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记者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室看到,刚出生的早产儿宝宝在保育箱中安稳睡着,然而他们可能不知道,从出生到长大的过程,需要和父母、医护人员经历一场艰难的“修行”。

什么是早产儿?我国一般把胎龄小于37周(259天)出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据早产儿重症监护室主任孙慧清介绍,从2015年到现在,河南省儿童医院的早产儿重症监护室一共迎接过5000余名“小天使”,其中1000g以下有400例,最小胎龄早产儿宝宝仅24周,最低体重只有500g。 孙慧清说,体重只有500g的宝宝刚出生时,胳膊和脚丫还没有成人手指大,全身血管隐约可见。

由于身体发育不全,肺部、胃肠道、眼部等都存在问题,孩子的生命面临严峻考验,经120转诊至河南省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室。 经过90余天的奋力救治和日夜守护,这个刚出生只有500g的宝宝被养成4.2斤的“大宝宝”,刷新了河南救治成功最低体重早产儿的记录!每一个成功救治的早产儿宝宝背后,都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每个紧要关头的不放弃!(记者 李倩)

不足1斤的刚出生早产儿哭声(河南救治的最低体重早产儿只有500g)(1)

来源: 河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