适合进行结肠镜检查治疗的全身合并症者。

3、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肠道清洁准备者。

4、有弥漫性腹膜炎体征者。

5、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消化道穿孔者。

6、结肠镜检查考虑为回盲部肿瘤者。

7、阑尾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阑尾肿瘤者。

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病例

男性患者,32岁,反复右下腹疼痛半年余,由于疼痛不严重,一直以胃病自行服药治疗,未就诊。近期因为发作频繁、疼痛程度加重,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病二科门诊,查体可见阑尾点压痛明显,经钡剂结肠造影检查诊断为慢性阑尾炎。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获取同意后,拟住院行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

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及手法技巧(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3)

住院后完善常规术前检查,在进行治疗前需常规进行肠道准备。治疗当日,闻新丽主任医师通过常规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将结肠镜送至阑尾开口处,可以见到阑尾口水肿,黄色渣样物和粘液附着。

由于正常的阑尾开口被Gealach’s瓣覆盖,通过在结肠镜前端固定透明帽,在透明帽帮助下推开Gealach’S瓣(箭头所示),进行阑尾逆行插管,大量生理盐水冲洗阑尾腔,可见炎性物质、絮状物及粪石溢出,最后使用奥硝唑注射液冲洗阑尾腔。

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及手法技巧(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4)

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及手法技巧(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5)

在检查过程中还发现患者患有结肠息肉,顺便做了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

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及手法技巧(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6)

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及手法技巧(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7)

治疗结束后患者腹痛症状即明显减轻,自行步回病房,整个治疗过程约半小时左右。治疗后短暂禁食即可恢复流质饮食,后续治疗配合口服中药治疗。

优势与特点

1、安全、简单、微创、无痛苦。

2、微创治疗,不开刀,创伤小,免除瘢痕困扰。

3、不切除阑尾,完整保留了阑尾及其功能。

4、可与肠镜检查及肠道息肉治疗同次进行,非常方便。

5、术后恢复快。

6、医疗费用低于传统手术治疗。

科室简介

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及手法技巧(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8)

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病二科、干部保健基地,人才梯队合理,业务素质过硬。设有优质病房,拥有先进的诊疗设施,是国家消化病临床研究中心“早期胃癌筛查研究协同网络协作中心”。执行国家“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重大医疗策略,建立以病人为中心,实现个体化诊疗的新医学模式。

落实陕西省“百人计划”项目,科室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军祥教授为我科特聘专家;科主任、学术带头人闻新丽主任医师是硕士生导师,国家级中医药名老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中国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消化病专委会常务委员,国家中医药文化巡讲专家等。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共28人,其中医生14人,护士13人,医技1人;国家级中医药名老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人,国家“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省级名中医专家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2人,省膏方协会副主任委员2人及委员1人,陕西省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1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2人;博士生学历3人,硕士学历9名。全体护士均为本科或以上学历。

专科技术优势与诊疗特色

1、整合中西医各自优势,梳理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主要对各种消化性疾病如急慢性胃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异形增生,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急慢性胰腺炎,慢性便秘,贫血,脂肪肝、肥胖症等多种疾病进行系统化综合诊疗,疗效显著。尤其对胃癌前病变有系列诊疗方案。

2、拥有先进的胃肠镜奥林巴斯290,开展套餐式无痛胃肠镜诊疗;开展多种内镜下微创治疗,如息肉切除术、异物取出术、支架置入术、狭窄扩张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内镜下内痔治疗、贲门松弛缩窄术、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内镜下止血等治疗;拥有C13呼气试验设备,对幽门螺杆菌安全诊断无辐射。

3、拥有院内制剂“胃舒泰”“太白参胶囊”,研发“肠胃舒贴”、中药足浴系列、茶饮系列、灌肠系列;开展系列中药膏方、针灸、颊针、拔罐、古法刮痧、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湿热敷、自血疗法、耳穴压籽、穴位贴敷等,中医药治疗特色鲜明、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

4、十二楼病房条件优越,医护业务素质过硬,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保证诊疗质量。

来源:陕西省中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