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胡丹

1

昨天我讲了“呵呵”的发明人,后来发现,虽然典籍里使用“呵呵”的事例几乎是绝无仅有,但诗词里用“呵呵”的却仅多。还有人专门收集这些材料写了一篇文章。

当我们在网络时代熟悉了呵呵的特殊语境,忽然出其不意,发现古人竟然也这么爱使用呵呵,骤然观之,那种感觉便如初次穿越,来到恐龙世界一般:新奇!

那真不是扯淡。

三年前的网络热词都有哪些(你懂的是谁发明的)(1)

(明代扯淡碑)

像我这等经常伴古书而眠的呆人,就常有这样的发现——昨天我说了,在读《资治通鉴》卷98时,突然遇到呵呵,便捺不住性儿,写了一篇短文。再顺着这个思路想来,这样给人穿越感的老词儿还真不少。

比如我某日倚榻欣赏清初书画家八大山人一个著名的册页,展卷便是两个很精神的大字:“安晚”。看官应知,古代横幅的字儿都是从右向左写,而今人看书的习惯却是从左到右,“安晚”便很自然地被我读成“晚安”了,宛如八大山人老先生吐着舌头对我扮鬼脸说:晚安晚安!

三年前的网络热词都有哪些(你懂的是谁发明的)(2)

如果要康熙来点评此时心情,他一定说:“哈哈,真有趣!”哈哈一般不写,是供嘴上“打”的(打哈哈)。当皇帝,总要动笔,除了批阅奏章,就是提笔题字。康熙第一次南巡时,来到苏州,参观狮子林,和尚们请留御笔墨宝,康熙心情超好,捻笔蘸墨,直抒胸臆,便是仨字儿:“真有趣!”

著名景点狮子林大殿匾额上如果留下这三个字,一定成为游人指点激赏的佳语,为园林增些古话。可陪侍皇帝的文学之臣翰林高士奇却建议,不如改为“真趣”。真趣二字固然雅,可惜少了真有趣的灵动,一点都不萌了。

三年前的网络热词都有哪些(你懂的是谁发明的)(3)

康熙虽有些舍不得,但还是听了他的意见。皇帝不自然啊,不能像普通人那样书法性灵,经常要压抑自己的真性情。这是为何,你懂的。

2

说到“你懂的”,我也是读书偶遇。

我给本科生上传播伦理课,要讲一点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有一节是关于解放区开展“反客里空运动”的。

客里空是1942年苏联作家考涅楚克话剧《前线》中的一个人物。我择一段原文,看这位到前线采访的新闻工作者是如何进行“创造性”报道的——

客里空:“唉,多么可惜。过半点钟我就要和莫斯科通电话。 我应该把关于总指挥的公子英勇牺牲的文章发出去。”

副官:“你发去就是了。”

客里空:“是这么回事,我的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你听听。(取出来读)‘我亲眼看见他牺牲了,他,这个杰出的少年,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透过炮弹隆隆的轰响,我听见了他最后的壮烈的几句话:转告我父亲,我死去是安心的,我知道,他会向那些血腥的卑鄙者为我报仇的。’你懂得,假如现在加上他父亲的几句话,那该多好。而且我已经拟好了。(读)‘老将军知道他的爱子阵亡了,垂下头来,久坐不动。然后抬起头来,他眼睛里没有眼泪。没有,我没有看见!他的眼泪被神圣的复仇的火焰烧干了。他坚决地说:我的孩子,安眠吧,放心吧。我会报仇的。我用老军人的荣誉发誓。’你懂得,若是现在我来得及加上这几句,那多么好。你懂得,这篇文章会多么漂亮。这是所有的报纸都要羡慕,也要嫉妒的。怎么办呢?马上就要和莫斯科通电话了。你想怎么样,在电话里和总指挥商量商量?”

副官:“在电话里你怎么能看得见总指挥的眼睛呢?你却描写的那样逼真。”

客里空:“哎哟,我的天呀,假如我只写我所看见的, 那我就不能每天写文章了。我就一辈子也休想这样出名了。……”

就这样, 客里空将他“创造”的这篇报道总指挥儿子牺牲的稿子发了出去。

……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一点事实,大半虚构想象)呢?客里空说了:“你懂的”,而且重复了许多遍。

客里空是八十年前的人物,他虚构、煽情、假大空的报道手法,我们今天是否仍然很熟悉?

我们能说,“你懂的”是客里空发明的吗?

客里空的思维和做事的方式,代表了一个很典型的模式。在下不敢随便批评,否则会被删文,原因,你懂的。那么,让我们姑且将客里空这个虚构人物作为“你懂的”的发明人,狠狠剋他一通吧!

呵呵、你懂的,都是当下很热门的网络词,但只要多读一点书,不难发现,这些词固然有新意,有新的语境和环境,但它们其实都是老词,是老词忽然焕发了新生。

欢迎关注“皇帝不称朕”hdshuoshi(皇帝说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