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不是在同一时间做一件事情,而是用自己的一生热爱一份事业。

普通人“谈蛇色变”,可陈远辉不以为然,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蛇虽然是冷血动物,我一辈子偏偏就喜欢它。

在他专注研究莽山烙铁头蛇的37年里,行程2万多公里,足迹早已遍布莽山的每一块土地,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蛇博士”、“蛇仙”、“九指蛇医”等称号。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1)

一、初出茅庐,与蛇结缘

祖籍是广东罗定的陈远辉,19岁毕业于湖南郴州卫生学校,之后被分配到郴州市桂东县最偏远的青山公社(现今叫青山乡)工作。

他所在的生产队,要跨越4座大山,奔袭45公里山路,才能见到宽敞的公路。在青山公社里,野菜配稀饭是常态,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分配到一块猪肉解馋。

青山乡群山耸立,林木葱郁,是野生动物的理想天堂,而作为医生的陈远辉,他从1968年开始,就陆续诊治了许多被蛇咬伤的乡民们。

在近10年间,陈远辉基本摸清了山间各种毒蛇的种类和毒性,他也结合医学知识,研究了不少中草药治疗蛇伤的药方。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2)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青山乡蛰伏10年后,在1977年时,陈远辉被抽调到郴州蛇伤防治研究所任职,在短短五年内,就解决了很多蛇伤医治难题。

可好景不长,研究所在1982年解散了,当时陈远辉有两条路,一是留在郴州做肿瘤专项研究,二是去莽山林管局继续研究蛇伤,不用想,陈远辉当然选择了老本行。

山高谷深,林木葱郁的莽山,同样是蛇类动物的天堂,陈远辉来到这里时,他就立志要写一本“蛇伤秘籍”。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3)

而来到莽山的两年里,陈远辉将自己的特长展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眼镜蛇、五步蛇还是竹叶青等毒蛇的蛇伤,在他这里,少则两天,多则两周,均能“药到病除”,他很快就在当地赢得了“蛇仙”、“蛇博士”等称号。

二、不务正业,与蛇为舞

时间来到1984年,这一天陈远辉照常接收到一位蛇伤病人,这位病人是林管局的一名职工,据他描述,咬伤他的毒蛇“头似烙铁、通体墨绿、尾巴泛白、手臂般大”。陈远辉看着管牙状的咬痕,确定这是一种毒蛇,而且是没见过的毒蛇,这让陈远辉顿时来了精神。

因为在他来之前就听说,莽山地界是瑶族的故乡,相传,瑶族是伏羲和女娲的后人,而莽山中有一种名叫“小青龙”的蛇,是瑶族的同胞兄弟,瑶族甚至把“小青龙”当作图腾供奉。

在瑶族人民的手绢、饰品上都能看见“小青龙”的踪迹,可谁也没有见过“小青龙”,而根据该位职工的描述,咬伤他的蛇颇有几分“小青龙”的形态,难道传说是真的?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4)

陈远辉根据自己的行医经验,耗时一个月左右,才将这名职工彻底治愈,之后,陈远辉就踏上了寻蛇之路,只要有时间,他都会亲自进山,去寻觅“小青龙”的踪影,当遇到蛇伤病人时,他也会刨根问底。

可现实是残酷的,转眼5年过去了,小青龙还没有现身,难道是那名职工眼花了?

转机终于来了,在1989年9月的一天,林管局的一名职工在莽山中意外发现了一窝蛇,其中两条大蛇头部呈三角形,通体网纹状,主要为黑褐色和墨绿色相间,尾巴约10cm的白色。

这两条蛇,当时被一名蛇贩子抓走了,闻讯的陈远辉赶紧找到蛇贩子,仔细一看,这就是我苦苦找寻了5年的小青龙啊!

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陈远辉想都没想,赶紧掏出攒了半年,准备买冰箱的400块钱,从蛇贩子手中买下了这两条大蛇。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5)

当陈远辉把蛇带回家时,他妻子还埋怨他,买什么不好,非要买蛇,你是要让我们喝西北风吗?要知道,陈远辉当时的月工资才200元,这400块是两个月的全额工资。

陈远辉如获至宝一般,从此陷入了这种蛇的研究之中,确实,他从未见过这种蛇,意识到这是一个新品种,他也联系了相关生物专家,可大家都不相信,你一个“山野医生“,怎么会发现新的蛇类品种呢?

