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去只剩归途(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1)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说,父母年迈时候,不要到太远的地方工作,如若实在不得已,也要告知父母去向,并明确归期,更要安顿好父母的生活。

孔子作为华夏民族的至圣先师,在道德修养和待人接物方面都有着伟大的成就。孔子一生致力于推行“仁义治国”的为政理念,提倡通过个人的“修身立命”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文明进步。孔子一生尽管命运多舛,却从来“不怨天、不尤人”,孔子的其言其行是我华夏仁人志士永远学习的表率和榜样。

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去只剩归途(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2)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此语出自《论语•里仁》,其表达的意思是:父母年迈时候,不要到太远的地方工作,否则,往往会让父母因为对自己的牵挂而担忧。即便不得已,也要告知父母去向,并明确归来的时间,更要提前安顿好父母的生活。儒家思想对于孝道的提倡是“有目共睹”的,孝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儒门弟子至孝的故事比比皆是,元代郭居敬辑录历史上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华夏民族世代传承的儒门经典。孔子在此重申了对于父母的孝敬要落实在行动之中,在没有必要到外地工作的情况下,尽量要留在父母身边,时常关照父母的生活,即便帮不上什么忙,但是只要在父母身边,便是一种对父母最大的宽慰。

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去只剩归途(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3)

孔子作为华夏民族的至圣先师,其本人以及弟子所创建的儒家学说为后世的社会治理以及文明进步提供了丰沃的思想基础,对于民族发展与繁衍不息做出了杰出而伟大的贡献。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此语诚不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