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罗布泊,大家会想到什么?是神秘失踪的科学家彭加木,是楼兰古城消失之谜,还是核试验?

不管是什么,大家对于罗布泊的印象都离不开破败与荒凉,不过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

这片曾经的“死亡之海”,如今正在慢慢地重新焕发生机,甚至还和我国的粮食安全紧密关联,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972年7月23日,美国的“陆地卫星1号”发射升空,在这颗卫星所拍摄的照片之中,地球上任何隐秘的角落都显露无疑。

罗布泊核爆几次(罗布泊复活)(1)

其中有一张照片非常的特殊,它所拍摄的位置形状竟然酷似一只人耳,不仅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

而这里正是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边,也正是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的罗布泊!

罗布泊不仅仅是中国的原核武试验场,更曾经是我国排名第二的咸水湖,塔里木河、孔雀河、疏勒河、车儿臣河等众多河流都曾经汇流在此。

不仅孕育出了罗布泊周边繁荣的生机,更孕育出神秘的楼兰古城和古老的丝绸之路。

罗布泊曾经的繁荣让人心生向往之情,但是随着气候的变化以及人为破坏的原因,罗布泊终究“难逃一死”。

罗布泊核爆几次(罗布泊复活)(2)

由曾经的碧波荡漾的湖泊,逐渐变得干涸。随着罗布泊慢慢地干涸,周边的环境也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茂密的胡杨林,由于失去水份的滋润,开始慢慢地腐败死亡,沙漠更是春蚕啃食桑叶一般,慢慢地“吞噬”着罗布泊,随着时间的流逝,罗布泊就变成了现在这寸草不生的景象。

如果有人心血来潮,贸然去这片曾经诞生过无数繁荣的地方探险的话,那么极有可能会有去无回,也因此干涸后的罗布泊有了个让人恐惧的新名字——“死亡之海”,

然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原本人们以为罗布泊已经“没救了”,但是在数十年后的今天,罗布泊却开始重新焕发生机。

罗布泊核爆几次(罗布泊复活)(3)

不仅重现以往碧波荡漾的场景,而且面积更是超过上万平方公里。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生命禁区的罗布泊重新复活呢?

说起罗布泊“复活”的原因,就必须要说到钾盐。在罗布泊这片荒凉绝望的土地下,但是却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钾盐。

正是因为钾盐的开发,罗布泊才能重新“复活”,重现碧波荡漾的景象。

可能大家并不清楚钾盐是什么,其实钾盐说白了,就是一种含有钾的矿物质,但看似平凡的它却是制造钾肥的重要原料。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95%被开采出来的钾盐,基本上都被拿来做肥料。钾盐的重要产物硫酸钾和氯化钾,是农业不可缺少的三大肥料之一。

罗布泊核爆几次(罗布泊复活)(4)

钾盐是制造肥料的重要原材料,这点我们清楚了,但是这跟罗布泊的“复活”又有什么联系呢?这我们又要说到钾肥提炼的事情了。

钾肥通常都是从钾盐矿中提炼出来的,而钾盐矿基本上是以卤水层的形式存在在这个世界上。

换句话来说,一旦我们想要提取钾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将卤水从地下提取出来并保存。因为地形的原因,实际上罗布泊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卤水储存点。

提取到罗布泊的卤水有个特点,那就是浓度高,这意味着哪怕在高温环境下,卤水的水蒸发速度也会很慢。

因此,随着我们不间断地生产钾肥,日复一日地提取地下卤水,时间一长,在罗布泊的卤水就汇聚成了一个面积达两百多平方米的盐水湖,往日罗布泊碧波荡漾的景色,就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罗布泊核爆几次(罗布泊复活)(5)

开头我们就说过,现在的罗布泊跟我国的粮食安全扯上了关系,这又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钾肥属于世界肥料三大种类之一,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于钾肥的需求也非常旺盛,钾肥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生产及安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问题在于,我国属于钾盐资源匮乏的国家,在罗布泊的钾盐矿尚未发现之前,我国仅有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才拥有钾矿资源。

而且年产量更是只有两百万吨,仅能满足全国4分之一的需求。由于钾肥的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国内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国内粮食的产量,我们只能选择从国外进口钾肥。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要耗费大量的外汇购买钾肥,其粮食安全更是被牢牢把持。

罗布泊核爆几次(罗布泊复活)(6)

由于钾肥事关粮食的生产,所以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都需要钾肥,这不过能够真正生产钾肥的国家却是寥寥无几。

在中国开发罗布泊之前,钾盐资源主要集中在白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的身上。

每年我国都要在国际市场上大量购买钾肥,最高峰的时候,一度占据整个钾肥市场23%的交易份额,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买家。

虽然我国在全球钾肥贸易市场上是第一买家,但钾肥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关系,这意味着我们丝毫没有话语权,只能任人宰割。

