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又见到狐狸写一段话(老虎追野猪的场景)(1)

弱肉强食是生存法则,大自然中每天上演着生死搏杀。

野外的强者,那肯定非丛林之王老虎莫属,动物遇上它都会害怕。

一天一只饥饿的老虎下山了,准备寻找猎物,当它穿过一片丛林的时候,遇上一只野猪,虽然野猪也不是个简单的对手,但是面对送到眼前的猎物,还是决定锁定它为目标,于是开始对野猪的追赶。

野猪遇见老虎追赶,心里自然害怕,必定是要拼命逃跑的。

结局无非两个:

1、野猪被老虎追到,成了老虎的一顿美餐。

2、老虎没抓到野猪,这一天就有可能饥肠辘辘,饿一天。

老虎又见到狐狸写一段话(老虎追野猪的场景)(2)

按上述画面,写出三个字,

【虎】 【辶】(跑,追) 【豕】(猪)

这三个字组合在一起会是一个什么字?

老虎又见到狐狸写一段话(老虎追野猪的场景)(3)

【遽】

由【hū】 【逐】组成,而【逐】=【辶 豕】

】,说文部首之一,虎文也。老虎身上的花纹。也指老虎。

老虎又见到狐狸写一段话(老虎追野猪的场景)(4)

【辶】chuò,彳 止,本义:行在路上,且行且止。

老虎又见到狐狸写一段话(老虎追野猪的场景)(5)

【豕】,象形,指猪的样子

分解并组合了上述汉字之后,就很清晰的明白【遽】的意思

【遽】,就是一只虎追逐一只野猪的画面,非常的形象。

从这个画图中,我们也可以得出【遽】的字义:

1、立刻、马上。

遽兴姜戎。——《左传·僖公三十二》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遽扑之。——《聊斋志异·促织》

遽以不变名之。——[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惊慌、恐惧。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楚辞·屈原·九章·惜诵》

风起波涌,孙、王诸人色并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3、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

遽,传也。——《说文》

以待达穷者与遽令。——《周礼·大仆》

掌邦国传遽之小事。——《周礼·行夫》。注:“若今时乘传骑驿而使者也。”

且使遽告于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传车。”

士曰传遽之臣。——《礼记·玉藻》

4、急忙、匆忙

遽数之不能终其物。——《礼记·儒行》

公惧,遽见之。——《国语·晋语》

遽契其舟。——《吕氏春秋·察今》

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

中华文化讲“天人合一,无中生有、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朴素哲学思维,并贯穿中国人一生。所以说,不管你懂还是不懂,你喜欢或不喜欢,你理解还是不理解,哲学的思维都在你的骨子里。

汉字源于自然与人的认知思维模式,产生过程是从“自然到人,又回到自然”的认知过程,重塑“六书”造字层次思维过程,(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理解汉字本义, 回归汉字的源头,找出并理解造字时的本意,将汉字反译成一幅幅造字当时的自然图像!

这样就会让汉字学习变得更容易、更直观、更形象、更有趣!

.

.


我是汉字谷主,欢迎关注!

【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古汀大语文、海外汉语,古汀汉字思维馆】

汉字师认证课程,让你成为一名专业的汉字老师、海外汉语老师、一位汉字启蒙师!

想了解详情,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了解识字学习体系《人字学习体系》,可以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