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句话在中国历史上主要出现过三次,第三次是灭清时的口号;第二次是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喊出来口号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第一次是明太祖朱元璋攻打蒙元的时候喊出来的口号。

甲午战败后果有哪些(甲午战争中日本喊的)(1)

元朝时期,汉人的地位最低,而人口众多,蒙古贵族们为了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于是向汉人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民族压迫十分严重,汉人被掠夺更为常见。

所以虽然元朝很强大,但是高层被舒适的生活所腐蚀,而底下的人民终于受不了压迫奋起抗争;自公元1283年开始,江南各族人民起义凡两百余起,公元1289年更增至四百余起。在这前后,爆发了广州欧南喜、黎德和福建黄华、钟明亮等人领导的几次规模较大的起义。

甲午战败后果有哪些(甲午战争中日本喊的)(2)

那日本人是怎么知道这句口号的呢?这还要从明末一个大儒开始说起,这个大儒就是朱之瑜,或许很多人没听过,但是他与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并与王阳明、黄宗羲、严子陵称为余姚四先贤。

明朝被满清所灭后,朱之瑜不断参加和主导反清复明活动,曾于1660年的时候与郑成功、张煌言一起北伐,并一度收复瓜州,攻克镇江,收复四府二州二十四县,直抵南京城郊,兵威震动东南。但因为主帅郑成功目光短浅,盲目屯兵南京坚城之下,贻误战机,且律兵不严,最终北伐失败。

甲午战败后果有哪些(甲午战争中日本喊的)(3)

郑成功逃回了台湾,张煌言后被捕遇害,朱之瑜则出海逃到了日本,当时日本已经闭关锁国40年,原本是不准许任何人进出日本,但是当时日本幕府看到是大儒士朱之瑜,特地打开了已经封锁了40年的国门,让他在长崎租屋定居下来。

朱之瑜定居日本时曾反复强调自己并非想倡明儒学于异域,仅是为了蹈海全节;但是终究还是在日本收徒讲学,主要是在长崎、江户一代,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

甲午战败后果有哪些(甲午战争中日本喊的)(4)

当时日本国副将军、水户侯德川光国十分推崇朱之瑜,在德川光国影响下,日本学者、达官显贵也纷纷诣门求教,或执弟子礼,或听其讲学。

朱之瑜在日本定居的这些年,冷静地回顾和研讨明亡的历史教训,写下了对日本影响极大的《中原阳九述略》;而能够来听朱之瑜讲学的,几乎都是当时日本最顶尖的一层人,哪怕是“明治维新”后。

甲午战败后果有哪些(甲午战争中日本喊的)(5)

所以朱之瑜对明朝的思念和对清朝的愤恨,也影响了日本;所以日本人对于甲午战争并不后悔,他们认为这是在帮明朝复仇,帮朱之瑜完成夙愿;但是这可能只是最开始的一瞬间的想法而已,也可能只是说服自己的借口。

其实本质上,日本对中国的战争仍然是侵略战争,不论中国的王朝更替如何,都是中国内部的问题,从理来说,还轮不到日本来管,从现实来说,那只是一个出兵的理由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