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部小戏骨版《红楼梦》突然火爆起来,引领了新一轮的红楼热潮。人们不禁会把它与87版《红楼梦》进行比较。两者在豆瓣上的评分都很高,且较为接近。小戏骨版《红楼梦》豆瓣评分为9.2,而87版《红楼梦》则为9.6。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戏骨版本之前,大众较为熟知的还有李少红导演的新《红楼梦》。当年李导为了翻拍这部《红楼梦》,特意举办了大型的选秀比赛“红楼梦中人”,以此来招募和挑选演员。可惜推出之后的效果无法令观众满意,豆瓣的评分一路狂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造型设计的问题。小戏骨版本基本上是模仿着87版《红楼梦》来拍的,所以大家能够接受这部剧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87版《红楼梦》真的有那么经典吗?在它之后就难以拍出与之媲美甚至超越过它的版本了吗?

要知道,当年87版《红楼梦》播出时,面临的质疑与批评一点也不比新《红楼梦》少。

比如删除了部分章节,如太虚幻境由于当时条件限制没有呈现出来;结局过于仓促、匆忙,整部剧节奏把握不是特别好等等问题先后都被观众提了出来。可能这些问题在如今的我们看来是“鸡蛋里挑骨头”,但不可否认,它是真实存在的。

可若以这些问题来否定掉87版《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影响,那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

毕竟它虽非十分完美,但“瑕不掩瑜”。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87版《红楼梦》“瑜”在何处。

87版红楼梦和新版的区别(87版红楼梦豆瓣评分9.6)(1)

小戏骨版《红楼梦》的宝黛形象

87版红楼梦和新版的区别(87版红楼梦豆瓣评分9.6)(2)

2010年新《红楼梦》的宝黛形象

87版红楼梦和新版的区别(87版红楼梦豆瓣评分9.6)(3)

1987年《红楼梦》的宝黛形象

挑选演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辉煌,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局限。我想,拍摄87版《红楼梦》的一群人,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用自己的才华、汗水和最大的努力,用电视剧《红楼梦》筑起了一道高墙,不是为了让后人不可超越,而是让后人超越起来没那么容易,希望总是在前面。”

87版贾宝玉扮演者欧阳奋强在他的《1987,我们的红楼梦》一书中如是说。

诚然,读完这本书后,会令人不由自主的感慨:

从进组到拍摄历时三年多的时间,演员们都在“亲密对话”自己所饰演的角色,只怕以后难以有这么用心专研角色的剧组了。

87版《红楼梦》演员的招募方式,不同于李少红导演举办的选秀比赛。在当时,大多数演员是通过向导演王扶林自荐或他人推荐的方式来获得角色的。像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就是因为给王扶林寄了一张自己的照片(背面附有她早年写的一首小诗《我是一朵柳絮》)而被挑中的。

87版红楼梦和新版的区别(87版红楼梦豆瓣评分9.6)(4)

少女时期的陈晓旭

多年之后,王扶林回忆道:“陈晓旭那时的性格真的很像林黛玉,身体非常瘦弱,爱读书,醉心芭蕾。要想超越陈晓旭版的林妹妹确实很难!”

这从侧面反映出了王扶林的独具慧眼,善于用人。当时单就林黛玉这个角色就有众多的候选人,包括后来在剧中扮演晴雯一角的安雯。王扶林从性格、外在形象以及演员自身对角色的理解这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后,决定让陈晓旭扮演林黛玉,安雯扮演晴雯。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陈晓旭彷佛是林黛玉的转世,而安雯则把晴雯的聪明伶俐演绎得淋漓尽致。

87版《红楼梦》比较成功的一点,就是导演在挑选演员的时候,不只是追求演员外观上与角色的“形”像,更关注演员与角色内在的“韵”像。

87版红楼梦和新版的区别(87版红楼梦豆瓣评分9.6)(5)

黛玉葬花

87版红楼梦和新版的区别(87版红楼梦豆瓣评分9.6)(6)

