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讲的是1922年的一个美国故事,今年是2022年,正好过去100年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的什么故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1)

《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 著 巫宁坤 译

最近把原著看了一下,又把2013版的电影翻出来看了一遍。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的什么故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2)

2013版《了不起的盖茨比》

2013版的电影显得很放开,有很多着装暴露的场景。呈现的是一个美国梦的破灭,对原著的前半部分用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片段去呈现,因为年代久远,那种浮华仿若一个醉生梦死的时代用片段展示就行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的什么故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3)

而后半部分的爱情部分,也就是梦的部分则重点突出了。它把盖茨比和黛西的爱情部分在后半部分放慢处理——黛西的扮相纯情,与影片中出现的其他女性比起来,女主的脸非常孩子气,正是如此,才更具有迷惑性。你会觉得,真的,pure,那就是爱情,那是多么美的东西!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的什么故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4)

黛西,相当于那种经常上全国娱乐头条的富家女名媛。一举一动都能上热搜的那种。原著中写道:“她的脸庞忧郁而美丽,脸上有明媚的神采,有两只明媚的眼睛,有一张明媚而热情的嘴,但是她的声音里有一种激动人心的特质……”当盖茨比说“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的时候盖茨比应该是意识到黛西并不是一个小纯洁,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个白月光,她仿佛是一朵在金钱叮当响的声音中长大的红玫瑰。那红色美艳非常,那香气也是令人陶醉。她让人上当了。

如果黛西的自私冷漠是明摆着的,那么盖茨比肯定一早就能识破了。可是黛西那么具有迷惑性,加上情人眼里出西施,他根本就看不到这一点。反而是黛西的表兄尼克作为一个敏感的局外人看得更清楚,反而是黛西的丈夫汤姆更了解黛西是什么脾气心性的人。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的什么故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5)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轻飘飘说明,能要了别人命的事情,在黛西他们那个阶级一点也不成问题。正如原著中写的“汤姆和黛西,他们是粗心大意的人——他们砸碎了东西,毁灭了人,然后就退缩到自己的金钱或者麻木不仁或者不管什么使他们留在一起的东西之中,让别人去收拾他们的烂摊子。”

看最后一幕黛西的眼神,忧郁吗?明媚吗?忧伤吗?难过吗?慌乱吗?无助吗?内疚吗?不,都不是,这个眼神叫冷漠。大写的冷漠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的什么故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6)

接下来捋一下原著里其他的一些知识点和电影对照着看,这部小说把美国历史上很多事都串起来了。

(一)美洲大陆的殖民

小说中的叙述者尼克姓卡罗威,据传是一个苏格兰贵族的后代。“卡罗威”姓氏暗示了一个贵族身份,这差不多跟“旧时王谢”“爱新觉罗”一个效果。苏格兰后代移民来美国,这让人记起美洲大陆历史上的事,欧洲移民到来后,美洲原住民因缺乏抵御欧洲移民带来的天花、麻疹、斑疹伤寒等疾病的免疫力以及欧洲移民的屠杀而成批死亡,只剩下很少的人口。

(二)美国西部“淘金热”

尼克他们家祖上来到美国靠的并不是苏格兰贵族后代的头衔过日子的,他们家靠的是祖父的哥哥在1851年来到这里做五金批发生意发家的。1851年这个时间,是美国西部“淘金热”的开始,后面无数的淘金者来到西部,流量带来需求,因此祖父的哥哥做这个五金生意想必是狠狠赚了一笔。“一直到现在我的父亲还在经营这个生意”——这个五金生意已经是养活三代人的生意了。

(三)美国南北战争

五金生意期间,祖父的哥哥还买了个替身去参加南北战争,自己继续做五金生意。1861年-1865年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场规模最大的内战 ,当时北方想大力发展工业,南方要大搞黑人奴隶种植园农业,矛盾不可调和发生内战。战争之初,北方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战,后来演变为一场消灭奴隶制的革命战争。这场内战最终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介入

1915年,小说中的尼克从耶鲁大学毕业后不久参加了“那个称之为世界大战的条顿民族大迁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本打算中立的美国于1917年4月对德国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欠欧洲投资者的债务约为40亿美元,但到了1919年战争结束后,美国成了一个借出款项达到37亿美元之多的债权国。这次世界大战使得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关系完全改变,欧洲不再像19世纪那样是世界的银行家和世界的工厂,这两方面的领导权都已转到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工业上,欧洲许多工业区都已遭到破坏,而美国的工厂却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推动下,犹如雨后春笋般惊人地发展起来。货车、铁路、汽车、火车、地铁、汽艇、私人飞机——这些交通工具在原著的描写中匆匆出现,快马加鞭的感觉,这说明美国当时工业的发达。