陈远辉不甘心,在1990年时,他带着一条蛇,只身一人来到了成都中科院生物研究所,找到了著名的两栖动物爬行专家赵尔密教授,让他帮忙鉴定该蛇的品类。

赵教授也没见过,通过翻阅资料和书籍,发现国内外都没有它的记录,也证实了这是一个新品种,而这种蛇还是一种毒蛇,结合它的栖息地、体型和形态等,赵教授连同陈远辉一起署名,在学术界发声,将这种蛇命名为“莽山烙铁头蛇”,也声称这是中国第50种毒蛇,并把它归在蝰亚科下。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6)

从此,陈远辉算是彻底“不务正业”了,成为了莽山烙铁头蛇的“头号粉丝”。

三、自费研究,苦苦支撑

陈远辉不顾妻子的反对,把蛇养在了家里,当作自己的“亲儿子”照顾,妻子拗不过他,只能搭把手。陈远辉为了深入了解莽山烙铁头蛇的信息,他常常游荡在莽山深处,有时一去就是好几天。

他只要一进山,肯定携带有睡袋、帐篷、干粮、衣服、电筒、DV摄像机等装备,光一个背包,就好几十斤,而他还要背着穿丛林、攀悬崖、斩荆棘、淌山河,前方的危险,他不知,后方的退路,他不想。

当地的人都以为陈远辉“疯了”,居然为了一种蛇,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也有好心人,利用农活的空档时间,陪他进山考察,帮他减轻负重,帮他减轻了不少。时间久了,当地人都喜欢叫陈远辉“蛇痴”。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7)

通过陈远辉的考察,发现莽山烙铁头蛇只存在于莽山之中,且数量极为稀少,当时的数量大概在300条左右,这个量比我们的国宝大熊猫还要稀有。至此,陈远辉希望上边能重视,把莽山烙铁头蛇列为国家一级濒危物种,应该早些建立保护机制。

碍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并没有重视起来,陈远辉希望的回应也不了了之,没办法,陈远辉只能自己摸索,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莽山烙铁头蛇保护起来。

而陈远辉并不是专业的生物专家,作为一名医生,研究蛇只是他的“副业”,只是一位民间研究者,想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都需要陈远辉自费完成。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8)

微薄的工资,怎能支撑强大的科研研究呢!很快,陈远辉就吃不消了,他邀请来郴州市和宜昌县的相关媒体,想通过跟踪报道的法子,让更多人关注莽山烙铁头蛇。

当媒体知道一个老头成天和蛇待在一起,这种猎奇题材,当然愿意来报道。于是,在各路媒体的报道下,陈远辉火了,莽山烙铁头蛇也火了。

四、闯出名声,呼吁保护

这种蛇是体型最大的毒蛇,是瑶族人民心中的“小青龙”,是堪比大熊猫的稀有物种,是莽山地区特有的珍稀蛇类,更是身形漂亮的观赏蛇,捕风捉影,虚虚实实,在有心人的眼里,这全是商机。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9)

在学术专家的眼里,一个新物种的发现,大家都想拔得头筹,都想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性的研究成果,因此,国外的很多科研机构虎视眈眈,都看到了莽山烙铁头蛇的科研价值。

而在观赏界,很多动物园的爬行馆,都想得到“镇馆之宝”,也觊觎莽山烙铁头蛇。物以稀为贵,亘古不息的道理,火了的莽山烙铁头,很快就走出了圈外。

而在吃货的眼里,体型较大的莽山烙铁头,也是一道美味的菜肴。

有市场需求,就需要供应,由于陈远辉通过媒体报道了莽山烙铁头蛇的珍稀程度和具体位置,因此在1990年至1994年期间,有大量的捕蛇高手涌入莽山抓蛇。

据陈远辉回忆,他进山时,都能看到有人提着一个麻布口袋,见人就询问,需要蛇不?优价出售。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10)

