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回忆我的70年代(纪念我的70年代)(1)

时间进入70年代,四人帮倒台,改革开放开始,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实70后真是很尴尬的一群,他们既羡慕90后随性而为的潇洒,也羡慕60后的事业有成,可以安稳生活。

他们处于连接过去与新生代的夹缝中。好多知识已经更新迭代了,需要他们去学习,去和年轻人竞争。前路渺茫,而后退无路。

他们大多数没有来自父母家庭的帮助,却是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还房贷,还要考虑子女的就学,父母的养老。

一个十几二十的年轻人会得到更多贵人的帮助。人家会说:“嗯。这个年轻人有思想有闯劲有韧性,让他试试嘛!”

对于四五十岁的人这样的机会就已经微乎其微了。那么多年早干嘛去了。

因为没有什么课外书可读,所以我的传统文化的启蒙竟是一直到成年才开始。

那连绵不尽的山野,那蜿蜒流淌的小河都成了我另类的书籍。

大家都很穷,但依然感觉快乐。那是真实的快乐。现在城里的孩子是不能感受到的。就连条件好点的农村的孩子也会被要求去读书写字,不能像我们小时候一样痛快的撒野。

春天,会去山上采大把的野花编造花环,戴在头上,想像自己是美丽的新娘。并不知道世上有公主与王子,不然就会想成落难的公主,等着心爱的王子来救了。

冬天最有趣。会自制一种冰鞋,用木块和铁钉还有麻绳。在结冰的河面驰骋。河面并不平,有时还有开化的地方。每天回到家,膝盖以下都会湿透结冰。

有时,会有人偷拿家里拉粪的爬犁,寻一个有雪的高坡,几个人呼啸而下。有时停的不好,就会冲进旁边的雪坑。几个人爬出来像雪人一样。但并不会影响继续玩下去的热情。

有时,爬犁就散架了。那个孩子回家会被胖揍一顿。

生活应该是苦的吧。但我不记得它的原貌了。那时太小,就跟着大孩子一切疯。

后来,家里买了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一大群人挤在家里看电视。连窗台上,窗台边都站满了人。

好热闹。像过节一样。

终于有一天,妈妈结婚时的手表丢了。

再后来,大家都买了电视,还比我家的还大。

记得那时看了好多电影。像什么《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三十九级台阶》《茜茜公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尼罗河上的惨案》啦,动画片《圣斗士星矢》,经典台词就是“燃烧吧,小宇宙”,有好多集,播的很慢,有后来看韩剧的赶脚。还有一部好像叫《希曼与希瑞》。我们最喜欢在游戏时大喊:“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然后就可以与对方大战五百回合。

我像一个偷偷跑进一座巨大宝库的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世界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得以偷窥它的精彩。

中央电视台的电影真是太好看了,配音也好。《追捕》《血疑》中山口百惠、高仓健、三浦友和表演的不能更精彩了。最近消息说山口百惠吸毒,听了让人感伤。

回忆我的70年代(纪念我的70年代)(2)

“鹦鹉拿了我手套”“手套拿了我的鹦鹉”,这是《茜茜公主》里经典的台词。那个公主一点不像公主,她是那样热爱自由和大自然。她不与代表旧势力的婆婆妥协,用自己的方式热爱着国家热爱着她的丈夫。太太太惊人了。

这些影片简直颠覆了我的三观。有部影片中有个警察追小偷,两人都跑累了,都坐下来休息,互相瞅着乐,歇够了再跑。

还有一部影片中,有一个小偷会弹钢琴,会跳舞,还会画画。这不是艺术家吗?小偷不得是尖嘴猴腮,满身疤痕的人么?