基本上对方说是什么价格,我们就必须乖乖地按照这个价格向对方购买钾肥,而这无疑加重了国内农民朋友的负担。

罗布泊核爆几次(罗布泊复活)(7)

为解决我国钾肥受制于人的问题,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国内的地质勘测者就开始在全国各地寻找钾盐资源,但是收效甚微。

直到1957年的时候,勘测队伍在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发现钾盐矿,才稍稍缓解我国钾盐资源匮乏的困境。

在开发柴达木盆地的钾盐矿时,我国的地质学家意外的发现,根据钾盐的形成原理,罗布泊极有可能蕴藏着储量比柴达木盆地更为丰富的钾盐资源。

这个发现让国内一众地质学家振奋不已,纷纷前往罗布泊勘测情况。

后面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研究,地质学家终于在罗布泊的下面发现储量高达2.5亿吨的特大型液体钾矿床。

罗布泊核爆几次(罗布泊复活)(8)

这意味着我国在钾盐资源方面,终于可以不用再受制于人了。后面经过估算,这片特大型液体钾矿床,其经济价值高达五千亿元。

虽然发现特大型液体钾矿床是好事,但是想要将其开采出来的话,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这个地方是罗布泊。

同其它类型的盐水湖不同,罗布泊卤水资源中钾、硫比例严重失衡,这意味着我们要将其开发出来的话,其技术难度非常高,我们必须要从外部添加氯化钾来中和两者比例失调的问题。

氯化钾的生产是需要大型设备的支持的,但是罗布泊方圆600里内荒无人烟,没有任何设备,要是想从外面购买氯化钾进来,无疑会大幅度提高开采成本。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我们自己生产氯化钾。

罗布泊核爆几次(罗布泊复活)(9)

由于罗布泊的情况特殊,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询问国外专家时,对方也是直摇头,告诫我们:想再这种环境下生产硫酸钾简直是异想天开。

似乎到这里,想要生产出氯化钾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然而中国人从来都不会服输,凭借着心中的一口气,我们开始了自主研发的道路,罗布泊历史上,最全面、最系统、也是最困难的加工工艺试验研究正式开始。

当时的研究条件非常恶劣,不仅交通困难,甚至没有电、没有淡水也没有住的地方。为了专心研究,研究人员干脆吃住都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一呆就是一两个月不出去。

很快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经过反复的攻关试验,科研人员终于研究出如何利用罗布泊地下卤水生产出硫酸钾的主要原料——氯化钾,生产钾盐的问题也随之得到解决。

罗布泊核爆几次(罗布泊复活)(10)

最重要的是,在研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还攻克了利用微咸水替代淡水,来生产硫酸钾的关键性技术。

这意味着以后我们在生产硫酸钾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淡水量可以减少三分之一,这是当时国外都没有办法完成的事情。

随着研究的成功,浩浩荡荡的罗布泊钾盐矿开发工程也正式开始。

2000年,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罗布泊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

2001年,罗布泊的第一个盐田、第一个输卤渠和第一采卤渠纷纷建成并投入使用,源源不断的卤水从地下涌上地面,硫酸钾的生产拉开序幕。

2006年,新疆罗布泊钾肥基地年产120万吨钾肥项目正式被国家列为“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

罗布泊核爆几次(罗布泊复活)(11)

现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罗布泊现在每年的钾肥生产量已经高达170万吨,占据我国市场45%以上的份额。同时,现在的罗布泊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

正是因为有着罗布泊的存在,我国钾盐资源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我们自己生产的钾肥极大缓解了国内的需求。

这意味着以后我国在国际钾肥交易市场上的话语权大增,有更多的农民朋友能够用得起好的钾肥。

罗布泊钾盐的开发,不仅仅是解决了国内钾盐资源不足的困境,更是为这片土地重新带来了“复活”的希望。

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十余家专门从事钾盐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采的企业入驻,荒凉已久的罗布泊开始有了“人气儿”,而且随着项目不断地开发,将来人口将会越来越多。

罗布泊核爆几次(罗布泊复活)(12)

2002年,国家在若羌县新增罗布泊镇,它的面积高达五万平方公里,几乎跟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面积一样大,堪称是全国“第一大镇”。

十几年前,进入罗布泊根本没有人工修建的路,四周人迹罕至,如今,公路、铁路、互联网直达罗布泊腹地。

一些办公楼和生产设施更是随处可见,机器轰鸣声惊醒了沉睡的罗布泊,让这片沉睡多年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罗布泊的“复活”绝非偶然,是我国无数拓荒者和驻守者的付出,以及祖国建设者的辛苦付出。

如果没有这些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中国人,为了祖国发展,前仆后继来到罗布泊,罗布泊绝无“复活”的可能,更不可能从沉睡千年的“死亡之海”转变为欣欣向荣的“希望之城”

罗布泊的“复活”,倒不如说更像是中国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