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被称为“条顿民族大迁徙”,就是指战争后,欧洲很多人迫于生计移民到美国发展过活,这在原著中所描写的“骨瘦如柴的意大利小孩”“年轻的面有饥色的英国人,低声下气跟殷实的美国人谈话”可以看出。

(五)美国的金融

尼克在战争结束后决定到东部去学债券生意,“我所认识的人个个都是做债券生意的,因此我认为它多养活一个单身汉总不成问题。”这说明当时的债券生意是一个很热门的生意。这块我不太明白为什么美国金融业似乎特别繁荣,后面又突然经济大萧条。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相当繁荣,但是短短十年后却爆发了经济大萧条。总而言之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经济大萧条之前,美国的金融业在那个时期发展蒸蒸日上。

(六)美国的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城市

1922年春天尼克离开中西部的老家去东部找工作,盖茨比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纽约是东部城市,尼克来到了纽约工作,先要找一个租房,尼克找的租房月租是80美元。80美元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呢?100年前的1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3美元,那么当时的月租是13*80=1040美元,按照现在的汇率6.8,相当于1040*6.8=7072元。这个价格在上海市中心或许也能租到一个相对不错的一居室了,如果中环应该能租个两居室。

尼克的这个月租7072元的小房子恰好挤在两座每季租金要一万二到一万五的大别墅中间。季租金一万二到一万五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这个别墅的月租至少是12000*13/3*6.8=353600元。难以想象一个别墅的月租金竟然到了30万,这别墅得多大多豪华呢——“一个庞然大物,是诺曼底城堡的翻版,一边有一座簇新的塔楼,上面疏疏落落地覆盖着一层常春藤,还有一座大理石游泳池,以及四十多英亩的草坪和花园。这就是盖茨比的公馆。”四十多英亩,相当于二十几个足球场那么大。这么大的一个地方!这就是为后面盖茨比所追求的东西做铺垫。或许你想象不到,盖茨比做这一切只是为了黛西。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的什么故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7)

盖茨比的豪宅

尼克的远房表妹黛西和她的丈夫汤姆从西部的芝加哥也搬来了东部,距离尼克的住处不远。他们的房子也是非常豪华。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的什么故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8)

汤姆和黛西的豪宅

汤姆是芝加哥人,在耶鲁大学的时候还是个闻名全国的橄榄球运动员,家里非常有钱,他在大学时就花钱如流水。和黛西结婚时,汤姆送了黛西一串价值35万美元的珍珠,35万美元是什么概念呢?我来算一下:35*13*6.8=3094万,也就是黛西的一串珍珠项链价值3094万元。这我是万万没想到,作为当事人的盖茨比恐怕也没想到,他自认为自己的财富可以和黛西的地位匹配了,而一串珍珠的价钱说出三个字:“不可能”。

但是,西部和东部的鸿沟正如盖茨比和汤姆他们之间的差异一样,不是说用金钱就能抹平的。东部主要由英国移民发展而来,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人们比较内向,所以东部的文化基调是传统和保守的。早期的西部则充满了西班牙的金矿勘探者,因此许多西班牙文化传统仍然存在。所以西部的文化基调是狂野、自由,喜欢创新。因此,美国东西部在文化氛围上是对立的。我个人认为如果汤姆说盖茨比是低俗的暴发户,那么东部也可以说西部是低俗的暴发户。

所以在原著快结束时作者写道:“我看着东部城市,觉得不属于它。我觉得我还是喜欢中西部地区。我还发现原来我们这一群人——黛西、汤姆、乔丹还有我,我们都是西部人,生活在东部的西部人。”汤姆和黛西很有钱,但是当他们搬来东部,东部的那种文化黛西他们也融入不了。——于是作者在文末这样写道——“明天我们跑得更快一点,把胳膊伸得更远一点……总有一天……于是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被推入过去。”

