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看完《玛丽与魔女之花》之后,都感觉受到了欺骗,因为这部打着“宫崎骏”和“吉卜力工作室”标签的作品,并未让大家看的开心,反而多了几丝尴尬。

宫崎骏电影魔女之花(玛丽与魔女之花)(1)

《玛丽与魔女之花》的导演大家也都很熟悉,原吉卜力工作室的导演、原画师米林宏昌,曾经参与多部宫崎骏大师作品的原画创作,多为男女主相遇名场面。

比如《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那部虽名气不大,但也经典的《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提》更是由他独立导演。

吉卜力工作室把他当做接班人来培养,观众也认为他会是宫崎骏的接班人,可惜在2014年突然宣布离开吉卜力工作室,自己创业开公司。后续作品除了《记忆中的玛妮》让大家眼前一亮之外,这部《玛丽与魔女之花》倒是成了他的瓶颈儿之作。

宫崎骏电影魔女之花(玛丽与魔女之花)(2)

漫漫也好奇去看了下,前后看了三遍才算是硬着头皮看完了。这部让人尴尬的作品拼接到底有多烂,听漫漫一一说来。

宫崎骏式的画风,却不精致

宫崎骏大师的作品之所以引人关注,清新自然的画风是第一要素,看完他笔下的风景、森林、精灵之后总感觉每一帧画面,都让人感觉到了被治愈的温暖。

米林宏昌抓住了这一基本要素,在画风上也的确没少下功夫,整体色调也与《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提》有着极大的相似。

宫崎骏电影魔女之花(玛丽与魔女之花)(3)

这应该是所有被称作是“宫崎骏接班人”导演里面,画风最为接近的,毕竟跟着宫崎骏学习了那么多年,又亲自担任原画师,自然画风的细节把握会更加精准细腻。

但也成为了米林宏昌的一个极大的失败点,让人感觉不到导演自己的想法和个人特色。

在《记忆中的玛妮》里面,米林宏昌还是坚持着自己的个人特点,到了这里,完全是宫崎骏大师的复制黏贴,作品的拼接,让人感觉不到精致和治愈。

宫崎骏电影魔女之花(玛丽与魔女之花)(4)

因为你会看到《龙猫》、《幽灵公主》、《魔女宅急便》的影子,很多画风元素的搭建让人仿佛看了一场“大锅绘”。

宫崎骏式的设定,却并不高级

全篇采用了一种插叙的叙事方式,还给了一个结果,然后吊着观众的心,开始了以女主玛丽为视角展开的魔法故事。

开始的时候,有两只猫充当了引路人,带领玛丽去了森林深处,遇见了“夜间飞行的花”,然后便拥有了一把魔法扫帚,去了一个神秘的魔法学校。

宫崎骏电影魔女之花(玛丽与魔女之花)(5)


宫崎骏电影魔女之花(玛丽与魔女之花)(6)

这里应该是复制了宫崎骏的《龙猫》开篇设定,小梅看到了小龙猫,然后被吸引进入森林深处,在那颗大树里面发现了大龙猫。而且在《猫的报恩》里面,也是一只猫的引路,小春发现了猫伯爵和另一个世界。

魔法扫帚应该是复制了《魔女宅急便》,琪琪 扫帚 吉吉(黑猫)的设定,为了完全复制,还把黑猫蒂布的恋人吉布给设计抓走。

宫崎骏电影魔女之花(玛丽与魔女之花)(7)


宫崎骏电影魔女之花(玛丽与魔女之花)(8)

骑上扫帚飞向天空的那一瞬间,简直就是在看《魔女宅急便》,连小挎包的存在也不放过,不愧是吉卜力工作室出来的。

然后就是魔法学校的设定了,先不说它与《哈利波特》类似,就是里面的魔法城堡都透露着一股《天空之城》与《哈尔的移动城堡》、《千与千寻》的感觉。

宫崎骏电影魔女之花(玛丽与魔女之花)(9)

