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的婴儿,除了会用哭闹来表达自己诉求外,其实还有搓眼睛、大笑、颤抖、手脚乱动、吸吮手指等动作。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宝宝的这些肢体语言都代表着什么呢?


身心不适会【哭闹】

宝宝的动作说明什么(宝宝的动作都蕴含着什么信息)(1)

未满周岁的宝宝,虽然无法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需要,但是仍会努力以表情、声音和动作,向父母表达、要求协助,只要认真观察,就能解读宝宝的肢体语言。例如【哭喊】是宝宝最早出现的肢体语言,它代表【不舒服】,这个是宝宝与父母双方沟通的起点。一般来说,宝宝的哭闹主要分为生理需要、心理反应和病理状况。生理需要包括肚子饿了、尿片湿了、想睡觉了、感到冷了,心理反应包括撒娇、恐惧、害怕,病理状况包括发烧、肚子疼、皮肤痕痒等。

当宝宝感到寒冷的时候,除了动作减少,也会出现轻微的哭声,相反如果太热导致头发脖子等部位出汗,其哭声会比较响亮。当宝宝肚子饿时,嘴巴会动起来哭啼,头会转来转去试图寻找妈妈,并吸吮自己的拳头来安慰自己。


【搓眼睛】代表想睡觉

宝宝的动作说明什么(宝宝的动作都蕴含着什么信息)(2)

当宝宝想睡觉时,在睡眠都会先哭闹一会儿,会不断地揉鼻子和眼睛,打呵欠或者对父母的逗玩显得缺乏兴致;宝宝生气时最常见的表现方式是大吵大闹,甚至出现蹬腿的动作;当宝宝受到惊吓时,开始的时候身体会变得僵硬并伴有颤抖,直至被安抚后才会缓和。

当宝宝兴奋的时候,他们会感到高兴而大笑,嘴巴张开发出特别的声音,此时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很多肢体动作,例如双脚绷直又缩回来,显得活力十足。其实宝宝在3个月大的时候,就懂得以笑作为回应妈妈的逗弄或他们说的话。


手舞足蹈表达诉求

宝宝的动作说明什么(宝宝的动作都蕴含着什么信息)(3)

6个月大的宝宝会偶尔竖起食指表示【1】,更喜欢指向一些东西;8个月起,宝宝了解到的词汇变多,动作能力增强,除了伸手攀附父母,拉爸妈的衣服要求抱抱,也会用手推开他们不想亲近的人,甚至会摇头表示【不要】。

另外,人的目光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肢体语言,对成年人来说,一般的眼神接触最多会维持1.5秒。有一项研究发现,宝宝在出生的一个月,如果没有与自己的照顾者建立目光的接触的话,在日后的成长当中,例如在社交发展上,会出现较多行为问题,所以对父母来说,与宝宝的目光接触是非常重要的心灵交流。

父母需细心观察

宝宝的肢体语言丰富,父母只要细心观察就能明白它的意思,从而给予适当的回应,来缓解宝宝因为无法用语言沟通而出现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