幸好,当地相关部门及时颁布了“禁捕令”,才算减轻了莽山的生态负担。在1994年时,我国终于将莽山烙铁头列为“国际上一级优先保护的濒危物种”,没想到,此举更刺激了国外的科研机构和动物园。

在重金悬赏的利诱下,还有人冒着危险去捕捉莽山烙铁头蛇。在1996年时,通过数据分析,莽山烙铁头蛇的数量在300~500条之间,比大熊猫还濒危,该蛇也正式被国际保护组织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红色名录,比作为“蛇中大熊猫”。

种种“名声”落在莽山烙铁头蛇的身上,这更不得了,在黑市上,一条莽山烙铁头蛇从最初的几百一条,到千元,到万元,到十万,在经过几次转手后,到1996年时,一条健康成蛇的价格,甚至被炒作到了100万美元一条。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11)

要知道,当时北京的月工资才800多元,谁要是能成交一条蛇,准保后半辈子无忧了。当时,滥捕成风,连陈远辉养在室内的两条成蛇,都被偷走了其中一条4.2公斤的。

面对唯利是图的偷猎者,陈远辉心急如焚,他只要遇到捕蛇人捉到莽山烙铁头蛇,他就自己买过来放生,同时也联系林管局、森林公安打击偷猎者。

当时有人恨透了陈远辉,说他挡了大家的财路,甚至放出狠话:“只要他进山,就搞他!”好在陈远辉临危不惧,在他的强烈呼吁下,莽山烙铁头蛇成为了保护动物,偷猎行为才有所收敛。

五、被咬九次,九死一生

在1996年之后,莽山成为了国家森林公园,也建立了莽山自然博物馆,对于濒危动物莽山烙铁头蛇来说,算是有了“名分”,对于陈远辉而言,自己的努力也没有白费。

在苦心专研期间,莽山烙铁头蛇也不客气,只有瞅准机会,都会和陈远辉“亲密接触”。

在前七次,对于蛇伤治疗有丰富经验的陈远辉来说,深知“黄金三分钟”疗法,他在妻子和女子的帮助下,很快就化险为夷。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12)

到了第8次,是一条4公斤的蛇对着他的虎口连咬两口,当时他命悬一线,一度写下遗书交待后事了,好在靠着独创的疗法,挺了过去。

到了第九次,是2003年8月20日,当时他在野外放生一条烙铁头小蛇,就在放生的一刹那,小蛇突然转头狠狠地咬住他的左手中指,吃疼的他,看着清晰的咬痕,想着还没有被咬后的第一现场科研资料,他执意要拍照,当时的DV相机对焦困难,好不容易拍清晰一张照片,已过去10分钟了。

陈远辉明显低估了小蛇的毒性,他本以为,已经被咬过8次了,身体里已经有蛇毒抗体了,再说,这条小蛇也不足挂齿,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条小蛇,差点要了他的命。

10分钟后,蛇毒攻心,陈远辉晕倒了,这一倒就是三天三夜,好在自己有草药秘方,才把自己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13)

这次被咬也付出了惨重代价,陈远辉的左手中指被截掉了,断指成为了他和莽山烙铁头蛇之间的永恒纪念。事后他这样说道:当时的医院还没有这种蛇的抗毒血清,好在没有送去医院,不然等医院摸清这种蛇的毒性后,他早已“拜拜”了,好在自己对蛇伤、蛇毒的医治有独到见解,才死里逃生。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14)

六、苦了妻子,害了女儿

有人说,“不务正业”的陈远辉,爱蛇胜过爱自己的妻子和女儿,而陈远辉也是倔脾气,他决定的事情,谁也劝不住。

在家中养蛇期间,周围的邻居都提心吊胆,生怕蛇出逃生事,更别说小孩们去他家玩了。一次,他老母亲来他家,当知道昨晚睡觉的床底下,是两笼蛇在嘶嘶响时,吓得老母亲吃过早饭就走了,此后再也没来他家了。

