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个人的身体体质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的体质可能会出现一些上火的现象,那么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办?因为有的人可能会出现一些喉咙疼痛,那么现在我们就应该来看应该怎么做才可以保证我们的身体不再出现一些上火的现象呢?,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容易上火喉咙痛是什么原因?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容易上火喉咙痛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有些人的体质容易上火)

容易上火喉咙痛是什么原因

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个人的身体体质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的体质可能会出现一些上火的现象,那么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办?因为有的人可能会出现一些喉咙疼痛,那么现在我们就应该来看应该怎么做才可以保证我们的身体不再出现一些上火的现象呢?

“上火”是中医对一组病状的形容,这组病状要具备自然界“火”一样的性质:发热,发红,而且起病急促等,有点像西医说的急性炎症所具备的红、肿、热、痛的特点。不仅如此,中医讲的“上火”还有虚火和实火之分。实火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泻法,虚火则是用补法。

有些知乎的朋友会反馈:

我为什么那么容易上虚火,胃火,肝火,心火,肺火?

鼻翼,鼻尖和下巴,耳框里经常长痘痘,也经常喉咙痛。平时没吃煎炸上火的东西也感觉湿热,一上火了,我就长期吃清热解毒的药像牛丸解毒丸,穿心莲,众生丸等。并且吃中药吃了两年也不见好,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我这样的体质调理成健康的体质?

这位朋友反应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现代人只有少部分经常锻炼的年轻小伙子上火是实火,大部分人都是虚火。

虚火是什么原因?

虚火则多是因为阴虚水少导致的。实火一般性质单纯,虚火的性质复杂,是因为阴虚了,本来平衡的阴阳就失衡了,阳气显得多出了一点,这样表现出的火就是虚火。比如手脚心热,睡觉时出盗汗,而且多梦或者失眠,而且这个人偏瘦,这就可能是阴虚导致的虚火,这种情况在老年人,慢性病之中更常见,或者体质本身偏阴虚的也可以发生。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盛,身体内表现出的就是热症、热病,也就是说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的,本质上就是寒的体质。

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呢?

身体内的寒湿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伤脾,引起肾阳脾阳不足、肾气虚,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脾气虚,造成直接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拉大便会看到便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时间久了,光吃不长,血液亏虚。肾在中医的五行中属水,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身体会干燥。脏器也是一样,每个脏器都需要工作、运动,这种运动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就易摩擦生热。最典型的是肝脏,肝脏属木,最需要水的浇灌,水生木,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显。如果给肝脏足够的水,让肝脏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它就不可能干燥,就不会有火。

还有头面部也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因为火是升发的,所以虚火一定要漂浮在头部的,而很多人能感觉到上热下寒,造成失眠。因为肾主骨髓、主脑,肾阳不足、肾气虚时髓海就空虚,远端的头部首先出现缺血,也就是"缺水"了,自然反应的就是干燥的症状,如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较容易受细菌的感染,当颈部及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减少后,这里的免疫功能就下降,会出现各种不适,这样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的概率就会增加。又由于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各种炎症很难治愈,就会反反复复发作,成为各种长期不愈的慢性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对于虚火,普遍存在,现在上火绝大多数是虚热居多,当然也有实热,还有虚实并存的。当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你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真正的肾火就守不住,往头面部跑,寒湿越重,虚火就越来越大。而如果错误的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虚火,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而当有虚热干扰时,除了上面所说的症状,还会出现入睡慢,睡觉质量差易醒,容易被吓到,多梦甚至梦话,大便干色黑,小便清长夜尿多,动则汗出(冷汗),感冒总是连发扁桃体肿大甚至腺样体肿大,中耳炎,牙周炎,反复性口腔溃疡等等。

寒湿重时表现的症状:

1、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2、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3、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4、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5、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6、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7、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8、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9、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10、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11、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12、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13、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14、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15、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的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祛寒湿的方法

1、首推艾灸法:

艾灸最初主要是用于治疗寒症的。 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x”。用这种艾灼疗法治疗“藏寒生满病”是颇有疗效的,以后逐渐发展为治疗全身不同性质的多种疾病。

艾灸的热力和药效可以直接作用用病灶处,把寒湿排出去。艾灸时,若灸出水来(湿乎乎的),或者水泡,也说明体内寒湿比较重,坚持艾灸一段时间就好转了。俗话讲,寒湿一除,百病消!

2、揉脐法:

揉脐具有简单易学,直接作用于病根(腹部是寒湿集聚地),容易坚持等特点,长期坚持会健康长寿,体力充盈!

3、拍打拉筋

针对由于受寒湿引起的腰腿疼等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拍打可以直接快速排出体内的垃圾以及寒湿气。经常拍打两髀(两腹股沟)、腿窝,可有效排除湿寒。

上热下寒体质上火怎么办?

上热下寒,寒热错杂,多是因为心肾不交、阴阳不调和经络不通引起。比如胸中有热、肠中有寒,即见胸中烦热、咽干口干、脚和腰和肚子发凉、腹痛喜暖症状。老年人多出现失眠多梦、牙龈肿痛。

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艾灸呢?

我们要滋阴补肾,调和阴阳,多艾灸肾俞、神阙、关元、太溪、复溜可达到补肾目的。操作中根据症状加减穴位,胸中烦热、咽干口干可后背刮痧,加灸膻中、内关、少海;腹痛喜暖加灸中脘、天枢、足三里。

多疏通心包经、胆经,达到引相火温中焦和下焦。

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上火的,尤其是对一些体质比较虚弱的人来说应该要多注意,这个时候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上火,一定要记得多喝水,然后平时的时候饮食应该要吃的比较清淡一点,因为这样才是非常关键的,而且可以保证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才不会遇到一些上火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