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明兰说把相公当东家(这场劝明兰嫁给顾侯的戏)(1)

在知否里,因为撞破了圣上许婚要嫁给顾廷烨的如兰和文炎敬的相会,两个人的感情捅破了那层窗户纸。这桩婚事眼看就要告吹,对于盛家来说,如何善后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本来原以为可以觅得金龟婿,京城里谁家不羡?谁知又出了这档子事儿。真真把盛纮和王若弗急得跳脚。左思右想之下,想到了用明兰代替如兰的法子,既不会毁了皇上的赐婚,也全了盛纮觅得良婿的小心思。不过这自然是要先得到祖母的点头才行,这才有了这场三个人来回迂回的戏码。

知否明兰说把相公当东家(这场劝明兰嫁给顾侯的戏)(2)

这场戏里面,只有祖母是一心一意为明兰好。

王若弗不是明兰的亲生母亲,想着的自然是自家女儿如兰。

最后甚至不惜拿华兰来做说服盛老太太的筹码,真真把盛老太太气得够呛。

知否明兰说把相公当东家(这场劝明兰嫁给顾侯的戏)(3)

盛纮则是里面最为让人心凉的人。作为亲生父亲,不在意自己女儿的想法和意愿,一心只想着怎么能把这件事善了了,不影响家族声誉和自己的前程。

知否明兰说把相公当东家(这场劝明兰嫁给顾侯的戏)(4)

这世上,谁对自己好与不好,只能是事儿上见真章。

真的有了事情,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设身处地的为你考虑,是只顾着自己多些还是顾着别人多些,平日里你好我好大家好,真到这个时候能为自己出头的才是真的对自己好的人啊~

知否明兰说把相公当东家(这场劝明兰嫁给顾侯的戏)(5)

一个人,从哪里可以看出善与不善呢?

最是那有利益纷争的时刻。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人性天道,我只想说,在人性里面,一心向善能舍己为人的真是少数,能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的利益,真的能称得上是大善人。

大部分人,在利己利他中间那条线中摇摆不定,最终选择利己的多。这也可以理解。

最最可恨的就是损人不利己了,这种人自己不好也不能见着别人好。这可以称之为“恶”了。

盛纮和王若弗的做法远称不上“恶”,只不过是多为自己、多为自己的女儿考量了一些,本应该公平的天秤上往一边稍微倾斜了而已。

知否明兰说把相公当东家(这场劝明兰嫁给顾侯的戏)(6)

这些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会看到很多活生生的例子。比如兄弟姊妹之间有不争气的,大多数也是父母比较偏袒的,一味地只让别的兄妹帮衬,最终被父母伤了心。

也有的即使是亲生父母,不顾及自己孩子多么不易,只想索取,让孩子左右为难苦苦挣扎。

面对陌生人对自己如此,断了也就断了。越是有血缘关系,心越伤,也就越难断掉那层联系挣脱樊笼,但是最后盛长柏那就说的很对:“这世上亲与不亲,难说的很哪”

知否明兰说把相公当东家(这场劝明兰嫁给顾侯的戏)(7)

所以说:

1-不到事儿上,你永远不知道谁真正对你好

2-并不是有血缘关系的人就一定会对你好,人的关系不靠血缘来维系;远近亲疏,差一层就是一层。

3-最后,我还想说一句,过日子真的要糊里糊涂得好。很多事儿,心里明白就好了,自己做不到的不要要求别人做到。不去揣摩人性,也别琢磨太深。一切都是浮云。

很多事儿,不到最后一刻,甚至到了最后一刻,不过个几十年,你都看不透到底是好不好。

你说盛纮把自己的名声、盛家的前程看得最重,但是你要让他真的逼着明兰去嫁给一个他自己都看不上的人,把明兰往火坑里推,他也是不愿意的。自然是觉得顾廷烨是个佳婿,虽然是让明兰受了委屈,代替了如兰,但最终还是为着明兰以后的好日子打算的。

王若弗呢?为自己孩子着想也是人之常情。毕竟,王若弗可以逼着如兰嫁给顾廷烨,想让明兰代替如兰出嫁,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人生啊,看的太透反而没意思,难得糊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