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是9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次考试。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场考试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高考,理论上,什么样的高中,基本对应了什么样的大学。

中考更为难的地方在于这是一锤子买卖,成败就看这一次。没有复读重考的机会。尽管教育部没有明文规定中考不能复读,但无论是学籍还是其他因素都决定了中考不存在复读机会。

因此,中考比高考更加分分必争。体育分自然也要以争取满分为标准。一旦在这方面失分,文化课的压力必然会加大。

在深圳长大的孩子会优秀吗(深圳的孩子要跑得更快)(1)

中考体育分值提高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有人提出中考的体育分值必须达到100分。今年在深圳中考中,体育分数的权重也从原来的30分提升到50分。

然而,很多学生家长发现了一个问题,同样的项目,深圳的中考标准要高于广州的标准。女生800米,深圳满分要求是2分38秒,而广州则是3分22秒。

对比一下其他城市,上海的满分是3分19秒,北京3分24秒,即使是同省的其他地方,一般都是3分20秒之上。

在深圳长大的孩子会优秀吗(深圳的孩子要跑得更快)(2)

很明显,深圳的满分要比其他地方要求高很多,或者说,其他地方的满分在深圳只不过是中等水平。

我国国家二级运动员女子800米标准是2分26秒,很明显,中考女子800米的标准已经和国家2级运动员非常接近了。

不仅仅是长跑,在中考其他项目中,深圳的标准也同样远远超过其他地方。比如,一分钟跳绳,深圳满分要求是254个,广州仅要求182个。差距同样非常悬殊。家长不由得发出灵魂拷问,难道这就是特区速度?

在深圳长大的孩子会优秀吗(深圳的孩子要跑得更快)(3)

l 中考体育分加权能增强学生健康吗

中考体育分加权的目的非常清楚,是为了学生的健康,通过考试的方法让学生在平时加强锻炼,提升身体素质。

但事实上,考试的方式并不能起到这个作用,原因很简单,体育正在成为新的应试项目,绝大部分的学生仅仅在考试前几个月才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为了提升体育成绩,甚至有不少家长给学生报了专门的体育补习班,通过专业的训练,在短时间内提高体育成绩。

这类的应试方式根本起不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相反,短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反而有可能给身体带来相当大的伤害。

在深圳长大的孩子会优秀吗(深圳的孩子要跑得更快)(4)

l 中考体育标准提高的后果

现在各地中考的标准完全不统一,甚至相差悬殊。比如深圳的中考标准就比其他省市要严苛很多。

这就造成了深圳的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当地的体育中考,而事实上,满分的难度极高,在深圳,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得不到满分。

提高标准的目的很清楚,让学生不容易得到满分,从而促进学生加强锻炼。然而,在体育应试的前提下,这个目的根本不可能达到。

提高中考标准只能带来一个结果,那就是体育应试进一步加强,在短期内孩子的训练量会被迫加大,毕竟谁也不可能无视这些分数。这显然对孩子的健康没有任何益处。

在深圳长大的孩子会优秀吗(深圳的孩子要跑得更快)(5)

l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所有运动

即使是国家专业运动员,也不可能是十项全能,每个运动项目全部擅长,每项运动都能达到优秀的水准。

专业人员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学生?中考体育标准提高,要求学生各项运动全部优秀,本身就不科学也完全没有必要。

2019年,上海某校有位同学,非常喜欢篮球,也是校篮球队的替补,一周训练6次,每次都超过1个小时,按道理,这位学生无论是锻炼量或者身体素质都可以算优秀了。

但这位同学是平脚板,跑步是短板,在中考体育中,只拿到了28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相当部分喜欢运动的孩子,因为运动项目不全面,在中考中拿不到满分。

在深圳长大的孩子会优秀吗(深圳的孩子要跑得更快)(6)

一些思考:

中考,把体育加入考核范围并适当提权属于通用做法,但考试只不过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但无论中考体育难度如何提升,最终都会演变成应试,这和考试本身的目的背道而驰,不但起不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其实要增强学生体质,只要严格要求各校每天保证一节体育课或者体锻课,并维持足够的运动量,就已经足够了,指望孩子们回家自行锻炼身体,至少对大部分学生并不适合。

就算要考试,就算标准提高,也不需要要求学生十项全能。只要学生某项运动能力达到优秀程度就足够了。

在深圳长大的孩子会优秀吗(深圳的孩子要跑得更快)(7)

毕竟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以何种方式锻炼,其实并不重要,相反,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无论对刺激学生们的运动热情还是实际锻炼效果,都会比现在这种模式要有效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