晴雯撕扇

造型服饰

挑选到了合适的演员之后,人物的造型服饰也尤为重要。

毕竟这是把一本名著影像化之后搬上荧幕,观众们第一眼看的就是演员的外观造型。

据说当时的造型设计师杨树云为了设计出符合角色形象的造型,认真地研读了原著。例如以华丽高贵的造型来凸显出凤姐在贾府的地位。

87版红楼梦和新版的区别(87版红楼梦豆瓣评分9.6)(7)

王熙凤形象照

而在服饰方面,如何通过服装来展示林黛玉的人物形象、传递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服装设计师史延芹颇为棘手的一道难题。

毕竟林黛玉在《红楼梦》中自带主角光环,是大众最为关注的焦点人物。

87版《红楼梦》中的人物服装,总共有2500余套,单林黛玉一人就有44套服装。

这44套服装还得分为特定时期,特定场合,特定情景下才能穿的。

例如黛玉初进贾府时穿的那套服装,上襦为浅紫色,并绣有梅花,下身是白色百褶裙。此套服装整体以紫色和白色为主色调,如此搭配恰好体现了黛玉的清新淡雅、冰清玉洁,与贾府众女眷的“绫罗绸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87版红楼梦和新版的区别(87版红楼梦豆瓣评分9.6)(8)

黛玉初进贾府

背景音乐

在影视剧中,主题曲、插曲都极为重要,它们能起到烘托氛围、反衬剧情的作用,可谓是“点睛之笔”。

87版《红楼梦》的音乐均由王立平创作完成。其中《枉凝眉》、《葬花吟》等歌曲为大众所熟知,时至今日仍是脍炙人口的经典。

这也离不开歌手陈力的深情演唱。

回忆起为《红楼梦》作曲的那段经历,王立平说他每天都过得异常煎熬,几乎每天都是在极大的压力下反复地推敲曲谱,而且跟陈力的合作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美好。

由于当时创作出来的每一首歌并不是连续完整录制好的,而是通过拼接合成的。这对于陈力来说并非易事,十分挑战她的耐力和专业能力。

皇天不负有心人,两人几经磨合之后,终于把所有歌曲录制完毕。当那凄切哀伤的音调响起时,再配合上陈力的天籁之音,瞬间把我们带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红楼世界。

87版红楼梦和新版的区别(87版红楼梦豆瓣评分9.6)(9)

配乐《枉凝眉》

专家顾问

87版《红楼梦》的编剧组于1983年5月成立,3个月后成立了专家顾问组。

整个过程先是由刘耕路、周蕾、周岭这几个编剧写出剧本后,然后交给红学家周汝昌审核,最后再根据专家组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期间历经了9个月,剧本初稿才正式完成。

直至1984年的3月份,《红楼梦》剧本第二稿才完成。但这也不是最终定稿,在拍摄过程中,导演组依然会参考专家顾问组的意见,不断进行调整。

所以,87版《红楼梦》得到了众多红学家极高的评价。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对87版《红楼梦》的评价是“朱楼搬演多删落,首尾全龙第一功”;而红学家冯其庸则评价其是“自有《红楼梦》以来最大的一次普及”


最后,借用王扶林导演在《1987,我们的红楼梦》序文中所写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吧。

“是不是精品、能不能成经典并不是拍摄时大家心中所思所想,而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不甘平庸、决不懈怠才是最现实、最有效的方法和驱动力。

重要的是要有所作为、有所创建、有所贡献。有理想才有追求,有敬畏才有标准。

任何精品、经典都是用时间、拼搏、才华、心血和青春乃至生命在特定时代背景和适当条件下打磨出来的。”

87版红楼梦和新版的区别(87版红楼梦豆瓣评分9.6)(10)

PS:我是@有一个北渔,如果你也喜欢87版《红楼梦》,欢迎到评论区交流噢!如若喜欢北渔的文字,可以关注一下噢~ 感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