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凤凰涅槃 编辑|朴芳

娱乐圈的吃瓜群众都知道,演员红了是非多,尤其是对于火箭般蹿红的小生或小花而言,好像不被狠狠“黑”上几轮,就担不起“正当红”这三个字。

最近由迪丽热巴主演的古装剧《秦时丽人明月心》,伴随着关于这位当红小花的种种争议进入了大众视野。

该剧目前正于每周一至周三晚22点在浙江卫视周播剧场火热播出,作为浙江卫视的首部周播剧,《秦时丽人明月心》开播当日就以52城0.984的收视率位列同时段第一,平均收视率在与各大卫视同时段剧的比拼中也始终保持领先,多次以单集破1的收视成绩跻身同时段电视剧收视榜首。而这部剧也是在其他卫视开启周播剧实践之后的第六个年头时,浙江卫视对于“周播”的初次试水,想必准备也比较充分。

客观来说,在今年各大卫视周播剧场整体收视平淡的大背景下,《秦时丽人明月心》这一收视成绩已经实属难得,远远超过了不少热门IP剧。浙江卫视以受众为中心,将叙事风格大胆新奇、故事设定趋于年轻化的《秦时丽人明月心》作为进入周播市场的第一张王牌,足见该剧的分量之重。而截止至目前《秦时丽人明月心》在优酷的网络播放量已高达10.3亿,单平台单日播放量最高近9000万。人民日报更是发文赞“《秦时丽人明月心》拍出古装剧新气象”。

红与黑的两面

电影《大腕》结尾,张涵予有一句台词干互联网就得找几个枪手,谁火就灭谁”,简单一句话,揭秘了娱乐圈的“羡慕嫉妒恨”。

热巴秦时丽人明月心造型(抛开迪丽热巴的红与黑)(1)

翻开网上对该剧的差评,大部分是“因为不喜欢所以不喜欢”,毫无逻辑以及丝毫没有对该剧有条理的解析。

这里面除了一些客观的批评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娱乐圈长期以来的一个“惯例”,即粉丝之间的互相攻击。之前杨幂、赵丽颖就是冒着“黑化”的炮火一路走过来的,虽然无奈但是时间长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秦时丽人明月心》中饰演公孙丽的迪丽热巴,是名副其实的90后新锐演员,自2010年出道以来以《漂亮的李慧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傲娇与偏见》中的一系列角色迅速蹿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奔跑吧》常驻女MC后热度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正所谓“红黑同体,硬币两面”,作为杨幂嘉行天下工作室旗下艺人,火箭般蹿红的代价就是自己成为公众人物后必然要引发争议:其他小花的粉丝看不过眼网上“口诛笔伐”一下,部分媒体为了博热度也顺便挑挑刺,对演员本身“吐槽”同时“殃及池鱼”顺带把出演的影视剧也黑一下,这里面网友只要细细分辨就不难发现。

热巴秦时丽人明月心造型(抛开迪丽热巴的红与黑)(2)

好作品比演员更应被关注

从去年到今年国家监管部门对影视剧行业中的“天价”片酬进行了一系列措施予以遏制。提倡“注重影视作品思想价值和审美导向,优化影视制作成本结构,不得以明星大腕作为论价标准,在电视剧宣传中不得对明星进行过度炒作”加强对市场的引导。

这些举措在收获网友纷纷点赞的同时,无疑释放出一个信号:影视剧创作不能舍本逐末,要回归初心。

于是观众可以发现,《秦时丽人明月心》明显比此前的一些古装剧更多地使用了实景,在武侠戏设计、布景服饰等方面也堪称考究。

热巴秦时丽人明月心造型(抛开迪丽热巴的红与黑)(3)

该剧的男女主角其实都不属于一线大腕:迪丽热巴这几年尽管迅速蹿红,但是仍属于事业的“爬坡阶段”;剧中饰演嬴政的演员张彬彬,正式出道也不过两三年的时间,此前并没有在任何影响很大的影视剧中饰演重要角色。除此之外和他们搭配的,都是实力派和老戏骨,例如李泰、刘畅、王同辉、李强、廖学秋等等。

该剧制片人赵文靖接受采访时坦言“选择迪丽热巴和张彬彬出演时,他们还处在上升期,演员价格比起其他剧集用的高片酬演员来讲降下来很多,这部分的费用都放在了制作上,无论是服装、道具还是美术,都比较精良。”

塑造过《苍穹之昴》、《甄嬛传》的服装师陈敏正加盟,《琅琊榜》、《伪装者》、《鬼吹灯》的美术师邵昌勇担当美术指导,最大程度的还原战国时期的设计和质感。据悉该剧服装上都是陈敏正团队手工缝制的,为了更好效果更是专门远赴日本韩国选材。

专业而充满创意的强大幕后班底为该剧提供强有力的品质保证,从而达到真实之余尊重观众的目的。可以看出制作团队力求拍一部有质感好的作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诚意。

最大优势:多线叙事,角色立体

抛开《秦时丽人明月心》演员本身的红与黑,该剧以国产剧罕见的多线叙事为故事脉络,通过“江湖”和“王宫”乃至“朝堂”多线并行的方式展现了庞大的时代格局,同时,紧凑的剧情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迅速、精准不显空洞地将关键信息点传递给观众。

江湖方面,以抢夺公孙羽留下的剑谱为引子,引出一众江湖人物和门派,对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的风土人情和市井文化都有所涉及,尤其是在刻画如公孙羽和荆轲这样的侠客在报国理想方面的侠骨热血让人感怀万千;同时,描绘普通百姓和上层贵族的形象和心理方面差异化显得细致入微,整体上体现传承于先秦时代的“侠义”和“诚信”。

朝堂方面以凌冽的手法,把嬴政与吕不韦的君相矛盾,嬴政与成蛟的夺位之争,李斯的政治抱负与秦国统一过程中的宏图伟业通过紧凑的剧情一一展现,这些对时代趋势和政治人物命运的关注,提升了该剧的整体格调。

后宫方面丽姬、秦王、韩申、荆轲在“王权下的爱情”格局里,虐心中让人动容,纠结中引发热议。

剧中人物情感的波澜起伏深深影响了观众的心情,配之极具戏剧化反转和富有张力的情节不断带动剧情的发展。

网友纷纷评论“以通缉形式追女孩儿好特别”,而#帝王撩#、#红枣吻#、#丽姬今天黑化了吗#也成了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网友观众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剧感受。

该剧在塑造人物方面,遵循不唯书、不刻板、不脸谱,而是以人性化、艺术化、立体化的手法来展现与当今相距甚远的战国时代的人物,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角色立体化最大的特征就是把角色塑造成“人”而不是“模型”。

于是我们看到了剧中不同于以往的秦王嬴政,朝堂上他既有对待政敌的杀伐决断,也有处理国政时的殚精竭虑;个人情感上他与成蛟既有兄弟情深也有“无情最是帝王家”的相煎何太急;在与丽姬相处时,既有对她入宫前的朝思暮想,也有初入宫时的相爱相杀甚至由爱生恨。

剧情多面,人物也立体,抓人心的情节,撩人心的情感,无数反套路的线索和人物命运交织在一起,让观众不发展到最后根本不知道会出现怎样的反转,在实现寓情于史,情史交融之外让观众产生了角色代入感,分析、推测剧中人物下一步想法、做法,产生了对该剧的“粘性”,为古装剧在表现手法上走出了一条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