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月10日,星期六,正在家中享受周末闲暇时光的倪献策突然被人带走了。

过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倪献策就被开除了党籍,并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

倪献策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时年50岁的他竟会落得个锒铛入狱的下场。

而就在几个月前,他还是位高权重的江西省委副书记、江西省省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倪献策落得如此结局呢?

江西籍任省长的有哪些人(他曾任江西省省长)(1)

倪献策,山东高密人,1936年出生,早年毕业于青岛市建筑工程学校,22岁参加工作,3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12月,时年46岁的倪献策出任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不到3年的时间,倪献策就被升为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成为江西省委领导班子的重要成员。

那时候的倪献策,年仅50岁,年富力强、踌躇满志,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就是这样年轻有为、能文能武的一个人,在过去竟还有一段不那么“光彩”的历史。

在“十年革命”期间,倪献策在一家钢铁厂里,因揪斗“党内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而大出风头,随即“三结合”并“火线入党”。

当然,尽管这段历史并不是那么的光彩,但对于倪献策的步步升任,人们也确实一点也不怀疑。

毕竟他是1958年毕业的中专生,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更何况做到这样的职位,有那么的表格要填,有那么多的考察人员进行内查外调,这应该不会有错的。

但遗憾的,人们似乎真的看错他了!

江西籍任省长的有哪些人(他曾任江西省省长)(2)

1985年3月,时任江西省常务副省长的倪献策,以对外开放、与外商洽谈经济为由,带领一个庞大的团队从江西飞到香港。而也正是在这里,倪献策犯下了错误。

在一次宴会上,倪献策认识了一位名叫‘郭晓红’的女子,因其妩媚动人,倪献策很快便拜倒在郭晓红的石榴裙下。

当然,郭晓红接近倪献策并非是因为所谓的“一见钟情”,更不是被倪献策的魅力所吸引,而是因为倪献策手中的权力。

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开始不久,很多胆子大的人都选择下海经商,创造财富,而这其中就不乏一些靠经营手中的人脉资源、钻法律的漏洞来赚取财富的投资者,郭晓红的弟弟郭勇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当时,郭勇违反国家规定,走私了一批价值60万美元的录像机,共计2000台。

结果还没来得及出手,就在深圳文锦渡海关被查收了。

郭晓红希望倪献策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给海关方面施加压力,将这批货物予以放行。

没曾想,海关的工作人员刚正不阿,丝毫不给倪献策面子,无论如何就是不肯放行。

颜面尽失的倪献策,为了挽回自己的形象,在单证不符等情况下,让银行违规给郭勇划去了60万美元外汇,以帮助其支付走私货款。

倪献策此举,构成了徇私舞弊罪,最终被撤职查办。

江西籍任省长的有哪些人(他曾任江西省省长)(3)

1987年1月,倪献策在家中被捕。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审倪献策时,他还拒不认罪,认为他的案子是省委领导同志干预的结果,并表示要在法庭上把一切都摆出来。

倪献策还说,不能在江西审判他,要求最高人民法院或其他省高级人民法院来审理。

对于他的这些无理要求,法庭自然是没有同意的。1987年2月,倪献策被开除党籍,后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

1989年初,过了两年监禁生活的倪献策出狱了。

倪献策出狱后不久,就有个外商来找他,说是要聘请他到外资企业去就职,还许诺每月给他5000美元的交际开支费、2000美元工资。

但倪献策拒绝了,他说:“我不是为了钱而活着”。

倪献策虽然已经丢掉了省长的乌纱帽,但他还是不肯低就去给外国老板打工。

当然,他也很清楚,他们不过是看到自己手中的人脉罢了。

之后,倪献策来到了发展潜力巨大的海南特区,并在这里开了一家公司,他定决心要在这里干出一番事业。

倪献策下海经商有三个原则:第一,不要江西的一分钱,靠自己的积蓄和朋友的资金作为启动资本;第二,兼顾海南和江西两省的利益;第三,除交税外,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江西籍任省长的有哪些人(他曾任江西省省长)(4)

在办企业之初,倪献策还雄心壮志的说:

“我办公司的宗旨本意是为了报答江西‘老表’。争取一年赚1000万元,拿回江西去。“

在此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倪献策不停地来往于广州、南昌、海口等地,就是为了办大厂,做大买卖。

他不停地奔波劳碌,试图要证明些什么,又试图想弥补些什么!

或许,曾在江西担任过领导职务的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馈江西人民对他的厚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