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南湾古村落外拍(边界漂流-齐放客家影展)(1)

【边界漂流-齐放客家影展】

钟适芳作品《边界移动两百年》 导演钟适芳Q&A

地点: 清华大学凯风人文社科图书馆G层未央厅

活动咨询:1371 772 0922;1512 005 8964

费用情况:完全免费,请直接空降

前往路线:公交375、331、731、438、355、391、957、628路、运通110路清华园站下,进清华南门向北步行约1.3公里

感谢乡土影像策展人邓世杰先生以及“齐放”的大力支持,从本周六开始的五周,我们将带来“边界漂流”客家影展的五场放映,并邀请导演到场与大家交流。本周六的纪录片是《边界移动两百年》,本片导演钟适芳将到场。欢迎大家!同时,每周展映的影片,在第二天也就是周日还会在灯笼俱乐部有放映及导演交流,欢迎城东的朋友多多关注!

水南湾古村落外拍(边界漂流-齐放客家影展)(2)

影展排片:

4月4日 14:00 钟适芳《边界移动两百年》

4月11日 14:00 杨平道《生命的河流》

4月18日 14:00 鬼叔中《罗盘经》

4月25日 14:00 ANNA LAURE GOVONI,CRISTINA PERAINO

《FUTURE TULOU》(未来•土楼) 叶祖艺《拾穗》

5月2日 邓伯超《余光之下》

【影片简介】

边界移动两百年

纪录|台湾|客語/粤语/印地语/孟加拉国语/英语/普通话/中英字|108分钟

印度的加尔各答,走过英国殖民岁月,多元族群与文化共生的城市,有着其他印度城市没有的「唐人街」与「中国早餐」。家乡动荡贫困的华人,从两百年前开始迁徙的路径,长途跋涉抵达英属印度时期的「黄金地」加尔各答。

水南湾古村落外拍(边界漂流-齐放客家影展)(3)

种姓制度下被归为贱民阶级的工作,制鞋、洗衣、镶牙以及制革,成为当地华人维系生存的传统职业。而长年来身处社会边缘,身分与权益不明确的华人,世代筑起高墙,牢固隔阂着印华间的偏见与关系。《边界移动两百年》探见印度华人两百年间的「来」与「去」,呈现老中青三代印度华人的边缘记忆,对照印度左翼导演Mrinal Sen电影中的1930年代情景,拼贴出印度华人在时代洪流中消声的历史,以及变动中的未来。

预告片地址:v.youku/v_show/id_XNjcxNzM4OTQw.html

影片参展/获奖纪录:

2014 台湾国际女性影展&台湾竞赛:首奖

2014 TIDF 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

2014 台北电影节/入围台北电影奖竞赛类纪录片&百万竞赛片

2014 社会公义奖

2014 北京独立影像展

2014 网上纪录片电影节:Humanity Explored

水南湾古村落外拍(边界漂流-齐放客家影展)(4)

【导演简介】

钟适芳,1993年创立台湾独立音乐厂牌「大大树音乐图像」,自此成为台湾独立音乐的重要推手,她不仅系统引介国内外民族音乐,也是林生祥、槟榔兄弟、云力思、罗思容等台湾独立乐手的制作人。2001年创办「流浪之歌音乐节」,以专业性和高水平的制作,开启台湾新一波耳朵革命。

2010年至印度旅行,与加尔各答华人移民相遇促成了《边界移动两百年》,本片是在台湾客家电视台支持下,她带领台湾、德国、印度与印度尼西亚的艺术家、工作团队,完成的首部影像作品,并入围2014台北电影奖。

「迁徙」是她一直关心的主题,大大树以「音乐图像」命名,也意味着跨界合作与创作是尝试与努力不懈的方向。除了音乐制作人、导演和策展人身份,目前亦担任台湾政治大学艺文中心艺术总监,并于传播学院任教。

水南湾古村落外拍(边界漂流-齐放客家影展)(5)

