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高公公和静妃、靖王妃在宫殿上遛娃,一阵风吹来时,高公公忍不住地咳嗽了几声。

靖王妃见状,走到高公公跟前,对他说:“起风了,您年事已高,记得多添件衣裳。”

这时,高公公一脸祥和地回应道:“不是起风了,是这宫墙里的风,从未停止过。”

言简意赅,一句话就道出皇宫的规则:唯一的不变就是变。

很多人说,在《琅琊榜》里,如果高公公参与内斗,林殊未必是他的对手。

对此,不少人不以为然,他们觉得高公公不过是一个总管,见惯大场面后更懂得见风使舵罢了。

金庸先生曾说过,他的小说里功夫最厉害的是扫地僧。

在细看这剧部之后才发现,高公公才是真正的高手,十分地厉害。

琅琊榜最后高公公说风一直没停(重温琅琊榜才知)(1)

梁帝是个生性多疑的人,因此,常伴左右的高公公很有眼力见。

梁帝为郡主举行比武招亲时,邻国很多人都前来报名。

当时,梁帝看着大家踊跃报名时甚是高兴,高公公以为梁帝的开心是因为郡主能力出众,于是站在一旁对郡主一顿夸赞。

谁知,随后梁帝就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他是在担心郡主会成立自己的小团队南国。

梁帝喜欢和高公公说真话,而高公公也知道眼前这个帝王,直到死都不改多疑的毛病。

如果此时他为郡主多说一句话,恐怕会让梁帝对郡主有不一样的看法,之前祈王便是这样,当大部分人只认祈王时,也就意味着祈王离死不远了。

所以,高公公听完梁帝的话之后,选择便一言不发。

后来,太子和誉王在殿内陪梁帝看字,风尘仆仆的靖王前来面圣,梁帝很不待见这个脾气倔强的儿子。

因此,当门卫来禀告时,梁帝假装听不见。

这时,太子捕捉到梁帝的心理,立刻就训斥下人:“嚷嚷什么,没看到陛下正在忙吗?让靖王在外面等着。”

而此时,高公公也捕捉到太子的心理,站在不远处给了太子一个眼神。

琅琊榜最后高公公说风一直没停(重温琅琊榜才知)(2)

这个眼神,既有对太子的不满,也有对靖王的同情,同时也有自己的一番打算。

靖王被梁帝晾了一个多时辰之后,梁帝早就忘了儿子还在外面候着,太子和誉王倒是清楚得很,但他俩却只字不提。

只有高公公抓住机会,一边收拾字联,一边提醒梁帝:“靖王还在宫外候旨呢?您不宣他吗?”

琅琊榜最后高公公说风一直没停(重温琅琊榜才知)(3)

幸好有高公公的提醒,风尘仆仆的靖王才顺利见到了梁帝,没有白白在外面晒了一个多小时。

我们都知道,在没有林殊辅助之前,靖王的处境非常尴尬。

他常常在外面拼死拼活,最后不是功劳被抢,就是因为不会好好说话而被梁帝责骂。

可正是因为靖王的正直和忠心,才让高公公觉得这样的人才是帝王的人选,因此当他意识到靖王有意夺嫡时,总是暗中、适时地给予帮助。

高公公知道,在这皇宫里,母亲和儿子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因此,靖王想要得到皇上的恩宠,免不了静妃的相助。

静妃是个懂得隐忍的人,表面上看似与世无争,什么都不想要,事实上是她还没有表现的机会。

因此,高公公为静妃制造了机会。

在陪伴梁帝去花园闲逛时,高公公悄无声息地把他引到静妃的芷萝宫。

当梁帝在不远处闻到一股草药味,询问一旁的高公公那是什么地方,如果高公公不是刻意引来梁帝,他可以告诉梁帝,等他派个人过去一探究竟。

可是,高公公在这个时候却是直接就告诉梁帝,那是静妃的芷萝宫。

琅琊榜最后高公公说风一直没停(重温琅琊榜才知)(4)

也因为高公公的提醒,梁帝才想起了被他冷落几年的静妃。后来,静妃和梁帝的关系修复得越来越好,靖王也因此被梁帝多了几分疼爱。

这一切,有林殊的谋划,有靖王的能力,更有高公公的暗中相助。

高公公虽然愿意帮助靖王,但他却从来不站队,说到底,他是内心善良,心存仗义之心的人。

当梁帝发现太子在国丧期间高调玩乐时,他气得叫蒙挚让太子禁足,可憨憨的蒙挚只懂打仗不懂权力之争。

他三番四次地请求梁帝下旨让他办事,结果,每次一开口,都被高公公阻拦。

气得蒙挚跑到林殊面前抱怨,这位公公到底是啥意思啊?后来,林殊告诉他,高公公表面上看似阻拦蒙挚,实则是救了他。

后来,林殊和靖王击败谢玉和两位王子之后,夏江狗急跳墙,跑到梁帝面前揭发他是赤焰旧人时,梁帝宁愿信其有,也不信其无。

他立马吩咐下人去苏宅提拿林殊。

此时,正好静妃的宫女送来点心,高公公抓住这个机会,边走边笑嘻嘻地说:“娘娘真是有心啊。”

紧接着,走到宫女面前时,一边端起碗,一边紧张且小声地对她说:“告诉娘娘,苏先生不能入宫。”

琅琊榜最后高公公说风一直没停(重温琅琊榜才知)(5)

高公公是个明白人,虽然他不确定苏哲到底是不是夏江口中的林殊,但他知道,大梁以后需要靖王这样的人当帝王,而靖王身边少不了苏哲这样的谋士。

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人生在世,有时的确需要聪明,但更少不了糊涂。”

高公公便是这样的人,该明白时明白,该糊涂时糊涂。

在夏江再次挑拨后,梁帝把林殊和靖王等人叫到殿内确认身份。

当夏江落败被押下去后,梁帝也不想放过林殊,他早就命高公公备好毒酒,准备了结林殊。

这时候,高公公说出一句看似糊涂,实则非常高明的话。

高公公端着两杯酒,拿起左边的酒杯,对梁帝说:“这杯是给苏先生的。”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其中的意思。

琅琊榜最后高公公说风一直没停(重温琅琊榜才知)(6)

梁帝更是不可思议地瞪着他看了好一会儿,而高公公只能假装自己年事已高,忘性大而说了不该说的话。

也正因为他的装糊涂,让靖王想替代林殊喝下那杯酒,也正因为他的装糊涂,才让自己免了一场劫难。

琅琊榜最后高公公说风一直没停(重温琅琊榜才知)(7)

高公公表面上看是只陪伴在梁帝的身边,干些下人的活。因此,誉王和废太子,从来都没将他放在心上。

他们忽略了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人物,实则有自己的高明之处。

他懂得安稳自己,又不搅动事情,还能给别人安心,真正做到了不显山、不露水的人生境界。

不膨胀,不做坏事,保持中立,为人忠诚、谨言慎行又懂得洞察人心。

高公公的这些特点放在职场上同样很受用。

因此,想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更大一步的发展,不妨学学高公公的大智慧。

【图片均来自《琅琊榜》剧照,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