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回,发生在韩馥“让冀州”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袁绍、逢纪、公孙瓒和韩馥。原文如下:

冀州为什么让袁绍给韩馥(袁绍谋取冀州时)(1)

且说袁绍屯兵河内,缺少粮草。冀州牧韩馥,遣人送粮以资军用。谋士逢纪说绍曰:“大丈夫纵横天下,何待人送粮为食!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将军何不取之?”绍曰:“未有良策。”纪曰:“可暗使人驰书与公孙瓒,令进兵取冀州,约以夹攻,瓒必兴兵。韩馥无谋之辈,必请将军领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绍大喜,即发书到瓒处。瓒得书,见说共攻冀州,平分其地,大喜,即日兴兵。绍却使人密报韩馥。

冀州为什么让袁绍给韩馥(袁绍谋取冀州时)(2)

馥慌聚荀谌、辛评二谋士商议。谌曰:“公孙瓒将燕、代之众,长驱而来,其锋不可当。兼有刘备、关、张助之,难以抵敌。今袁本初智勇过人,手下名将极广,将军可请彼同治州事,彼必厚待将军,无患公孙瓒矣。”韩馥即差别驾关纯去请袁绍。长史耿武谏曰:“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乳哺,立可饿死。奈何欲以州事委之?此引虎入羊群也。”馥曰:“吾乃袁氏之故吏,才能又不如本初。古者择贤者而让之,诸君何嫉妒耶?”耿武叹曰:“冀州休矣!”于是弃职而去者三十余人。

冀州为什么让袁绍给韩馥(袁绍谋取冀州时)(3)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谋士逢纪向袁绍献出夺取冀州之策,袁绍依计而行,派人暗中通知公孙瓒,夹攻冀州。同时,与那好又故意将公孙瓒入侵冀州的消息告诉了韩馥。韩馥惊慌失措,召集谋士荀谌、辛评等人商议对策。荀谌提出将冀州交给袁绍,方可确保冀州的安全。不过,长史耿武却认为此举无异于引狼入室。但最终韩馥还是以自己是袁氏故吏和自己的才能不及袁绍为由,将冀州拱手相让。

冀州为什么让袁绍给韩馥(袁绍谋取冀州时)(4)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逢纪口中的“纵横天下”,意为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语出元代陈以仁所著杂剧《存孝打虎》第一折中的“黄巢纵横天下,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为重。”

冀州为什么让袁绍给韩馥(袁绍谋取冀州时)(5)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韩馥“让冀州”的故事情节,与真实的历史非常相似。据《三国志•袁绍传》载,关东诸侯讨董之战结束后,谋士逢纪便提出夺取冀州的战略规划。逢纪认为:“将军举大事而仰人资给,不据一州,无以自全。”并提出了“可与公孙瓒相闻,导使来南,击取冀州。公孙必至而馥惧矣,因使说利害,为陈祸福,馥必逊让。于此之际,可据其位”的具体实施步骤。袁绍依计而行,此后便有了公孙瓒入侵冀州,韩馥在荀谌的说服下将冀州拱手相让的故事。

冀州为什么让袁绍给韩馥(袁绍谋取冀州时)(6)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耿武劝谏韩馥的举动,也是历史的真实。《三国志•袁绍传》载:“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乃欲以州与之?”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袁绍不仅兵微将寡,甚至连粮草供应都要仰仗韩馥。因此,袁绍谋取冀州的成功,无异于是一场辉煌的胜利,靠的并非武力,而是出色的头脑。

冀州为什么让袁绍给韩馥(袁绍谋取冀州时)(7)

众所周知,此时韩馥的实力远胜于袁绍,手下不仅有张郃这样的猛将,更有田丰、审配这样的谋谟之士。为什么他们都没有挺身而出,帮助韩馥摆脱危机呢?原因非常简单。据《后汉书•袁绍传》载:“魏郡审配、钜鹿田丰,并以正直不得志于韩馥。”这段记载充分证明,韩馥用人的能力太差,令田丰等人心怀不满。因此,在决定韩馥命运和冀州未来这个重大问题上,他们都袖手旁观,置之不理,这才导致了冀州的易主。

参考书籍:《三国志》、《后汉书》、《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