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古装剧有很多,大家都看过一些,特别是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影视剧大家更是耳熟能详,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里面有这么一个点,就是不管是哪个人物出来,他的名字后面总有一个“字”,像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等等,这些名字后面的“字”都是什么含义呢?其实就像我们现代的人一样,我们是因为有了新一代的交流工具与虚拟平台,在这些平台上面,我们都会给自己取一个叫得比较舒服点的名字,但是在古代却是不行,古代没有网络,交流工具方面更是少得可怜,所以就取一个“字”来代表自己的志向或者抱负。在《礼记·檀弓》中就有这样的一个解释:幼名,冠字。

为什么古人取名还要取字(为什么古人的名字里都要取一个)(1)

欧阳修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古人在出生的时候,父母会给起名字,然后到了二十岁的时候,父母会根据这么多年来孩子的走向再给取一个“字',这个字基本就代表了自己的志向,古代的女性是在十五岁时取字。

为什么古人取名还要取字(为什么古人的名字里都要取一个)(2)

古籍介绍

名和字在意义上是有联系的,大多都是同义词或者近义词,比方说:诸葛亮的“亮”和孔明的“明”就是一组近义词,再如屈原,名平,字原。在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看不懂名与字之间的联系,这个主要是因为,由于社会的发展,语义比起现在有了很大的改变。

为什么古人取名还要取字(为什么古人的名字里都要取一个)(3)

古代画作

在周朝有这样的一些习俗,在贵族男子的字前面加上伯、仲、叔、季来表示排行,在字的后面加上“父”或者“甫”来表示性别,以此来构成对男子的全称。周朝贵族额女子字的前面加上姓氏,姓的前面加上伯、仲、叔、季来表示辈分排行,字的后面加上“母”或者“女”来表示性别,构成女子的全称。到了春秋时期,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是在字的前面加上“子”,用来对男子表示尊敬。

为什么古人取名还要取字(为什么古人的名字里都要取一个)(4)

古代画作

一般来说,婴儿在出生的时候,父母和长辈都是没有办法断定孩子将来的德行,所以刚开始给孩子取名就比较宽泛一点,等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之后,被外面的人都了解了之后,再去断定孩子的德行或者志向,这就是文章开头说的“字”的取法。这里的字既又表扬的意思,也有敦促的意思,可见古人的感情相对来说要含蓄很多。

为什么古人取名还要取字(为什么古人的名字里都要取一个)(5)

古代画作

除了姓氏之外,古人还比较喜欢给自己定一个“号”,像“青莲居士”、“香山居士”等等,都是古人给自己定的号,当然这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的东西,号只是少数人拥有的。

参考文献:

《礼记·檀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