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爷爷问孩子:这是妈妈给你买的糖吗?爷爷可以吃吗?孩子说:可以。“孩子太懂事了,爷爷不吃,还是留给你吃吧!”爷爷说。孩子嘻嘻的笑了。

妈妈领着孩子出去的路上,碰到了邻居家的妈妈也带着孩子。小男孩就上前去问小女孩:我这里有糖,你要不要吃?小女孩说:谢谢哥哥,便吃了糖。邻居家的妈妈夸小男孩是个懂事的孩子,小女孩说糖真甜。转头小男孩变哭了起来,边哭边说到:这是我的糖,你为什么要吃我的糖?妈妈问:你哭什么?这不是你主动给妹妹的吗?小男孩却说:我是让她吃,可是她却真的吃了...

好的教育让孩子懂得分享意义(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分享的意义)(1)

因为在自家人面前谦让,分享,自家人自然不会吃孩子的食物。这便会让孩子有一种意识:我可以询问别人吃不吃,反正那个人都不会吃的。但是孩子不知道,外面和家里不一样。一般的,家长大人都很爱面子,最喜欢来回谦让来回客套一番的,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言传身教,认为这是自然的最基础的礼貌。

但实际上呢?孩子是最天真的,哪儿会懂得大人世界里的那些客套呢?当你说:把这个给其他人的时候,尤其是好吃的,好玩的,孩子怎会虚虚的来回谦让一番,心想自己最爱的好东西就要给别人,不痛苦不痛哭才怪 —— 举个例子:你刚买回来心爱的小汽车,你老婆跟你说:分享给邻居玩一玩吧,你乐意吗?再比如:你最喜欢的一款项链,你老公跟你说:分享给你的好姐妹吧,别那么小气,你乐意吗?

孩子也是一样的,好吃的,好玩的,对于他来说:那就是她/他的!

好的教育让孩子懂得分享意义(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分享的意义)(2)

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感受、情感,从而慢慢形成积极的、正确的内心体验。教会孩子在遇到和自身利益发生矛盾时,不要冲动,让孩子把被动转为主动,真正认识到分享的含义,体会其中的乐趣。

在确定孩子愿意主动分享之前,不要轻易给他做决定。要知道,你的决定不只是他手中的一袋零食,一个玩具,而剥夺的是他捍卫自己所属物的权利。即便是“分享”这种看起来情谊满满的品质,也不见得都是好事。

好的教育让孩子懂得分享意义(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分享的意义)(3)

让孩子懂得分享可以帮助他们赢得玩伴,通过分享,也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和他人和睦相处,同时,分享也可以帮助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和与人合作共事。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言传身教,真正让孩子懂得分享,而不是所谓的“假客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