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孟轲(即孟子)出生在邹国北部的凫村,史料中对凫村的记载“居民稠密,山川环抱之区”,“池方数亩,冬夏不凅,池徬相传为孟母古宅,盖三迁之一也”。其父孟孙激,祖上曾为鲁国贵族,虽然“家道中落”,仍然是“书礼传家”的文雅之士。其母仉氏,向来以“贤德”著称。由于父亲早逝,孟轲从小就和母亲相依为命。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被元朝追封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

孟母三迁与现实生活的道理(一迁坟山嘈杂二迁市井喧嚣)(1)

孟子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这一切都要从“子思书院”开始积累。子思名孔伋,孔子的孙子,曾受业于曾子而后在株国讲学。在《圣门十六子书》中记载,“子思从曾子学业,诚明道德,有心传焉,乃述其师之意,穷性命之源,极天人之奥,作《中庸》书,以昭来世”。但孟子受业于何人,自汉代以来颇有争议,一是认为师从子思,二是师从子上,三是师从子思之门人,但无论师从何人,在子思书院学习就是孟子学习儒家文化的起源。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个人——孟母仉氏。

孟母三迁与现实生活的道理(一迁坟山嘈杂二迁市井喧嚣)(2)

前面提到,孟子父亲早逝,早年孟子就和母亲相依为命,但因为孟家的居住环境不如意,在孟母看来,非常影响孟子的成长和学习。所以,孟母就搬家三次,终于找到了最适合居住,以及适合孟子学习、成长的环境,这也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

“一迁”坟山嘈杂

孟子小时候的家离墓地很近,于是孟子就和附近的小孩模仿大人跪拜、痛哭的样子,并和他们玩起了丧事的游戏。有一天,这些事情让孟子的母亲看到后就发现,这样的环境对孟子的成长影响不好,所以就将家从“墓地”旁迁走了。但就“孟母三迁”一事确实没有太多的史料记载,但有百度百科给出三个典故:

典故一: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

典故二: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

典故三: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孟母三迁与现实生活的道理(一迁坟山嘈杂二迁市井喧嚣)(3)

虽然三个典故有略微出入,但描述的大体意思都一致,墓地旁的居住环境让孟子“极强”的模仿能力得到了发挥,影响了孟子的成长。而在民国时期,对孟母提出了极高的评价:马金汉详在《孟母断织论》一文中写道:“如今我国主持教育者,如多设女子学校,使普通科学家喻户晓,则今日学校之淑媛,即异日家庭之良母。讵不可与孟母先后媲美也哉。”另外,叶端在《孟母择邻之重要》一文中开宗明义地讲道:“今试取野草与玫瑰,同置一瓶内不久则野草亦得玫瑰之香。”

由此可见,孟母“迁居”对民国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现代却有异于他人的呼声对孟母提出了反面的评价。在《教育与管理》期刊中,有一篇发自2007年6月15日的文章提出“孟母三迁,是孟母自毁形象”,其中提出了三点主要观点“认为孟母蔑视了孩子的天性,错误的环境观以及人才观”。

孟母“迁居”一方面是让孟子远离一些不良习气,而另外一方面则是想让孟子能更好地学习、成长。当然,一个人的成长由很多因素构成,但就我认为,环境因素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正如《战国策·齐策三》中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通俗的解释是:什么样性格的人就会和怎样性格的人一起玩耍。而居住在墓地旁学起丧事游戏,正因为孟轲的“年少无知”,分不清是非好坏,但小孩模仿能力强是好事。由孟母一迁,结合现代家庭教育展开思考。

孟母三迁与现实生活的道理(一迁坟山嘈杂二迁市井喧嚣)(4)

对于现代家庭教育我有以下两点建议:

①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虽然年少的孟子分不清是非好坏,但他能和周围的孩子玩成一片,并能将大人的“哭丧”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看出孟子从小有对身边事物充满的好奇和兴趣。所以在现代家庭教育的问题上,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关键,好奇心是重点;

②给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孟母之所以要第一次迁居,正因为孟子的模仿对象是去墓地“痛哭”的大人,影响不好。而我们现在迁居成本较大,最好的方法是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供他模仿,榜样的力量往往很强大,正确的模仿对象有助于孩子快速成长。

“二迁”市井喧嚣

孟母从“墓地”旁迁居之后,新家定在了庙户营的集市旁。孟广均在《庙户营添设祭田碑记》中记载:“在城西六里,旧有圣母株国端范宣献夫人神祠,谓是三迁曾经之地”。适应了新环境的孟轲,很快又和邻居家的孩子打成了一片,当时庙户营村是一处集市,商贾云集。恰巧孟轲的邻居正好的屠户,而模仿能力极强的孟子率领着朋友们表演杀猪宰羊的过程,玩得不亦乐乎。孟母却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认为:集市上遍布着形形色色的人,久而久之,孟轲极易染上不良的习气。而且随着孟子的慢慢长大,一天天沉浸在玩耍嬉戏之中,势必不会成为对江山社稷有贡献的人。因此,孟母再一次迁居。

孟母三迁与现实生活的道理(一迁坟山嘈杂二迁市井喧嚣)(5)

百度百科中关于孟母从集市迁出的典故有三:

典故一: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典故二: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

典故三: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居住于集市一旁,难免会对集市的贩卖有所见闻,孩子多接触一些社会现实可以培养他们更多的社会技能,但孟母却不让孟轲继续受集市的贩卖之习气“熏陶”,因孟母很清楚自己对孟轲的要求,不只是让孟子成为一个“普通人”,所以用实际行动告诉旁人也告诉孟轲,她是以育人为标准的高要求对自己的孩子。

