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闲不住

知青下乡情景(知青下乡趣闻三)(1)

我下乡的生产队,正对面就是父亲所在野战部队的另外一半所在地,中间隔着一条柏油公路。我经常去部队服务社买东西,卫生所取药,包扎。我最喜欢部队装备的各种型号的火炮,有加农炮、榴弹炮、火箭炮、无后坐力炮和100迫击炮等。团政委在回忆录写到对越自卫反击战“据了解,团级单位做到战斗零死亡,全军只有炮兵团。”可想而知这支部队有多厉害。有一次我在卫生队包扎(家属子女一直免费看病治疗),见一位穿四个兜的年青排长,虽然长的又高又帅,但是看上去有点儿不对劲。后来听医生说,小伙子神经出问题了,直接原因是回老家探亲,找了一位对象,漂亮的姑娘对他特别好,让他日思夜想加上部队进入战备,准备开赴云南而发生的这种情况。这件事情让我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不偏不急,保持一个稳定良好心态。

生产队的社员们在繁忙之余会搞一些娱乐活动。比如,拧扁担,扳手腕等。好长时间,我都站在旁边观看,他们根本没有邀请我加入活动。可能是时间长了,相互熟悉了,有一次,一位拧扁担比较厉害的高个子来挑战我,鼓励试一试。看他势在必得的样子,我心里一点儿谱都没有。拧扁担,就是两个人各站扁担一头,用双手掌紧握扁担的末端,放平扁担,朝相反的方向拧,拧的过程中双脚不能挪动。谁知道,我第一次拧扁担,就把挑战者赢了。哇塞!围观的农民大哥们大吃一惊,都争先恐后要挑战我。结果,我又赢了两场。自己都没有想到,我的手腕有这么大的力气。干农活出生的农民,看似有力气,手劲还不如一位弱小的知青。其实我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有一个喜欢运动的好习惯,特别爱好双杠和单杠运动。四川宜宾市文革时期武斗非常凶,父亲所在野战军进驻以后,渐渐平息下来。宜宾地委大院进驻了师部侦察连。,一共有四个排。有冲锋枪排、手枪排、轻机枪排和无声冲锋枪排。我们也住在大院里。每天都能看见部队官兵摸爬滚打,刻苦训练的精彩场景。渐渐的我喜欢上了双杠和单杠,只要有时间,就会去模仿侦察兵们的训练动作,日积月累,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我敢说,农民大哥们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我哪里来的力气。不过,经常挑担子,抬石头的人,一双脚是非常有劲儿的。就我而言,一般的人跟我摔跤肯定我赢。因为在乡下,农民挑多重,我就能担多重。另外,我还跟侦察兵学了一套本领呢!

有一天我参加收水稻。在水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走,怪难受的,不注意会蚂蟥会爬到腿上,吸你的血。看见农民大哥用锯轮娴熟地割稻子,我认真观察了他们的操作,在他们短暂休息的时候,我走了过去,拿起一把锯轮(就是镰刀)准备下手。一位农民大哥道,“你会不会割啊?”“没有问题,那么简单的活路。”我答道;“要小心哦!”大哥一再提醒下,我还是操起工具,抓住稻子开始割了起来。开始割了两把还感觉不错,割第三把时,锯轮把左手小指头,割伤了。刀口深,流血多。我没有吭声,血把水田染红了,农民大哥看见了,跑过来拿下工具说,“割伤了吧!”我点点头,才把手指头捏住。身边都是水田,去哪里包扎啊!我想用一根稻草系一下,农民大哥见状,在他穿的斤斤屌屌的烂衣服上,扯下了一块布,把我的手指裹地紧紧的,再用稻草系上。见没有流血了,又开始干起活来。有一种可怜兮兮的感觉,一会儿就过去了,农村就是这个条件。现在小指头上还有明显的疤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