【导演阐述】

2011年,在好友的带领下,我开始一趟不同于一般旅人进入印度的路径,旅程的终站是加尔各答的塔坝(Tangra),一个封闭的印度华人小区。中国区在印度社会投映的影像,既是英属印度光辉的残迹,也是让人绕道闪避的贫民窟、偶尔合家光临的平价异国餐馆。长年来身分与权益不明确的华人,在生活及心理上,世代建筑起高墙,牢固隔阂着印华彼此的偏见。

印度这个电影大国,自新浪潮导演Mrinal Sen在1950年代拍摄的《蓝色天空下》后,再也没有人关注华人这无声的族群。回到台湾,我开始积极寻求赞助,一个印度华人纪录片的计划,便在客家电视台的支持下酝酿而生,这趟意外且曲折旅程,最终结果为纪录片《边界移动两百年》。

【关于客家影展】

选片过程中最困惑的问题是如何定义客家。

借用我最粉的学者劳格文(法裔美国学者)的说法——他在位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客家大本营跑了十几年后,在一个由三十多本书组成的客家研究丛书里总结说——客家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是很大的,客家人真是为文化的表达创造了很多可能啊。这句话说了好像没说,但其实是在挑战着各客家地区竞争客家市场的中心主义。如“中华民族”不能解决甜咸粽“正宗”的问题一样。客家人作为汉族的分支,我相信,我们的祖先在数次大迁徙里已经产生多次多族群的融合。

这种融合的状况在进入现代和全球化后则更快更复杂,客家族群在城市化进程里是“隐形”的存在,不同地区的客家概念仅仅——而且本来就应该——是一种各自表述。

所以首次的客家影展,抛弃概念的争议,仅以影片的自由精神、在地性和前瞻性为标准,以漂流的形式来呈现多元的客家,而片单也印证着这复杂交错的时代。

六部影片,我们将从福建、广东漂流到海南,乃至印度加尔各答。从鬼叔中导演《罗盘经》里的风水先生开始,打开客家乡村的风土;接着到广东河源,看见青年导演叶祖艺在故乡饥荒记忆和自身城乡分裂之间的《拾穗》,这部影片将和Anna Laura Govoni和Cristina Peraino探讨传统土楼群落与当代城市集体廉租房社区的《FUTURE TOLOU》同场放映;然后我们离开大陆,在《余光之下》探望非客家籍导演邓伯超所拍摄的海南客家族群,他们自由的山歌曾引发我对“客家人”身份的迷思;横至印度加尔各答,著名民谣音乐厂牌大大树的制作人钟适芳导演首次执导,即以全景式的视角拼组出《边界移动两百年》,反映以客家人为主的华人移民在加尔各答不断的变迁流转里,如何面对着「来」、「去」的客居宿命。

最后,我们回到广东阳春,杨平道作品《生命的河流》(事实上我快进几个画面就痛哭流涕了),他以难以想象的勇气面对着自己的家庭生命史,在对祖母一镜一揖的告别和对女儿新生命气息充满敬畏慈爱的复杂情绪里,以坚韧的才智制作出这部难得的影片。

乡音难改,有时也难辨,希望这次影展可以让各位看到不同的客家。

【策划人】

邓世杰

1982年生,广东梅州丰顺县丰良镇客家人。

纪录片制片人,乡土影像展策展人

2011年,邓世杰以纪录片的方式,从深圳回到闽粤赣三省交汇的客家乡土世界,开始与家乡对话,该片经历愈四年,目前仍处于后期制作。期间,邓世杰和地方NGO合作,尝试以影像展及社区影像的方式促进电影作者、学术界、NGO组织和本地村民之间的交流,近来,他开始以民间组织的方式支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电影作品:

2009年,萧屺楠剧情短片《边际儿》,制片/编剧,入围2009年北京独立电影展。

2010年,贾玉川纪录作品《因死而生》,联合制片,2012年重庆民间映画交流展•大爱单元。

2011年,邓伯超纪录作品《浪漫的国度》,制片,后期制作筹款中。

2013年,社区影像短片《培田土地记忆》,制片/摄影/剪辑,培田春耕节乡土影像展。

完整版文艺活动请邮件至elvita@qq订阅

[elvita威的生活便签]elvit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