有一个女孩热烈的爱着她的男朋友,却嫁给了另一个人。我简直搞不懂。

《音乐之声》和《茜茜公主》电影中那欧洲美丽如画的风景让我沉醉不已。

那些外国电影中繁复的人名令我头疼,还有复杂的关系也和我们的不同。后来的地理历史课非常吸引我,我常常想在我国的某个朝代时,外国会是什么样子。我在地图册上旅行,一遍又一遍。

我对美术音乐艺术的启蒙就源于这些电影电视。那时还不懂,但已经有了挑剔的眼光。以至于后来再看到不好的作品,看那些不走心的表演,恨不得冲进去掐死主演,或把他拽出来胖揍一顿。

没办法,一般看个开头就直接关掉了,实在受不了。现在的明星拿的钱和他的表演也不成正比啊!简直就是抢嘛!边抢还边骂观众这群傻叉。

回忆我的70年代(纪念我的70年代)(3)

那时的人,看人看电影都很简单,先问好人坏人啊。只有好坏黑白。好人必须让颜值高的浓眉大眼一脸正义的来演。坏人一看就能看出来。好人必须胜利。

所以大家更爱看《少林寺》《地道战》《闪闪的红星》,这样斗争分明,好人完胜的

只分好坏,是小孩;大人只看利弊。这是韩寒说的话

看来,那时候的中国人大多在精神上是和孩子一样的。

我常常不理解国民党女特务怎么能那么好看,又会跳舞又会英文的?她可是坏人啊?

当结局时,坏人被好人干掉时,我们全都心满意足,即使在开头已经猜中了结局。

回忆我的70年代(纪念我的70年代)(4)

回忆我的70年代(纪念我的70年代)(5)

后来《上海滩》《射雕英雄传》开始热播。主题曲一响起,万人空巷啊。

每次听到甄妮与罗文的演唱《铁血丹心》,依然心潮澎湃。

来自香港电视剧的江湖让人热血沸腾,而台湾的《妈妈再爱我一次》《星星知我心》和琼瑶的爱情故事片赚足了我们的眼泪。

许多年以后才明白那不过是煽情和苦情的套路。心也越来越坚硬,不会再轻易掉眼泪。

回忆我的70年代(纪念我的70年代)(6)

街上开始流行起大波浪、喇叭裤,再配一副蛤蟆镜。这是时尚的标配。最开始,只有不安分的人敢穿。他们被称为不正经。

后来,这样不正经穿着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甚至托关系去买电视剧中出现的服装。就像追韩剧的人一定要买某某同款一样。

再不需要粮票肉票布票了。粮业也开始了改革。

当年托关系都很难进去的行业臭了。有点像现在的银行业。

叶丽仪《上海滩》,邓丽君《何日君再来》,汪明荃《万水千山总是情》,张明敏《我的中国心》,霍元甲《万里长城永不倒》。

《一剪梅》,《小草》,《亚洲雄风》,郑智化的《水手》......

这些经典的歌曲伴随了70后的成长。

平时也没有太多的娱乐节目,所以春晚的歌曲和小品能让人用一年的时间去消化。

现在互联网的兴起,已经使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

年轻人不爱看春晚很正常。春晚式微已是必然。没必要指责他们不尊传统。

后来福利分房没了,上大学学费越来越贵了,一切开始向钱看了,起步晚的人直后悔没有认清形势。

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人,被时代甩开了。农民工抱怨甚至愤怒春运连排队都买不到票了,因为大部分已经被用互联网订购了。

所以,好像没有什么青春期就直接被拉到了一架飞奔向前的马车上。我们必须做出选择。如果不进行知识更新与换代,就真的被淘汰了。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那时的山,那时的水,那时祖国一定很美。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那时的你,那时的我,那时成就令人欣慰。

就像韩寒的《乘风破浪》中演的那样。

我们也曾雄心万丈,我们也曾斗志昂扬。

三毛的《橄榄树》已在天边,我更爱Beyond的《海阔天空》和许巍的《曾经的你》。

打开怀抱,我拥抱新世界的冲击。那些远去的日子在生命里闪闪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