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进制是人类最早掌握的,最广泛使用的计数方法,为什么用十进制,很简单,因为人用十根手指头,远古人查数和现在小孩子学查数一样,掰着手指头查,方便呀,就有了一、二、三、四到十,中国外国都一样,殊途同归,观察世界都用眼看,用手查。

古代为什么用十进制来计数(古代一斤为什么用十六进制)(1)

古代结绳记事也是结十个为一根,古文“十”是一竖就是这道理,十个查完了,这个绳子就完成了。

所以现在我们用的的单位里,大多用十进制,长度、重量等我们最常用的单位都是十进制,就因为我们是十根指头,假如人是十二根,就用十二进制了,有人说十一根,这个不可能,人不可能不对称,一个五指,一个六指。

古代为什么用十进制来计数(古代一斤为什么用十六进制)(2)

当然中国古代也有用十六进制的,如一斤等于十六两,我看网上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天下公平”是十六画,所以定为十六两,也有说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上福禄寿三星,共好十六星,少一两是减福,再减一两是减禄,减三两是减寿,说得信誓旦旦。

我一看,纯粹胡扯,这明显是不让商贩缺斤短两,古人附会上去的,谁缺斤短两就诅骂他,画圈圈诅咒他,让他不敢缺斤短两。

其实古人用十六进制根本没有这么复杂,就两个字“方便”,怎么方便怎么来,就如同有人问为什么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你扔一根骨头出去,狗绝对跑直线不跑曲线,狗跑直线其实就是方便,省力气。

古人也一样。用过秆秤都知道,一头称重,一头秤星秤砣,当用不到一斤,用秤量小的单位,怎么在秤秤上十分精确分成十六份很困难,十个分成均匀每一等份很不容易,十六个很容易,一张纸叠十六等份,小孩都会,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八分十六,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轻而易举。

在不发达的古代,统一度量衡,怎么让没有知识的人轻易会做秆秤,国家也是清楚的,最起码是个懂行的,也就有了一斤等于十六两,有人说也可以等于八两,估计当时十六等份刚刚好,看着顺眼,八等分一格有点长,就这么简单。

研究古代历史和古人,不要低估古人智慧,也不要想得太复杂,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陷入误区,想得太多了。

那为什么时、分、秒之间的换算,采用的是六十进制?

古代为什么用十进制来计数(古代一斤为什么用十六进制)(3)

时、分、秒是六十进制的,而角度的度量单位度、分、秒也是六十进制的。

现代六十进制的起源于四大文明古囯的古巴比伦,和中国一样,也非常发达,也就是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内),想想当年的辉煌,伊拉克现在估计要抱头痛哭,把祖宗的基业全丢了。

在天文观测中经常要用到角度的概念,怎么把角度划分,划分成多少度,古巴比伦人冥思苦想,最好是用一个角度,能被任意等分,但这是不可能的,那就能被大多数等分,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五等分、六等分……等等,

这样就产生了60,60是2、3、4、5、6的公倍数,而如果用十进制(或者100进制)记录角度的话,遇到三等分、六等分;就没法分了,所以在时间和角度这两个领域,十进制和六十进制的比较中,六十进制胜出。

古巴比伦计数也是用六十进制,大家可以网上看下古巴比伦的六十进制计数,看上去眼花,但他们就是这样用的。

古代为什么用十进制来计数(古代一斤为什么用十六进制)(4)

古巴比伦60进制

六十进制诞生后在天文历法方面得到了长期的使用并一直延续至今,在角度和时间上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计时的重要工具。一小时就等于六十分,一分等于六十秒。

圆为什么是360度,和六十进制一样,半圆是180,直角是90,在计算角度方面,最方便,360也是在它范围内公因数最多的,以后的数太大了。

所以古人就是这么神奇,我们现在使用的是古代各文明的综合,谁方便就用谁的,优胜劣汰,淘汰下来的都是最便利,使用最多,计数最方便的。

人既然来到地球上,伴随着就是各类文明竞相发展,然后融合,形成了现在的十进制,六十进制,印度发明的阿拉伯数字等等,有了天文历法,有了科技,有了航天,总有一天,人会冲出地球,冲出太阳系,说不定和其它文明融合,科技会有更大的进步。

古代为什么用十进制来计数(古代一斤为什么用十六进制)(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