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趣文聊八卦,

引经据典论古今。

在清代同治年间,青山河边早起的居民和船上的渔民们,都看见大群老鼠由东岸跑来,到了河边纷纷衔着彼此的尾巴鱼贯而行,有几十只的、还有几百只的,浮在水面上渡河,到了对岸后便散开。有那爱热闹的人跟着到对岸,可等到了岸边,老鼠早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奇闻异录合集(奇闻异录之动物篇)(1)

老鼠也会游泳!!

猫与蛇斗,民间称“龙虎斗”。明初的李员外曾经见他家的猫和蛇在房顶上缠斗,蛇斗输了,穿过水缸底下逃跑。正巧房下的仆人看见,用锄头把蛇斩成两截。蛇的上半截飞了,并且截损处结成一个如碟子大小的肉疤。过了几天,斩蛇的仆人躺在床上休息,那蛇穿过他的帐顶,想下去咬他以报截肢之仇。正要攻击之时被猫碰上,猫跳上床猛的大叫一声,这个仆人一下子惊醒,看见蛇,吓得躲到一边没被蛇咬到。老人们都说蛇会报仇,猫知道保护主人。

奇闻异录合集(奇闻异录之动物篇)(2)

来抓我呀!!

康熙年间东河新桥的下面,两条蛇正在互相撕咬,缠斗很久难解难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桥突然就塌陷,死亡数十人,伤数十人,而在人们哭天喊地之时,那两条争斗的蛇却消失不见。

长安古道上,有个人走累了便倚在一棵大树下休息。一抬眼,见到不远处有条一丈多长的大蛇盘卷在草丛中好像受了伤。这个人仔细观察,发现蛇的脑门上有一只米粒大小的小虫,红彤彤的。他把虫子取下来用脚碾碎。一会儿,大蛇恢复过来爬走了。可是,这个人却渐渐觉得脚板处很痒,时间不长,瘙痒伴随着剧痛上升到大腿根部,一日之间此人便血肉溃烂,随着腿上的肉不断腐烂坠落,他便很快死去了。这小小的虫子毒性竟如此强大,本地人却始终不知虫子的名字。

奇闻异录合集(奇闻异录之动物篇)(3)

瞧这副虎视眈眈的样子

壁虎属于五毒之一,经常活动在阴暗潮湿的墙壁间。大的有二三寸长,尾巴是身子的一倍长。此事发生于平湖县某处,有一家豆腐店。店中有个伙计经常吃壁虎以赌取别人的银钱和酒饭。一天,有人捕获一只壮硕肥大的壁虎,和这个伙计打赌四块银元,还请吃酒席。按照往常的食用方法,是用豆腐皮卷壁虎咀嚼吞下,而这次却不许裹皮。店伙计因赌注丰厚,就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当他张嘴还没来得及咀嚼时,壁虎活泼窜动早已溜入咽喉之中。吃后并无异常,可一年后渐渐觉得消瘦无力。有一名游走江湖的郎中从豆腐店经过,见到伙计吃惊地说:“你腹中一定有活物。”店伙计的妻子回忆说:“难道是一年多之前吞掉的那只壁虎吗?”连忙向郎中求助为丈夫治病。郎中要了十六块银元将患者的各窍堵塞住,仅留嘴巴。将人倒吊起来,在咽喉周围抹上药粉,一会儿,有东西从咽喉处探头出来,正要活捉却又失手,那活物重又缩入咽腔内。郎中说:“难了!人要倒悬久了,头会发昏,可要是坐起来,壁虎必定不肯爬出来。”店伙计的家人们恳求郎中,郎中就又在咽喉处抹了药粉。那壁虎再次探头时,立即用铁钳夹住拽出。众人围上来观看,只见壁虎通体鲜红艳丽。郎中说:“壁虎蚕食后没有死养育在血中,人血旺盛时,壁虎不能翻动;偶然血弱了,它就四处游走。幸亏是雄壁虎,如若是雌性的,便早在血中产子,无法救治罗!”众人听后无不感到恐惧,明白毒物是决不可轻易食用的。

奇闻异录合集(奇闻异录之动物篇)(4)

味道不错!!!

唐朝人赵书明生性爱吃臭虫。常叫人采拾三五升米,把臭虫泡在米水中清除气味,然后用酥油和调料熬制,再用饼卷着吃。据说,味道还真不错。

古籍资料收集,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