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

冉有问子贡:“老师会帮助卫君吗?”子贡说:“好的,我去问一下。”子贡走进孔子屋中,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啊。”子贡说:“那他们后来觉得怨悔吗?”孔子说:“他们追求的是仁,并得到了仁,有什么可以怨悔的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的。”

【注释】

(1)《皇疏》引江熙云:“夫子在卫受辄宾主,悠悠者或疑为之,故问也。”

(2)《杨注》:“卫君,指卫出公辄。辄是卫灵公之孙,太子蒯聩之子。太子蒯聩得罪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逃在晋国。灵公死,立辄为君。晋国的赵简子又把蒯聩送回,藉以侵略卫国。卫国抵御晋兵,自然也拒绝了蒯聩的回国。从蒯聩和辄是父子关系的一点看来,似乎是两父子争夺卫君的位置,和伯夷、叔齐两兄弟的互相推让,终于都抛弃了君位相比,恰恰成一对照。”

(3)《朱注》:“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父卒,叔齐逊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其后武王伐纣,夷、齐扣马而谏。武王灭商,夷、齐耻食周粟,去,隐于首阳山,遂饿而死。”

(4)《集解》引孔安国云:“夷、齐让国远去,终于饿死,故问怨乎。以让为仁,岂怨乎?”又引郑玄云:“父子争国,恶行也。孔子以伯夷、叔齐为贤且仁,故知不助卫君明矣。”

【解读】

《论语》有5次提到伯夷、叔齐。比如孔子曾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5.23)又说:“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18.8)本章用伯夷、叔齐兄弟俩的“让国”来和卫君父子的“争国”对比,更显前者之“贤且仁”矣!

此章的“看点”很多,如伯夷、叔齐和卫君父子的故事,以及子贡的灵活机智(李贽于此章甚至称子贡为“可人”)等,但其中最打动人的应该还是“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句话。“求仁得仁”即“我欲仁,斯仁至矣”(7.30),即“为仁由己”(12.1),这充分说明了行仁完全在我的主观能动性;但问题是,行仁的结果并不一定都是德、福一致的,如伯夷、叔齐之饿死首阳山,就是著名的例子,故而子贡才有“怨乎”之问。孔子的回答斩钉截铁:他们既然以行仁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怎么可能有什么怨悔呢?而从另一方面说,也许正是由于此二人“蒙难”的故事,反而将“求仁得仁”的儒家人格进一步彰显出来了!在《周易》中,这样的例子同样举不胜举,如乾卦处于“潜龙勿用”时的“潜龙”,明夷卦中“以蒙大难”的文王,困卦面临“致命遂志”时的君子,蹇卦中“王臣蹇蹇”的“王臣”等等,均属此类——这些“求仁得仁”者,人格多么伟大!他们当然应该受到后人的尊敬。?


《论语易解》作者,孙福万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的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论语十则阐述学习与思考(特稿论语易解)(1)

孙·教授的《论语易解》是他潜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学术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论语》的解读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同时,对《周易》和《论语》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教授的《论语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