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四川省社区文化艺术促进会四年的工作回顾

社区服务新路子(用新思维服务大社区)(1)

社区文化是社团工作的重点,为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社区文化内涵,近年来,四川省社区文化艺术促进会围绕社区宣传、社区活动、社区服务、社团党建四个方面作工作,多措并举,持续开展各类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打造多元社区文化,提升居民文化自信,越来越多居民走出家门乐享社区文化生活,参与社区治理与文明创建,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一开展文明宣传 提升居民文明素养

口号:宣传,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讲好社区故事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大笔丰富的文化财富。如何继承祖先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使其发扬光大,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造就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尊老爱幼、崇尚礼仪、扶危济困、团结友爱等等,这些优秀的文化思想,历千年数代形成了一种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影响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并产生了千千万万的精神楷模。当今的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等,他们身上各自都体现着一种全民族共同崇尚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认真宣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对净化人们的灵魂,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有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精神文明就是文化建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社团长期坚持不懈的重要工作。坚定文化自信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文化自信。为了更有效宣传川渝社区文化,由四川省社区文化艺术促进会携手成都日报融媒中心共同打造的《巴蜀社区网》网,已面向广大民众。

网站宗旨:服务公众、服务社区,立足四川,面向川渝,采取互联网网络媒体的形式,宣传川渝地区社区文化和乡村振兴的成果。

栏目有:党建工作、书记访谈、巴蜀纵览、乡村振兴、镇街新闻、成都资讯、视觉四川、社治之窗、非遗天地、政策法规、时政要闻、旅游休闲、教育发布、巴蜀论坛等。该网还链接有巴蜀社区发布和巴蜀社区秀宣传服务。

《巴蜀社区发布》以传播社区新闻为主,有民生、政务、资讯、重要提示、指南、重要通知、新规、最新消息、书记访谈、天气预报。此公众号受到省委宣传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巴蜀社区秀》主要以视频为主,秀生活、秀幸福、秀舞姿、秀美食、秀美景.......

三个平台,共有几十万人浏览,成为宣传社区文化主要平台。

《西部社区在线 》是一个自媒体平台,主要宣传西部社区治理成果、四川好人、道德模范、乡村振兴、社区文化,等等,共有文章2000余篇。在抗击疫情中,宣传了抗疫精神,展示了社区书记们的风采,其中有一篇抗疫文章点击率达10万人次。

《四川社区》报 宣传了四川社区活动和治理成果,从 2019年6月起, 共出刊15期,为宣传社区文化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

《四川社区内参》 宣传了四川社区经验和社团活动,乡村振兴的成果。 2022年起创办, 共出7期,主送了省市区领导,为宣传社区文化也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

《爱心印记》一书,宣传了四川省各社区,在抗击疫情中的故事,展现了社区志愿者们的风采。 2021年由正规出版社出版,共印发3000余册,发送了省市县区部分社区。

促进会融媒体中心,在近5年里,采写了不少新闻稿,分别在:人民日报客户瑞、中国网、中国晨报、人民网、学习强国、党建头条、中国社区报、四川文化网、新农村网、新时代党建报,等几十家知名媒体上稿件近百篇,为宣传四川的社区文化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

一一开展文化活动 让居民有获得感

口号:社区活动,是吹响社区文化的号角

社区文化活动,并非单纯指一些娱乐性、群众性文化,而是一种整体的社区氛围,如同企业文化一样,对这个群体的所有人都起着凝聚力的作用。

通过社区活动,在正能量的熏染下,不断强化居民的社区意识、凝聚力及对社区的归属感,用活动去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东西,充分发挥文化对社区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取向的引导作用。

一是打造了《暖心》 社区情景剧。塑造一位优秀的社区书记,用她的故事去感染和影响一群人,让居民潜移默化受到教育。

二是举办了2021年四川社区春节联欢晚会。春晚以“放飞天府、祝梦中国”为主题,分“开开心心过新年、社区文化、红色记忆”三大篇章。歌舞类节目用激昂澎湃的乐章,展示四川山山水水的壮美,提升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语言类节目紧扣社区民生热点,紧接时代地气,全方位描绘百姓幸福生活。

在整个节目中,突出了巴蜀文化、民族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

歌手谢丽霞独唱的《看山看水看四川》,唱出了美丽的天府,到处都是桃花源。正如歌词唱道:峨眉秀呀剑门险,九寨黄龙看大片,拜水请拜那都江堰,问道就问那青城山,川江号子赛龙舟,泸沽湖水洗蓝天,神鸟飞呀熊猫欢,三星堆里藏谜团,小酌美酒么看变脸,品着麻辣么说休闲,巴蜀妹子夺人眼,天府之国好家园。

情景剧 《值班室的“小三”》,讲述成都市公安局金牛区分局警察平凡琐事。用音乐与场景呈现出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风采。

由成都俏兰花艺术团演出舞蹈《戏韵》,反映了四川川剧文化。由西藏藏族青年秋英让珠,次旦卓嘎主演的歌舞《新年快乐》,歌唱藏族人民勤劳,歌唱幸福生活。

四川歌手陈树,自己作词、作曲的《老磨坊》讲述乡村老磨坊:从前的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时光如白马过隙匆匆流逝,改变了我们的模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在那老磨坊中的老大爷却抽着老烟、热着老酒、唱着老歌,过着自己的老日,,,日子一天天过去,平淡或许才是最真,这首《老磨坊》歌曲唱出了乡村变化。