飘浮着的城堡,类似荒野女巫黑色魔法技能的施展,还有类似《千与千寻》锅炉爷爷的博士,以及那个缺了大洞的工具人,都像极了《天空之城》里的那个大块头。

更可怕的是,很多宫崎骏作品的名场面也都被搬了过来。玛丽与彼得的爱之牵手,解救了动物之后,一起往前跑的画面,最后的“神来之笔”等等,真的是满脑子不是在看剧情,而是在找各种彩蛋——找各种宫崎骏大师动画作品的影子,真的是比剧情好玩。

宫崎骏电影魔女之花(玛丽与魔女之花)(10)


宫崎骏电影魔女之花(玛丽与魔女之花)(11)

本来是作品灵魂的角色设定与场景设定,可却全被总来复制黏贴,这对于观众来说,其实是一场折磨。每个设定都是宫崎骏的经典,可被东一下,西一下的硬凑,把唯一的高级感也给消灭的一点儿渣都不剩。

既然已经离开了吉卜力工作室,那就要拿出自己的风格作品来,让大家看到导演的真正实力,这样子的作品拼接极度让人怀疑,米林宏昌导演已经是“江郎才尽”。

宫崎骏电影魔女之花(玛丽与魔女之花)(12)


宫崎骏电影魔女之花(玛丽与魔女之花)(13)

虽然漫漫不是脸盲,但是剧中人物真的是像遍了宫崎骏作品里的大部分角色,已经看的快人格分裂了。唯一让人感觉有点看头的,竟然是两只猫的爱情故事。

真不知道是米林宏昌的悲哀,还是整个日本动画的悲哀。唉。

宫崎骏式的魔法故事,内容狗血无意义

宫崎骏作品最内核的还是每个故事背后的主题升华。《龙猫》的童真、《千与千寻》里人性的贪婪、《哈尔的移动城堡》里的成长、《幽灵公主》的保护自然与反战等等,都是用少男少女来述说世间大义。

宫崎骏电影魔女之花(玛丽与魔女之花)(14)

《玛丽与魔女之花》里有什么?梦想?亲情?爱情?还是人性贪婪?好像都有一点儿意思,但又都立不住。“我们一起回家”也变得生硬,最终只是沦为一句口号。说不好听点,没有灵魂,没有主题,只有拼接。

女主去了魔法学校,牌子上写着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外人不得擅闯,负责将被变身。而且这句话不只一次出现,还以为会在这上面发生点什么有趣的故事,没想到只是一句威胁。好吧,这并不是魔法题材作品。

宫崎骏电影魔女之花(玛丽与魔女之花)(15)

女主因为拥有了“夜间飞行的花”去了魔法学校,因为花的力量,释放出了极大的魔法力量,被校长和教授称之为“魔法天才”。然后还顺手拿走了魔法学校的一本魔法书,具体名字忘记了,里面有很多魔法,还有一个“粉饰太平”的大招——所有都能复原。

这个设定也太bug了。所以在男主被抓去做实验,借助花的力量即将变身的时候,女主拿到了那本书,然后让女主伸出手来,拉着他的手按在了书上,魔法启动,男主得救。

宫崎骏电影魔女之花(玛丽与魔女之花)(16)


宫崎骏电影魔女之花(玛丽与魔女之花)(17)

发生了什么?男主自己救了自己?花救了男女主?女主只是在顾着送人头,反派在忙着为自己洗白。这是个什么结局呀,玩小孩儿过家家嘛?角色能不能敬业点呀。

真的是不知道如何吐槽才能把心中无数的“草”(一种植物)给全部发泄出来。所以,最大的赢家是“夜间飞行的花”,男女主只是贡献了一次牵手。

披着宫崎骏的外表,制作了一部“最不像宫崎骏”的“宫崎骏作品”。果然没了宫崎骏大师的作品,日本动画的质量水准也就不过如此,会讲故事的导演还是太少了。

宫崎骏电影魔女之花(玛丽与魔女之花)(18)

其实漫漫一直在期待能够再看一部宫崎骏大师的新作,估计是没有这个机会了。伴随时间的流逝,日本动漫的瑰宝也会有消失殆尽的那一天,这将是多大的文化损失。

难道真的没有“第二个宫崎骏”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