孟母三迁与现实生活的道理(一迁坟山嘈杂二迁市井喧嚣)(6)

在宋朝时期也不乏对孟母的“追崇”,宋代母教的例子非常多,而苏轼苏辙两兄弟就是这样的例子。在苏轼苏辙兄弟年幼时, 他们的父亲苏询在外求学, 不能教育他们,于是其母亲就“亲授以书”,后来苏询在其“祭亡妻文”中对其妻子充满了感激,感谢称赞她的教子的功劳,其中有昼夜孜孜,孰知子勤,二子告我“母氏劳苦”。

对于我们现代家庭教育而言,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孟母当年一个人带着孟子的艰辛,也没有“三迁住所”的魄力。但古往今来陪伴孩子最多时间的还是母亲,为此,母教的话题就此展开了。母教或许没有父教那么严厉,但母亲的慈爱往往能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于每一个孩子而言,母亲的地位尤为重要,是他们受伤时的“港湾”。虽然现代父母没有了古人的艰辛和教学魄力,但我认为作为一个母亲来说,不能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教育也能选择孩子成长的环境,不能为孩子遮风挡雨至少能让他们健康成长。

孟母三迁与现实生活的道理(一迁坟山嘈杂二迁市井喧嚣)(7)

为此,对于现代母教,我有以下两点建议:

①为人之母,就算不能“教书”但必须要懂得“育人”。教书育人是一个成语,但二者并不矛盾,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可能父母都没有太高的文化,但毕竟生活了几十年,至少学会了为人处世。所以,在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上,母亲要备好充足的功课;

②为人之母,就算不能为创造“豪华”的住所但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居住环境。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成长环境给孩子的三观形成有着影响深刻,选择一个“好”的住所或许比高文化的双亲更为重要,这就是“环境育人”的哲学。

“三迁”书香门第

居住在集市的孟轲经常和邻居嬉戏,模仿屠户叫卖的样子,孟母认为这样下去自己的孩子成不了大器,于是决定“迁居”。孟母再次“迁居”之后,将新家定在了一个学堂旁,这个学堂就是“子思书院”。搬到了“新家”之后,书院中经常传出朗朗书声,深深地吸引了孟轲。从此,孟轲开始演习周礼,而“嬉戏乃设俎豆,揖让进退”成了孟轲最喜欢做的游戏,此时孟母很是欣慰,认为给自己的孩子找到了适合学习的好居所。

孟母三迁与现实生活的道理(一迁坟山嘈杂二迁市井喧嚣)(8)

百度百科中关于孟母迁到“学宫”的典故有三:

典故一:复徙居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典故二: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典故三: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孟子定居在“子思书院”之后,很快就入学跟着老师系统地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一开始的时候学得很带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孟轲就开始厌学了。一天孟轲放学回家,正在织布的母亲问他:“学到什么程度了?”,孟轲答到:“跟以前差不多”,随后孟母一言不发,拿起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全部经线,孟轲惊呆了。这时候孟母说到:“你荒废学业,就像我断机一样,损失都是难以挽回的,求学和织布都要依靠点点滴滴的积累,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迎来最终的成功”。

孟母三迁与现实生活的道理(一迁坟山嘈杂二迁市井喧嚣)(9)

孟母对孟轲的教诲可谓“费尽心思”,而现代教育却缺乏对孟母的母教推崇,在民国时期孟母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周作人对孟母极为赞赏,他在《惟有孟母可作女范》一文中写道:“我说,中国现在需要怎样的女子呢?这就是孟母那样的。……假如中国受过教育的女子都能学点孟母的样,人民受了相当的家教,将来到社会上去不至于不懂情理,胡说胡为,有益于国家实非浅鲜,孟母之功不在禹下。”

孟母“断机”那一年,孟轲十五岁,一代大儒,从此踏上求学之路。时光荏苒,朝代更迭,虽然记录孟子年少的“断机堂”仅存些许足迹,但孟母的母教思想却不能被我们就此忘记。

现代社会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家庭教育这一方面,母亲对比于父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作用体现在为人之母的关系、体贴,更重要的是母亲的“慈母教育”以及“为人处世”的准则,对孩子的谆谆教诲。母亲可以不厌其烦地为孩子讲授道理,更是孩子生活、学习上的“指导老师”,为此,现代家庭教育、成长教育中,母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孟母三迁与现实生活的道理(一迁坟山嘈杂二迁市井喧嚣)(10)

为此,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我有以下两点建议:

①叛逆时常有,而母亲的教育不能少。对于厌学期的孟轲,孟母的教育方式是以自身作为榜样,感化孟轲。这样的教育方式应该得到提倡,孩子在“叛逆期”硬碰硬有时候会事倍功半,不妨让母亲给孩子多加教育,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

②有条件的话,让孩子进入更加“优化”的环境学习。这里指的“优化环境”是文化程度更高的生活场所、师资更好的学校、品德更好的社交等环境,因为成长教育不能一味追求父母、老师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环境育人”,通过亲身接触更“优化”的人群,从而感化孩子。

结语

要想真正读懂孟母的“育人”理念,不能仅仅从“孟母三迁”的典故进行分析,如果单从故事典故进行分析我们只会看到浅显的迁居理论,那么隐藏在“孟母三迁”中真正有家长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往往会被我们所忽略。

因此,今天这篇文章就介绍了一下我对“孟母三迁”的一些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