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戏作种松》

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

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二年黄茅下,一一攒麦芒。

三年出蓬艾,满山散牛羊。

不见十余年,想作龙蛇长。

夜风波浪碎,朝露珠玑香。

我欲食其膏,已伐百本桑。

人事多乖迕,神药竟渺茫。

朅来齐安野,夹路须髯苍。

会开龟蛇窟,不惜斤斧疮。

纵未得茯苓,且当拾流肪。

釡盎百出入,皎然散飞霜。

槁死三彭仇,澡换五谷肠。

青骨凝绿髓,丹田发幽光。

白发何足道,要使双瞳方。

劫后五百年,骑鹤还故乡。

(《苏轼诗集》卷二十,p1027-8)

简注:

我昔二句,苏轼自幼爱种松竹,在东茔种松,至此时已十四年。三年二句,三年后小松长出于蓬艾间,满山坡可放牛羊。人事二句,苏轼下狱,被贬,导致服食松膏的想法不能实现。朅来,来。齐安,黄州。龟蛇窟,传说松脂入土千年为茯苓,状如龟蛇者良。疮,被弄坏。流肪,松脂别名。釜盎,煮松脂的瓦器。三彭仇,道教徒认为人体内有三尸虫:彭倨,彭质,彭矫,危害人。仇,侪辈。双瞳方,道教徒认为人成仙后双瞳变方形。骑鹤,《列仙传》:仙人王子乔骑鹤。

散绎:

从前在我年轻时,栽种青松满东冈。

松苗小小一寸根,栽松就象插稻秧。

二年还在茅草里,松苗挺立如麦芒。

三年小松出蓬艾,满山才能放牛羊。

未见小松已十年,料已夭矫龙蛇状。

风吹松林起波浪,枝上朝露圆又香。

我想服食松脂膏,备炭已伐百株桑。

只因种种不顺畅,服食神药愿难偿。

我今来到黄州地,松树夹道绿苍苍。

挖开松根寻茯苓,挖坏斧头也不妨。

纵然茯苓挖不到,挖点松脂蒸着尝。

松脂下锅反复蒸,蒸到雪白似寒霜。

吃下杀死寄生虫,清洗五脏换肝肠。

骨头变青骨髓绿,丹田幽幽放神光。

满头白发变青丝,两眼瞳孔都成方。

到了五百年之后,跨上仙鹤回家乡。

品读:

据孔凡礼《苏轼年谱》,乌台诗案后,苏轼责授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元丰三年(1080)初,赴黄州贬所。二月底经过麻城万松亭,作此诗。

苏轼自幼受祖父苏序影响,爱种松竹,这一习惯,一生未变。早年在眉山祖坟边东冈种过一片松林,后来在杭州,定州都种过松。在他的诗中也多有提及。

此诗前十二句,描绘东冈松树成长的情景,描写手法以写实兼想象。一年二年三年,是写实。十年后的今日之景,松树夭矫若龙蛇,是想象。

此诗后二十句,纯为想象之辞。此时他人尚未到黄州,他欲挖茯苓,食松肪,成仙人都是诗人的浪漫理想。他在顺境时,想到的就是儒家的济世救民。他在逆境时,想的就是道家羽化登仙。在贬所黄州,道家思想在苏轼心中占了上风。在稍后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篇中都流露出这一思想。

诗人借用道家神话传说,运用丰富的想象,细致生动地描绘自己服食松肪的经过以及成仙后,双瞳变方,骑鹤还乡的神奇美妙的情景。

松脂,茯苓,均是传统中药中的仙药,诗人把种松,服食,幻想成仙三者结合,并加以艺术化,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从这首诗来看,苏轼对松脂茯苓的神奇妙用笃信不疑,用今天的话来说:

苏轼就是一位中医粉,而且是铁杆粉丝,超级粉丝那种。

他晚年被贬惠州,九死一生之际,还认认真真,辛辛苦苦地种植人参,地黄,枸杞,甘菊,薏苡等五种中药材,还写下了五首五言古诗:《小圃五咏》,夸赞这五味中药之神奇功效。

不过,现代的中医粉们象很少提起过苏轼这位前辈,那是因为他们整天想的是从《易经》中发现奇迹,以证明中医之神奇,而对于古典文学,他们都太孤陋寡闻了!

附图八幅,松林和种松。

关于园林的诗苏轼(我昔种松满东冈)(1)

关于园林的诗苏轼(我昔种松满东冈)(2)

关于园林的诗苏轼(我昔种松满东冈)(3)

关于园林的诗苏轼(我昔种松满东冈)(4)

关于园林的诗苏轼(我昔种松满东冈)(5)

关于园林的诗苏轼(我昔种松满东冈)(6)

关于园林的诗苏轼(我昔种松满东冈)(7)

关于园林的诗苏轼(我昔种松满东冈)(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