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封跨越5000多公里的来信,一位宝山教师为一个家庭带来了希望。

小学教师报恩(男孩跨越5000多公里和宝山老师)(1)

行知中学的专职心理教师成霄最近收到了一封家长的信,告诉她那个从新疆跑到上海找她聊聊天的孩子考上了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曾经无助的母亲在信中满是感激,诉说了一段相距千里的师生故事。据悉,以成霄老师命名的上海市行知中学成霄“行·远”心理关爱志愿者工作室开展了不少活动,向师生、家长开展心理关爱活动。


“我是一个远在边陲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的一位学生的母亲。”在信中,这位母亲写道,2019年她被单位委派驻村三年负责脱贫攻坚工作,孩子的爸爸是公安干警,常年奋战在维稳一线。孩子长期在乌鲁木齐寄宿制学校读书,相距很远。每当他在学校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夫妻俩都无法给予孩子及时的关注和引导。孩子无力解决后就开始回避学校,回避与父母的沟通,假期之后忽然告知她不愿意读书了。“我们夫妻无法接受,那一刻感觉天崩地裂。”


通过宝山援疆教师的介绍,这位母亲拨打了宝山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中心的电话,并通过中心对接到了上海市行知中学成霄老师。成霄老师听了这位无助的母亲的倾诉后,告诉她:“你的孩子没有问题,你相信我。”并给了夫妻俩很多专业的建议。


之后,男孩来到上海,辗转联系到行知中学。成霄老师和孩子深谈了近四个小时,帮助孩子第一次彻底敞开心扉,第一次感觉被真正的理解。离开了行知中学的咨询室,回到新疆后,带着被赋予的能量和信心,男孩重新开始了求学之路。经过努力,今年,孩子如愿以偿地考入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不负众望地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警三代。


“我真的很感谢成霄老师,她总是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这跨越千里的爱,让孩子和我们不再无助。”


成霄是一位专职的心理教师,多年来从事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围绕着学生、家长和老师,设计了一系列持续开展的心理辅导项目。今年以她名字命名的上海市行知中学成霄“行·远”心理关爱志愿者工作室获批宝山区道德模范工作室。在疫情期间,针对网课和居家学习给学生、家长和老师带来心理上的困扰,开展在线的心理干预;开学以后,通过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家长课堂、同伴互助、团体辅导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简便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指导班主任和各科教师做好家校沟通,协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来源:上海宝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