而陈远辉的妻子,一直是他研究蛇的得力帮手,每次陈远辉被蛇咬伤期间,都是他妻子精心呵护,消毒、打针、处理伤口,包扎、煮药、照顾饮食,如果没有他妻子的照料,估计陈远辉很难推进研究进度。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15)

而就在2003年的秋天,陈远辉像往常一样进山考察了,妻子在家一边帮他照料蛇,一边为他烧洗澡水时,不幸脑溢血遇难。陈远辉说道,妻子走时,没有为他和女子留下一句话,意外来得太突然,让人痛惜不已。

而陈远辉的女子,原本医专毕业后,留在城里有稳定工作的,可女儿看着他一个人游走于山林间,不放心他,于是辞掉了城里的工作,来莽山跟着他一起研究烙铁头蛇。这本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全是自己自费研究,靠着陈远辉紧巴巴的工资,只能苦了女儿。

女儿说道,看着父亲独自一人爬山涉水,于心不忍,咬牙回来帮助他,在前四年里,是没有任何收入的,若不是母亲务农补贴生计,他们一家人生活都成困难。母亲没少和父亲吵架,但父亲决定的事情,是任何人都劝说不过来的。陈远辉也颇为感叹,自己为了保护蛇,耽误了女儿,对不住母女俩。

七、推动旅游,脱贫致富

陈远辉的坚持并没有白费,他“埋头苦干”了三十多年,他撰写的40多篇论文,先后在省级和全国性杂志以及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上发表、宣读,很多关于蛇的第一手资料,也成为国家及有关国际组织制订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的重要依据之一。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16)

同时,《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国动物杂志》、《中国蛇类》等许多权威性科技书刊,都刊登或引用过他提供的资料和图片,他也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愿望,出版了《实用蛇伤救治绝招》等4部专著。

他将研究蛇作为一种社会责任,他觉得,莽山烙铁头蛇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稀有物种,理应得到更好的保护,这件事需要人去做,自己义不容辞。

2008年遭遇罕见冰灾,莽山烙铁头蛇差点灭绝,他亲自进山考察,救助受伤的蛇类,帮助蛇类动物挺过了难关。他也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先进工作者”、郴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17)

随着莽山的名气越来越大,当地也围绕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莽山自然博物馆,推出了旅游项目。以往的蔬菜、水果、土特产卖不出去,现在好了,旅游业带动了周边产业,饭店、酒店、超市、牲畜、农作物等相互照应,当地老百姓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陈远辉说道,自己喜欢蛇,研究蛇,纯属个人爱好,没想到自己的无心之举,反而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帮助莽山的老百姓“脱贫致富”了,看来,靠着这条蛇,保护了一片山,养育了一方人。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18)

八、老当益壮,信念永恒

2009年,陈远辉退休,但他依然从事着蛇类研究工作,2019年,陈远辉70岁,他说道,研究还在继续,我再干五年没问题。

对于他来说,莽山烙铁头蛇就是他的“心肝宝贝”,心烦了,疲倦了,只要看到它,顿时精神百倍。

2020年4月30日下午,陈远辉从宜章县自驾回莽山自然保护区的途中遭遇车祸,所幸得到爱心市民的救助,送医及时,颈椎和肺部存在轻微伤情,精心治疗后痊愈出院。

今年,陈远辉73岁(虚岁),已经潜心研究了莽山烙铁头蛇37个年头,即便如此,他仍然活跃在研究工作之中,还不定期地奔波在莽山的山水间,他这样说道:

“现在研究莽山烙铁头蛇的人有3~4人,但像他原生地长期研究的只有他一个,要想保护好莽山烙铁头蛇,有专业知识还不够,还要具备吃苦耐劳、与蛇共舞、守住寂寞的精神,更要临危不惧,直面死亡。我知道,这很难,相信在有生之年,能遇到!”

最后,我想说,陈远辉用大半生,去守护了一种生灵,他坚守了心中那份信念,他平凡而伟大,值得我们尊敬!

莽莽大山中的神秘巨型毒蛇(潜心研究莽山烙铁头37载)(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