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国务院批复,华县撤县设区,在名称设置上有所改动,更名华州区,而高陵撤县设区后,其名称一直沿用华商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目前陕西省还在进行横山县、凤翔县、南郑县、安塞县的撤县设区和神木县撤县设市的工作,已上报国务院待批那么,撤县设区后,到底要怎样命名呢?,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高陵有可能撤县设区吗?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高陵有可能撤县设区吗(高陵还叫高陵华县改称华州)

高陵有可能撤县设区吗

日前,经国务院批复,华县撤县设区,在名称设置上有所改动,更名华州区,而高陵撤县设区后,其名称一直沿用。华商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目前陕西省还在进行横山县、凤翔县、南郑县、安塞县的撤县设区和神木县撤县设市的工作,已上报国务院待批。那么,撤县设区后,到底要怎样命名呢?

“高陵”二字已沿用2365年

西北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吕卓民教授认为,高陵县自战国时期秦孝公十二年就设置县,高陵境内有奉正塬,地势较高,就以“高陵”命名此地,高陵成为了全国建县历史最早的县份之一。8月4日,高陵“撤县设区”正式挂牌,从此结束了2365年的县制历史。产生了西安第十区高陵区,因为本地从未出现更高级别的行政区,且其名称一直延续使用,所以撤县后“高陵”依然叫“高陵”。

“‘华州’这个名称在本地人心中从未抹去,不论是在企业命名、建筑命名还是人民生产生活当中,‘华州’二字都经常出现,‘华州’元素已经深入人心,华县人民对‘华州’这一地名有着割舍不断的情谊。”渭南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相关负责人在说到华州的由来时表示,北魏太和十一年置华州区,自唐至清绝此地大部分时期为华州州治所在地,1913年改名为华县。华州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文化,将华县更名为华州区是对华县行政区划沿革的传承,对于促进华县经济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鄠区”or“草堂区”,户县尚无定论

隶属于西安市的户县原称‘鄠’,西汉初年置鄠县,属右扶风,1964年简化为户县。在网络论坛中,网友对户县的区名进行了征集,部分网友倾向于保留“鄠”字,命名为“鄠区”或“鄠县区”。吕卓民教授认为,‘鄠’单字为区名并不朗朗上口,其传播度也有较大局限。

据了解,关中八景之一的“草堂烟雾”,中国佛教三论宗祖庭、佛教著名古刹、古代最早国立译经场之一的草堂寺,皆位于户县,可据此命名为“草堂区”。但也有人认为户县有很多好听的名字,朱雀、草堂、秦渡、祖庵、苍游、五竹、渼陂湖等等,但是都不能代表整个户县,因此,户县到底改名为什么区,尚未有定论。

历史or传播度,什么才是地域命名标准

撤县设区不是行政区划的简单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裴成荣表示,区与县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明显优势:市辖区以城市工作为重点,兼顾农村;各级政府对市辖区的城建方面支持多,而对县的农业扶贫支持多;市辖区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集中;市辖区文化、经济和贸易相对发达。因此,各地对撤县设区命名都很重视。

西北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教授王春泉说,在市辖区命名过程中“易读、易念、易记、易听、易反复”五点可以作为简单的衡量标准,地域命名是一个在整合文化资源、了解历史传说后主观的文化资本建构行为,其根本是以愿景出发,收集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后对现实的回归。因此,不同地域根据自身情况都有不同侧重。

华商记者 张萌

编辑:华商报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