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是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正如作者所言,“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学科”,它贴近生活、深入时间的独特风格同样也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的理解人性和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极好读物。 《心理学与生活》一书的主要目的:带你踏上一个旅程,在那里,精确的研究揭示人类经验的复杂性;赋予你更大的能力去控制那些影响你生活的因素。

心理学与生活第十一章主要内容(浅读心理学与生活第一章)(1)

因为兴趣购买,一直没仔细研读

第一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

我们要了解心理学,就要知道心理学的定义和目标。心理学家把心理学定义为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心理学家从事研究的目的是使用科学的方法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进行观测,从而在适宜的水平上客观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尽管心理学的形式早已存在于古印度的瑜伽传统中,到了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才开始作为一门学科而出现。受到冯特的影响,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在北美的大学中出现,不久之后,1892年,斯坦利·霍尔(G.Stanley.Hall)建立了美国心理学会。

几乎在心理学出现的同时,关于这一新学科的主题和方法便出现了争论,书中主要描述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对峙。结构主义产生于冯特和铁钦纳的工作。它强调由作为元素的感觉构成的心理和行为的结构(“什么”是心理的内容)。机能主义是由詹姆斯和杜威发展出来的,强调行为的目的(行为的机能或目的是什么)。

当代心理学的观点

主导着当代心理学的观点主要有七种——生物学观点、心理动力学观点、行为主义观点、人本主义观点、认知的观点、进化论观点以及文化的观点——尽管每种观点都代表了一个不同的看法,但每种观点都从不同角度促进了我们对人类体验的理解。

生物学观点研究行为与大脑机制之间的关系。心理动力学观点把行为看作是由本能力量、内在冲突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的动机驱使的。行为主义观点认为行为是由外部刺激条件决定的。人本主义的观点强调个体内在的做出理性抉择的能力。认识的观点强调影响行为反应的心智过程。进化的观点把行为看作是为了生存而适应环境的一种进化。文化观点探索行为极其在文化环境中的含义。其中,由于认知的观点对于心理过程的关注,许多研究者把它看作是今天心理学中占优势的观点(作为一个小白,觉得认知观点更贴合我想象中的心理学)。

上高中的时候本人就对心理学充满好奇,大学时更是有幸读到了《心理罪》《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等有关心理学的作品,对心理学的喜爱更是深入骨髓。但是本人“懒癌”患者,一直不能深入的去了解和学习心理学,借此平台与大家一起分享和简单学习一下关于心理学的知识,希望能和各位看到这个文章(说是文章,不如说是摘抄)的心理学爱好者多多交流。

Ps:如果没人,那我就自己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