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蜀汉人口,最著名的就那个数据,“(降邓艾),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甲士十万二千,史四万人。”

三国之中,蜀汉无疑是最弱的。“天下十分,魏得其七,吴得其二,蜀仅得其一。”

蜀汉有多少人口(蜀汉人口只有94万人)(1)

魏得“七”,是指当时生产力最为发达的黄河流域,北至燕山山脉,南至长江北岸(不临江),西至陇右。曹魏基本控制了肥沃的华北平原,还有关中平原,山西谷地。即使如陈群所

言,今之州不敌汉之郡,但随着生产的恢复,曹魏的人口是大规模杀戮之后增加的,而且也有增加的地理条件,地肥。东吴占据着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有广大的沿江平原,这也是东吴的主要人口聚居区。虽然当时长江流域的生产力不如黄河流域,但是这里的农业基础好,人口较多。

蜀汉有多少人口(蜀汉人口只有94万人)(2)

汉顺帝,吴郡(镇江以南,杭州以北,天目山以东)的人口就有七十多万,会稽郡(不含浙北的浙江及福建,就要集中在绍兴一线)也有将近五十万人。汉末虽乱,但江东并没有中原那种“白骨露于骨,千里无鸡鸣”的大规模杀戮,其中曹操没少干这事。魏与吴的人口也绝不止“四百四十三万”和“二百三十万”。当时豪强纷纷,都隐匿人口。

蜀汉的统治区只有汉之益州。北接秦岭,东以白帝节与吴接,南至南中,西至青藏高原东。面积倒是不小,约有一百万平方公里上下。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体现一个王朝实力的还是土地和人口,尤其是土地,没有适量的耕地,就不会有同量的人口。南中即云贵高原,这里显然不适宜大量耕种,比如贵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云南情况也差不多。蜀汉真正属于适耕范畴的只有约26万平方公里的四川盆地,所以诸葛亮说“天府之国,其主(刘璋)不能守,天以资将军(刘备)。”

蜀汉有多少人口(蜀汉人口只有94万人)(3)

这么大一块适宜的耕地,到蜀末只有不到百万人口,是很难想象的。

再看东汉的益州人口。按照《后汉书》的记载,当时益州人口有六百九十多万。在其中,除了永昌郡的人口非常可疑,其他的都属于正常数据。永昌位于云南与缅甸之间,这里人口竟然有169万,明显不符合常理。参照临郡越巂的62万人口,永昌郡的人口当在60万或70万间。如此,则益州总人口约在600万上下。

汉末大乱,但乱的主要是中原,群雄混乱,人口数据出现大规模下降是很正常的。而益州并没有这种规模的大乱,即使是后期刘备入川与刘璋开战,也没有这种事情的发生。所以,益州在东汉的峰值人口,到了蜀汉末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下降。即使蜀汉为了北伐,对百姓搜刮太重,也没有大规模逃亡的记载。而曹操为了屯田,准备把江岸百姓北迁,百姓惧而入吴。

蜀汉有多少人口(蜀汉人口只有94万人)(4)

史载蜀汉有94万人,而兵就有10万。94万人肯定要减去差不多一半的女性,还剩50万,兵十取其一,显然不太现实。而且这50万的男性还有老弱病残,适合从军的数量会更少。还有一点,东吴占据三州(扬州、荆州南部、交州),官吏只有3.2万,而蜀汉只有一州却有官吏4万。益州不比扬州大多少,而扬荆交三州的官吏数量怎么也不可能少于益州。孙皓时,东观令华覆上书说:“使为官怿人,随才授任。”这说明孙吴至少在后期存在大量冗员现象,再加上三州人数比益州一州之数,3.2万官员不太可能。

晋人王崇论后主刘禅,说邓艾偷渡阴平至江油,蜀将姜维率十万之众。如果蜀汉止有十万之兵,怎么可能全部交给姜维,边地也要重兵驻守的。不排除王崇夸大姜维兵的数字,但如果说是十字,真正的数字不会比这个数字少太多,比如说是十万只有一万。有一种说法,认为蜀汉的这十万降魏将士,实际是只是指成都附近的兵力。

《后主传》载伐魏诏,有“二十万之步骑”。

蜀汉有多少人口(蜀汉人口只有94万人)(5)

如果这个数据是假的,那么《诸葛亮传》裴注载《魏略》称蜀兵出,“(魏)朝野震恐”,有如此之震恐,天水等三郡才降蜀。如果蜀之北伐军只有几万人,魏以如此强之国力,会震恐吗?

一种说法认为蜀军的总兵力当在五十余万,如此,则94万人是绝对不可能的。按三户抽一兵,蜀汉的总户数当在150万至160万,人口约有七百多万。这个数据应该有些高的,但三五百万总应该是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