(七)美国白人至上主义

原著中的汤姆是奉行白人至上主义的,他在操心有色人种的崛起。这里他操心的事情正是当时的一个事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白人不再被认为几乎是天命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的人了。而当汤姆在为白色人种至上论高谈阔论、义愤填膺时,他的情妇给他打来了电话,于是汤姆转身离开餐桌抛开妻子黛西和客人们去接情妇电话了。太讽刺了,下流如汤姆这样的人,能指望他讲什么道理和文明呢?但是他偏偏能讲得如此大义凛然,冠冕堂皇,不管他自己是如何卑鄙无耻,他始终占据道德制高点,好像全世界的道理都在他那里。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的什么故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9)

(八)美国当时的贫富差距

当黛西的一串珍珠价值3000万时,尼克是一个债券公司职员,住着月租7000元的房子,在纽约南部正诚信托公司上班,午饭吃小猪肉肠加土豆泥,喝杯咖啡。而那个汽修行的老板威尔逊为汽车加油一次,收费多少钱?原著翻译是一块两角。2013版台词是一美元二十,大概是六七块钱。原著中他的妻子威尔逊太太说他给自己提鞋都不配,还说他骗了她,和她结婚时的衣服是找人借的。“橱窗前踯躅的穷困的青年小职员,黄昏中的青年小职员,虚度着夜晚和生活中最令人陶醉的时光。”(那个时候,橱窗里的高级时装是上层社会的奢侈兴趣,估计都是定制的。那个时候美国的中产阶级还没那么多,面向大众的成衣时代还没到来。)——有钱人纸醉金迷,默默无闻的青年人买不起橱窗里那些价格昂贵的奢侈品,而美国在对外扩张的同时正在刺激内需,物质消费刺激着年轻人。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的什么故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10)

所以尼克认为盖茨比那样的年轻人不可能——不知从什么地方悄悄出现,在长岛海湾买下一座宫殿式的别墅。没听说盖茨比是什么贵族的后代,这样的年轻人,不可能像古龙的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突然横空出现一个无名小辈,不属于任何一个名门正派,也没有武林高手做师傅,但是他一显身手,便惊艳武林全场。结果,盖茨比就恰如那个横空出现的无名小辈,在长岛海湾买下宫殿般的别墅,那么盖茨比的钱哪来的?

(九)年轻的盖茨比

1917年美国宣布对德宣战后,盖茨比成为参战的美国士兵之一,他和尼克还曾经在一个部队。盖茨比在战争中一帆风顺,还没上前线就当上了上尉,之后晋升少校,当上连长。停战后盖茨比被送到了牛津——如果盖茨比能在牛津上学呢?或者说他去做别的事情,说不定他另有一番事业。可是他遇见了黛西,离的那么近,他感受了那厚重的财富所带来的美好,他爱上了黛西,但此刻他只是一个军官,一个脱掉了军官制服就什么也不是的一无所有的年轻人,而黛西是富家千金。黛西等不到他有钱有地位就嫁给了另一个有钱人。于是他走上了另一条路。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的什么故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11)

这里的盖茨比仰视黛西,这种仰视是电影中常见的拍摄手法,暗示仰视者的弱势身份,被仰视者的强势身份。

他想赶快挣上一笔大钱,这笔大钱将带着他走向黛西。是因为爱情吗?不全是,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身份地位这种东西在驱使着他。——“盖茨比深切地体会到财富怎样禁锢和保存青春与神秘,体会到一套套衣装怎样使人保持清新,体会到黛西像白银一样皎皎发光,安然高踞于穷苦人激烈的生存斗争之上。”黛西的背后是什么?是阶层啊。

他,盖茨比,如此讨女人喜欢,如此健壮,如此帅气有能力的一个年轻人,为什么不能拥有黛西这样的女孩?年轻的盖茨比和黛西相遇,他们距离如此之近,为什么就不能在一起?——盖茨比内心一定如此的愤怒于这一点。毕竟他确实曾处在那样的社会阶层中——那个富翁教给他体面,但最后随着富翁去世,除了这些体面,留给他的财富全部被富翁的家人拿走了。盖茨比也愤怒于这一点。

黛西等不了他,嫁给了一个非常有钱的汤姆。他想把这一切原本属于他的东西拿回来——财富他拿回来了,爱情他也想拿回来!只不过汤姆给了他致命一击,钱你有,黛西的人你也可以拥有,可是阶层这个你没有,你拿不回来,就因为你出生在一个没有原始财富积累的家庭!