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由歌唱家梁音独唱,她的歌声嘹亮,舞台风格别具一格。演员个个衣着鲜艳,面带笑容,动作火爆,展示出青年特有的朝气与活力。

情景歌舞剧《和谐家园美》,由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兴蓉社区乐之声协会表演。用邻里互帮互助的场面,加上歌舞,表达了社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日子。

歌伴舞情景剧《青杠染》,表现染布和蜀绣非遗文化。那一块块花布、一道道弧线都是先人留下的智慧。青杠染出的色彩亦是成都巴蜀文明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由知名歌手王思民作词作曲,自唱的《大美四川我的家》。歌唱巴蜀山水,钟灵毓秀;巴蜀风情,深情似火;歌唱四川人民勤劳善良,四川人民情深意长,大美四川我的家,天府之国我爱她地灵与人杰,

2021年2月12日、26日,成都电视台和四川电视台,以及网络电视同时推出,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社区文化艺术的视听盛宴。2021中国.四川社区春晚颁奖晚会,已收入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三是举邻里文化节。2020年里,省社促会在金牛区西华街道蜀西社区,在成华区龙谭寺衔道华泰 社区,分别举办了邻里文化节。将年货+文化展演 相结合,为群众带来物质两个文明的同时也带来精神文明。

四是开展励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 为了贯彻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关于《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充分发挥社区阵地作用, 2021年里,分别在成都市 金牛区和高新区,举办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进社区文化活动。

五是创新举办了行走文化艺术节。口号是:走中学,学中乐,寓教于乐。通过开展全民读书、知识大赛、才艺大赛活动,形成省社促会的又一大新名片。目前,分别走进了 雅安市、遂宁市、 成都市,举办了行走文化艺术活动,深受老百姓拥护和欢迎。

一一做好社区服务 激发社团成员的劳动价值感

口号:服务无止境,用服务体现我们的价值

近几年,我们组织专业团队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文化服务。一是分别为四川天府新区的安公社区编辑了《安公》报;二是为成都武侯区长寿苑社区编辑了《长寿苑》报;三是为金牛区编辑了《跃进视野》报。他们利用社区小报这块阵地,传播正能量,讲社区了老百姓的故事。四是为武侯区锦官新城社区组织评选了社区达人,让这些文化达人们展现了各自的风采。五是开展了进社区活动。近几年里,分别开展了非遗以竹编进社区,健康文化社区,川菜文化社区,中医文化进社区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让社区居民们学到了知识,特别是进社区活动,社区居民们通过一听,一看,一操作,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一一开展社团党建活动,让党课活起来

口号:让党课"活"起来,"动"起来,"香"起来!

2022年省社促会党支部成立后,我们开展了灵活性的党日活动,让党课"活"起来,"动"起来,"香"起来!

一是让党课常态化。做到每月组织社团党员上党课,学政策、学党章、找问题、补短版。

二是党课走出去,分别与央企中冶建工成都分公司和国企湖北地勘成都分公司共同举办党日活动,听老红军讲故事,讲健康知识,演小品,召开座谈会,让党课"活"起来。

三是在武汉发生疫情后,社团组织社团会员及理事,为武汉捐款已达11万元。

四是2022年疫情期间,组织党员、会员深入一线,作志愿服务,累计有500人(次)。有几位党员在当地小区坚持长达30天的抗疫志愿服务,起到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一一多轮驱动,引领社区文明

口号:文化聚力,赋能社区大文化

旗袍专委会 从2021年成立至今,做到 每月一次文化活动。 不仅如此,他们走遍全国,还走出国门,分别去了韩国、澳门、香港,展现了四川社区文化艺术促进会的风采。

传统文化践习中心 从 2022年成立至今,开展了10余场感恩文化活动,践行传统文化,让感恩文化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2年多来,把感恩情怀内化为宝贵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以文化自觉的方式孕育出了特有的感恩文化。培育感恩文化的理念,就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感恩情感渗透到群众内心深处。

传唱感恩歌,滋生感恩情。“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疫情防控再到发展振兴,社区人在歌声中传递着感恩的情怀,在歌声中传递着奋进的力量。

感恩处处有,活动经常化。3年里,我们让社区最现代,群众最满意,人民最感恩。“感恩,是社区人特有的符号;感恩,也是成都这座城市广泛交流与合作的名片。”

大健康讲师团 健康科普需要传播。2022年成立至今,走进社区,宣传社区防病治病知识。

社区文创中心 组织社区企业家,开展以诗享汇为主题的诗歌大赛、举办峰会和沙龙 活动,让企业家们为社区文化赋能。

行走文化艺术节组委会 走中学,学中乐,以寓教于乐。让社区文化达人 走进乡村,体验乡村振兴的胜利成果,

社区春晚组委会 每年举办一期大型文艺晚会, 已举办了首届春晚,获得上千万人次的收视,2024年再将举办。

社区书记论坛会 拟举办一场西部社区书记论坛会。通过专家讲座、书记分享、样板参观、看微电影、座谈交流等形式,让社区书记论坛会成为社区书记们交流的大舞台。(省社促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