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年,世界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秉持科技报国的理想全职回国,他把国家需要视为毕生追求,把服务国家看作自己最好的归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的事迹?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的事迹(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的事迹

黄大年,世界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秉持科技报国的理想全职回国,他把国家需要视为毕生追求,把服务国家看作自己最好的归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一周前的7月5日,黄大年同志生前规划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航空重力梯度仪研制通过了最后的审核。这是黄大年离开后的第179天。

这是一项具有极高战略意义的研究。近年来,全球都面临地表浅层的矿藏“资源枯竭”的问题。向地球深部要资源,成为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的一个制高点。此前,黄大年在英国奋斗了18年,从事的正是通过快速移动平台,对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实施精确探测的技术研发,是这一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得知国家启动“千人计划”,号召海外知识分子回国报效,2009年,黄大年舍弃了在海外的优越生活,全职回国。

航空重力梯度仪,就是在飞机、舰船、卫星等移动平台上安装了千里眼,能看穿地下每一个角落。这一技术不仅可以民用,进行深层能源的分布探测,更关乎国土安全,能让潜伏在深海的目标无所遁形。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英等国就已经使用这项技术进行军事防御和资源勘探,但这一技术对中国始终封锁。

国土安全,事关重大。黄大年选择了用燃烧自己的方式,去追赶国外的研究。他办公室的灯永远是最晚熄的,他的午餐通常都是面包和烤苞米,他出差只买最晚的航班。大家把这位惜时不惜命的科学家称为科研疯子、拼命黄郎。

黄大年作为主持“地球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掌握着五亿多的科研经费,向他来要项目的人不少,但他从不徇私情,而是放眼全国,寻找最适合的科研单位一同攻关。在黄大年的心中,“国家利益”是唯一的标准。在他的感染下,很多海外科学家也像他一样选择了回国报效。

回国短短7年,黄大年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其中,航空重力梯度仪的研究,更是仅用5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20多年走过的路程。在他的推动下,2016年9月,一个辐射多个学科的科研特区“交叉学部”在吉林大学初步形成。而极度透支的7年,却让黄大年的健康此时亮起了红灯。

2016年12月8日,黄大年因胆管癌住进医院。就连在病床上,他还不忘和学生、同事讨论科研进展。

23岁那年,黄大年在毕业相册中写下: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29岁那年,他又在入党志愿书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并用之后的每一天,兑现着年轻时的誓言。“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