在同龄人里,你什么都可以和他一样,健康的身体,帅气的容貌,甚至于你用自己的努力在财富这块也追平了那个原本比你富有的那个人,爱情你也赢得了她的芳心——而现在你的那个同龄对手和你说,你有一样东西永远也比不了我,那就是出生。对方含着金钥匙出生,这是阶层,是身份,是贵族。而你出生时什么也没有,你是底层家庭。就因为这一点,你的能力、才华、帅气、睿智等优点都黯然失色,年轻人不认命,他眼中的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需要这个世界公平竞争。

这就说到原著开头说的话了——“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那些优越的条件。”

盖茨比没有那优越的条件,因此盖茨比费尽心机,力争上游。短时间内搞到很多的钱,盖茨比做到了,他是通过贩卖私酒,贩卖债券等不当手段积累了财富。初代的掘金者,石油大王,铁路大王什么的,美洲大陆殖民之类的,这就是美国梦的源头——它的底色仿佛就是迅速暴富。但是短时间内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代人的努力,拼不过对手几代人的家底子。虽然财富这块貌似盖茨比赶上了他的对手,但是阶层这个东西他赶不上——别人的地位已经稳稳扎下了,但是他的财富地位是不稳的,这或许就是区别。

这本身也和作者的经历相似。菲茨杰拉德本人前女友的父亲就对他说过——“穷人家的男孩就不要动娶富人家女孩的心思。”后面菲茨杰拉德的妻子同样是富家千金,在他没钱时要退婚,等他出名有钱后才又同意结婚。某种程度上,这部小说可能是作者菲茨杰拉德写他自己。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的什么故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12)

菲茨杰拉德和妻子泽尔达

总而言之,盖茨比为了尽快实现美国梦,走上了挣快钱的道路。

(十)美国禁酒令

盖茨比通过地下酒吧贩卖私酒挣快钱,这里说到美国的禁酒令。1920年,美国的禁酒法案(又称“伏尔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禁酒令实行后,却没能如预期一样,实现美国人道德情操的净化。市场上没有合法的酒类出售了,秘密酒馆取代了合法酒馆,酒的走私活动由于获益甚丰,日渐猖獗。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的什么故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13)

(十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

盖茨比的宴会上会有很多名人到来——盖茨比之所以举办宴会的目的竟然是希望引起黛西注意,从而在宴会上邂逅黛西。当他一直等不来黛西的时候,他竟然在这些人中寻找能够让他和黛西见面的中间人,也正是这种处心积虑的行为让尼克觉得他不一般吧。

宴会上有不少电影界的人士。这里说到美国的电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美国电影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契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欧洲各国的电影工业因战事影响而陷于瘫痪状态,这使得美国获得极大的收益,出现了影片流出去,人才流进来的盛况。好莱坞一方面趁机开拓海外市场,奠定日后把持世界电影市场霸主的地位;另一方面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接纳来自西欧各国的一流导演以及表演、摄影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以壮大他们的创作阵容,此时,电影默片的女明星取代了战前舞台剧的女演员,成为人们至爱的偶像。

(十三)影片中的配乐

20世纪20年代被菲茨杰拉德称为“爵士时代”,留声机的问世使得美国社会充斥着美国黑人爵士乐,这种慵懒又快乐的乐曲,被称为美国资产阶级的“靡靡之音”,听着会让人不思进取,丧失斗志,沉醉于温柔乡。参考民国时期,上海百乐门夜总会唱的《玫瑰玫瑰我爱你》那种调子。影片中用爵士乐来表现那个享乐主义的背景音乐十分应景。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的什么故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14)

如果没有年轻美丽身份地位这些加持,盖茨比爱黛西吗?他都不了解她,怎么能说爱她的灵魂呢?……他爱的是他眼中看到的那朵花,他爱的是他的梦,他的美国梦。他需要证明他抓住了那个梦。这就是他了不起的地方,他是一个奋斗者。他这种劲头甚至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意思。

只是盖茨比的美国梦最终破灭了,他的力争上游的那片土壤,长不出好东西。物质至上,精神死了。他处在那个被菲茨杰拉德称为“爵士时代”的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他为别人提供享乐的宴会舞台,可是他自己不快乐。因为他追求的并不是享乐,他追求的是一种相对的平等。这一点让他在那个享乐主义里格格不入。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的什么故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15)

盖茨比生不逢时,如果他生在比尔盖茨的时代,或许他也可以通过做慈善而不是举办宴会追求黛西而获得更多的快乐吧。大家觉得呢?

更多内容请关注土土写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