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最忌讳三种行为(教育孩子到底该不该)(1)

文/爸妈快来看

在教育孩子这条漫长又看不到尽头的长途里,关于教育孩子到底应不应该"立规矩"的讨论,似乎就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但给孩子立规矩的讨论往往掺杂着很多纠结,大家都害怕各种条条框框会让孩子叛逆,不自由的孩子也极力想要挣脱控制,最重要的是在这些负面影响下亲子关系也必定非常糟糕。

教育孩子最忌讳三种行为(教育孩子到底该不该)(2)

所以,很多父母在孩子的规矩和自由方面经常举棋不定,没有规矩的孩子不行、有规矩的孩子又太叛变,这样的教育纠结别说是家长自己,就连一些旁观者的陌路人都深感心累。

作为一个正在教育孩子的家长,我个人认为立规矩很重要、但规矩的界限更重要,很多对"立规矩"的各种担心,实际都是源自于他们分不清规矩的界限、和限制,在混淆界限、和限制时大脑被焦虑完全占据。

为什么说立规矩比分清楚规矩的界限更重要?

我们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要立规矩?立规矩无非是希望孩子做事情的时候按照规则来,比如看电视的时候看电视,吃饭的时候吃饭,写作业的时候写作业,这样的专一就是立规矩的最终目的,如果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又或者看电视捎带写作业,这就是孩子没有规则意识,他们做事情往往一心二用但最后又常常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

教育孩子最忌讳三种行为(教育孩子到底该不该)(3)

这个时候孩子就需要限制性的规矩束缚,但在限制的规矩里还更需要界限来分个楚河汉界,让孩子在这个有限制又有界限的规则里,做事情有规有矩的同时还可以享受更多自由,让孩子在界限性的规矩里行事,他们能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那种摒弃束缚的界限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自我价值。

这就像是我们在马路上开车一样,如果我们不能紧握方向盘的话,就无法控制自己的人身安全,所以孩子的人生就应该由他们自己去掌握方向盘,父母坐在副驾驶保持该有的楚河汉界,让孩子在界限的规则里自由发挥,还可以塑造属于自己的独立人格、包括按规矩驾驶的责任感,而这些才是真正的"立规矩"打开方式。

那么,在界限性的规则树立里爸爸妈妈该如何做呢?

1、根据孩子的心智发育定制规则

一说起给孩子立规矩的这件事情,很多父母都习惯性地跟风式给孩子立规矩,比如邻居家大朋友见人就打招呼的规矩很有效果,我们也跟风给自家小朋友立下见人打招呼的规矩,但小朋友呈现的效果却是见人就往后躲,最后在尴尬的情绪里还形成了吼孩子的焦虑。

教育孩子最忌讳三种行为(教育孩子到底该不该)(4)

为什么同样的规矩有些孩子遵守的很好,有些孩子却完全不在正点上?这就要从每一个孩子的不同心智发育来说了。

我们可以想想,一个3岁小朋友和一个6岁小朋友,谁更愿意坚持逢人打招呼的礼貌习惯呢?这个答案相信就不用多说什么了,幼儿园包括小学见人打招呼、放学说再见的礼貌已经形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而3岁小朋友就不同了,他们的生活圈子很小、让孩子跟不熟的陌生人打招呼,孩子又怎会不害怕呢?

教育孩子最忌讳三种行为(教育孩子到底该不该)(5)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立规矩遵守的界限规矩,首先就要遵循孩子的心智发育定制规则,比如3岁孩子能学的是良好的习惯规则,那么我们就给孩子立下独立、父母不越界的规则,6岁孩子可以独自写作业,那么我们就给孩子单独的空间去发挥,让界限满足孩子自由、让限制监督父母止步,实现真正符合属于孩子的界限规则。

2、保持"立规矩"的统一性

给孩子"立规矩"一定要保持家庭的统一性,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给孩子立规矩的态度一定要保持一致,如果妈妈坚持立规矩,爸爸觉得立规矩没有什么效果,而爷爷奶奶又特别宠爱孩子,那么在家庭成员想法背道相驰的同时,孩子对于立规矩这件事情反而感到困惑,甚至还会出现不断地破坏生活规则的叛逆,因为在孩子的眼里爸爸妈妈都可以不遵守规则,自己为什么要遵守规则呢?

教育孩子最忌讳三种行为(教育孩子到底该不该)(6)

所以说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育儿先育己,很多家长都认为纠正自己来教育孩子的育儿育己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实际上操作起来可是比教育孩子要难上很多,在保持"立规矩"的统一性里最难的就是管好自己,如果家长立下的规则可以随便更改、那么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藐视不尊重规则,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又怎会遵守得好规则呢?

3、界限规则要贴近生活的简单具体

帮助孩子分清楚界限规则家长还要贴近生活的简单和具体,比如说我们让孩子把饭吃干净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吃干净"究竟是什么样的标准呢?吃得一粒米不剩、还是一口汤不留,又或者不要把饭菜吃到满桌子都是,有的时候对于"干净"这个词大人都无法搞清楚,又何况是一个需要"学习把饭吃干净"的孩子呢?

教育孩子最忌讳三种行为(教育孩子到底该不该)(7)

如何让规则变得贴近生活的简单具体?这就需要明确二字了,比如孩子整理玩具这件事情,我们需要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时候收拾玩具,该怎样收拾、玩具需要分类归纳至何处,简单明了的计划孩子可以理解的同时,他们也在友好的建议下按规则行事,而不是像家长安排的硬性任务让孩子排斥。

4、界限规矩也需要酌情考虑

给孩子"立规矩",有的时候真的和想象有着很大的区别,有的时候父母还沉溺在自我感觉的自嗨里,认为这样的规矩安排合情合理孩子一定可以接受,但真正到了孩子按规矩行事的时候他们却更喜欢对着干,这个时候实际上还是父母没有完全理解孩子,所立下的规矩不能让孩子服气、自由,所以他们才会表现得格外易怒易躁。

教育孩子最忌讳三种行为(教育孩子到底该不该)(8)

当孩子不愿意按规矩行事时,我们就不要把规矩当规矩去看,因为规矩此时在孩子的眼里是束缚和不自由,如果孩子确实是有合乎情理的需求家长可以适当满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直接的关爱和理解,但是满足孩子合乎情理的需求,又必须要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想要做什么,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抱着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态度去提问题。

比如"发生什么事了,有什么可以帮助到你吗?",引导孩子说出所思所想、才能按照的孩子的心意去酌情考虑,毕竟再简单轻松的规则真正做起来也并不容易,在规矩间隙适当地轻松也未尝不可。

教育孩子最忌讳三种行为(教育孩子到底该不该)(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