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职场年终盘点#

这几年我辅导了不少TOG领域的同学,特别是2021-2022年,这个领域也增长的非常快。

一是协会性质,做很多政府周边服务,包括评审、监督、组织交流和能力建设,工资在当地属于中上。

二是为政府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但是比如图书馆APP互联网公司,薪资待遇中等。我辅导过广西、北京都有入职这种公司的。

三是大企业的TOG部门。比如腾讯这两年健康码的业务部门很大。可是这样的部门,也容易被调整。

工作环境上,靠近体制内,但是也差异较大。

有人和我说还行,比如那位协会的,做高新技术企业第三方评审,组织交流会,工作体面安稳也不是很卷。也有人说不行,比如做图书馆的,感觉基本上甲方都定了,产品经理没啥空间,做出来强推就行了。

个人toc工资为什么这么高(门槛不高待遇尚可)(1)

​​那么如何进入TOG的领域,入职后发展,以及离开后的口径如何,我深度采访了几位有相关经历的朋友,总结一下。

​第一,招聘条件,看服务内容。

​TOG的市场很大,所以很多单位都会想来分一块蛋糕,有外企、有国企、有民企,还有民非单位等。那么从身份上不同,在筛选上就不同。

​一位进入外企的女孩,做的产品是医院相关软件产品。那么公司的招聘条件是,首先英语有一定基础,这是为了内部交流;其次是看重相关专业,比如财务、医疗相关专业;三是沟通表达能力。

​一位进入协会做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同学,做的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评审、交流会议、发布业内咨询等,那么招聘条件是有过高新企业认定经验,有较好的文案能力,会务经验。那么从实际员工背景组成看,当地人且家里有公务员的员工较多。

​一位进入IT公司,做云计算和智慧城市基础的,岗位是程序员。他觉得他们公司固然也要做好客情管理,但是其产品需求和要求与市场没有区别,毕竟东西做出来是真正要用的,所以日常工作就和其他IT产品一样,待遇也不错。而公司的要求,就是专业为主,和其他程序员一样。但是他说,除了云服务,小程序那,就不是技术前列,同事的业务能力就一般了。

个人toc工资为什么这么高(门槛不高待遇尚可)(2)

​第二,岗位前景,看服务内容。

​上面三位同学,目前职业发展如下。

​第一位做医院软件的同学,三年后,回到西安,入职世界500强公司,继续做产品经理。一是外语很好,二是内外协调能力在,三是产品经理本身的专业技巧,包括软件和工作方法,都是熟练的。

​第二位在协会的,目前第二年,也在考虑要不要转做公关策划。有朋友抛来橄榄枝了,但是明显协会这边基本上没有加班,双休能保证,所以还不太想走。不过继续在协会做下去,会有明显的天花板感觉。

​第三位在IT公司的,目前还没有跳槽。云服务的项目,特别是文旅和智慧城市领域,项目通常比较大,交付后的跟进也很多。而这类项目跟完后,在IT的其他领域都是可以迁移的。

​基于上面的三个案例,我认为TOG领域的职业分析,关键是看做出来的产品的这三个维度。

​第一,你所在平台负责的产品,是不是真的要背负效益。

通过上面两条也看出来,其实关键是服务内容,即业务,是最高权重。这个点,也符合我一直以来对职业本质的信念,一份职业的最终价值,是分工。

​​有的TOG的项目,展示功能大于应用功能,比如宣传、广告、传统文化介绍等。那么其制作难度并不大,产品可替代性强。这种时候,关键看平台自身的客情能力。如果失去某些项目和政策扶持,就可能整个平台面临裁撤危机。但是这类非效益型的TOG服务产品,也并不是不做事情,对于刚毕业的同学来说,在1-2年内,还是能学到对应专业领域的知识的。

​而直接背负效益,而且大批量使用的TOG项目,比如12306火车票的APP底层数据处理这些,就真的和一个市场大项目一样,技术高度有,且需要协调的需求多,跟上这样的项目,稳定、锻炼且前景好。

​第二,考察客情关系。

​​TG领域的优点是,跟民企比,政府部门有资金(跟民企比),大城市政府工作人员平均素质高。所以协会那位同学,如果去民营公关公司,服务普通民企,那么一个项目的资金下来了而工作挑战上去了。

​TOG常见的缺点是,决定慢,面子工程多,项目难落实,政府领导班子换届频率高,关系不容易长期维持。在大企业做政府会容易一些。小企业做政府会很难。所以最好是选择明星公司。

​第三,考察内部氛围。

​以上两点,是说这个平台和岗位本身的质量和前景。而一份工作,不仅仅是天天干活,还要考虑工作环境,即内部氛围。一个奇妙的地方是,有的TOG的领域,比行政机关还机关话,麻雀虽小,内部问题却很多。

​比如我辅导有的同学,进入TOG的公司,会发现几位副总各有山头,而且大家张嘴就叫总,喝酒应酬很多,一不小心就被老人一顿教育批评。

​这种时候怎么考察呢?

​一是面试的时候直接问,比如这里有没有喝酒应酬,领导不走员工如果做完自己的工作能下班吗?彼此怎么称呼呢?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本身包容度很好,你觉得自己能在这类氛围中很娴熟,就不用问。而如果觉得自己不够娴熟,最好是开头就问。通常,一位求职者真诚且认真的问,面试官撒谎的压力就很大,那么你就能相对了解真实情况了。

二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这家机构的一把手或高层都是什么背景。比如我辅导一位同学,进入上海一家做智慧养老的TOG的公司,领导和高层是从国企退下来的政工类干部,公司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有一天,作为市场文案的她,散着头发去上班,就被领导在例会上批评了。

​总之,这个领域提供了不少就业。而且考虑到对学历要求没那么高,还多数情况下比一般民营企业好,我觉得正在求职和观望的同学,不要忽视这一领域。在求职的时候,纳入考量,再细细分析。

个人toc工资为什么这么高(门槛不高待遇尚可)(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