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龋病也就是俗话说的蛀牙,是儿童口腔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产生龋齿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口腔内食物残渣清洁不及时,导致细菌滋生过多形成了牙菌斑。而牙菌斑进而释放酸性物质,最终导致了龋齿的出现。想要让孩子有一口健康的牙齿且有好胃口。本期内容您一定要多多关注。我们邀请到了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唐红萍主任,教大家怎样预防儿童“烂牙”,远离龋齿的危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医档案】

三岁宝宝烂牙怎么预防(健康生活教你三招)(1)

唐红萍,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口腔科主任,主任医师。现任云南省口腔医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医师协会 第二届儿科医师分会口腔学组副组长,云南省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 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 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 成员。从事 儿童口腔医学、预防口腔医学临床、教学工作20余年,擅长儿童、青少年口腔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三岁宝宝烂牙怎么预防(健康生活教你三招)(2)

儿童蛀牙都有哪些危害?

2015年我国进行了第四次全国范围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岁儿童蛀牙率是70.9%、12岁儿童蛀牙率是34.5%,都分别较十年前上升了5.8到7.8个百分点,儿童患龋情况呈现上升态势。

如果儿童蛀牙不及时治疗,危害性很大,局部性影响可引起疼痛,影响进食直接导致不能咀嚼,还可影响乳牙下方的恒牙发育及萌出。全身性影响可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取,造成发育迟缓,还可影响美观、发音,对儿童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然而,临床上通常是儿童患了蛀牙还未引起疼痛,家长并不太重视,认为不痛就不用管,或者用了药物止痛后又把这事抛到一边去,最终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乳牙龋病有什么特点?

我们常说的龋病也就是俗称的蛀牙或虫牙。乳牙在长出后不久就可被蛀,儿童与成人的蛀牙有着明显区别。乳牙蛀牙的特点是:发病时间早、蛀牙率高,在牙齿长出来不久,甚至牙齿还没有完全长出来就发生蛀牙;蛀牙的发展速度快,主要是由于儿童乳牙的牙釉质、牙本质较薄,钙化程度低,蛀牙之后很快发展为牙髓炎、根尖周炎;同一个儿童往往多数牙齿患蛀牙,门牙、后牙同时患龋,而且同一颗牙不同的牙面被蛀。儿童患蛀牙后常常是自觉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家长忽视,到孩子有症状时多数已经引起牙根发炎。

儿童口腔里如果有蛀牙,一般会看到牙齿发黑、有洞或者孩子会牙疼,这个时候我们家长才会警觉起来,是不是已经晚了?

通常1-2岁儿童常见的症状或表现是乳前牙牙缝、唇面的发黑、有洞,这种情况家长比较容易发现和关注;

3-4岁时常见的是咀嚼牙面的窝沟发生蛀牙;

4-5岁时蛀牙多见于牙齿之间的牙缝。

儿童发生蛀牙的早期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多数是家长无意间发现,随着蛀牙的洞变大,患儿吃东西出现食物嵌塞,若此时还不治疗,就有可能出现冷热疼痛,进一步发展为自发性疼痛、夜间疼痛,就是我们常说的牙神经疼痛。

儿童的牙痛往往发展的特别快,经常是牙神经才疼,牙根就肿起来一个大包,这和成人的牙神经痛有区别。成人牙神经痛时,一般牙根不会肿,成人牙根肿起来时,基本上是牙神经已经坏死了。

有哪些原因会引起儿童蛀牙?

蛀牙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蛀牙的发生发展过程是进食糖(主要是蔗糖)、经过细菌(主要是变异链球菌、乳杆菌、放线菌)的作用大量产酸,造成牙齿脱钙,牙齿表明溶解,形成蛀牙洞,从吃糖到牙齿长洞,整个过程成人可能需要2年,儿童仅需要半年。

预防蛀牙我们要从哪几方面着手?平时家长要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上面已经讲到蛀牙主要与牙齿、糖、细菌三个方面有关。预防蛀牙我们也从这三方面着手:

第一,增加牙齿的坚固性,牙胚的发育从孕期的第6周开始,因此,孕期摄取充足的优质蛋白质、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保证胎儿牙胚的正常健康发育;

第二,减少糖的消耗,吃糖的次数比吃糖的数量更加影响蛀牙的发生,吃完甜品一定要让孩子漱漱口,减少糖在口腔中的滞留时间;

第三,有效清除口腔内的致龋细菌,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2岁左右可以开始刷牙,3岁当孩子能漱口时可以使用小豌豆粒大小的含氟牙膏刷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手指不够灵活,还需要家长帮助刷牙。在临床上,专业的口腔医生会针对儿童进行蛀牙的风险评估,确定使用氟化物来增强乳牙的抗龋能力。

2岁半左右乳牙全部长齐,孩子能够配合就可以做乳牙的窝沟封闭,6-7岁可以做六龄牙的窝沟封闭,11-13岁做第二磨牙的窝沟封闭。窝沟封闭防龋方法就是用高分子复合树脂--窝沟封闭剂,涂在牙齿咬合面上的窝沟裂隙内,填平窝沟便于清洁牙面及阻挡细菌的侵蚀,是预防蛀牙精准有效的方法。

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口腔检查比较合适?儿童蛀牙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

当孩子长出第一颗牙齿后的12个月内应进行第一次口腔检查,并进行蛀牙风险评估,根据蛀牙风险高低确定每3个月或每6个月复查一次。12岁以上儿童每年检查一次。定期口腔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蛀牙,及时治疗,避免蛀牙发展到牙神经发炎、牙根尖发炎的严重阶段。对于蛀牙采取“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原则,避免因蛀牙而过早拔除乳牙。

儿童蛀牙治疗和成人治疗有所不同,门牙我们可以行药物治疗或者是预成冠修复,后牙也可以进行金属预成冠修复。

随着生活水平和家长口腔保健意识的提高,除了关注宝宝的身体生长和发育外,家长们已经开始关注孩子的口腔保健。然而,关于婴幼儿口腔的保健,目前还存在许多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而这些往往导致甚至加重孩子的不良口腔习惯,以致严重危害宝宝的牙齿健康。

很多家长有一些这样的想法,比如有观点说:“乳牙是要替换的,患了蛀牙无需治疗”,这种观点对吗?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当乳牙出现蛀牙时,应尽早治疗。有的家长怕孩子小,不能配合而不来就医,这样往往使蛀牙进一步发展,导致牙髓(牙神经)发炎和牙根尖周围发炎,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危害和痛苦。从孩子牙齿萌出开始,定期口腔检查,乳牙的蛀牙都可以到专业的儿童牙科医生处得到完善治疗,并获得专业的口腔保健知识。

还有一些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认为小孩子自己刷牙就可以了,不需要大人在旁边指手画脚的帮助。这种想法对吗?

一般来讲从孩子萌出第一颗牙齿开始,就应该为孩子进行口腔清洁,这时主要是家长用指套或棉签给进食后的宝宝擦拭牙面。2岁以后,开始为孩子用牙刷进行刷牙。3岁以后,开始使用小豌豆粒大小的含氟牙膏刷牙,并教会孩子吐出漱口水。

婴幼儿时期,孩子行为能力有限,而刷牙又是一个精细的动作,所以单靠孩子自己刷牙,是达不到彻底清洁牙齿的效果。6岁以前,家长都应该每天为孩子清洁牙齿至少1次。

三岁宝宝烂牙怎么预防(健康生活教你三招)(3)

网友提问

三岁宝宝烂牙怎么预防(健康生活教你三招)(4)

问题1:我家宝宝很不给他吃糖,也每天都刷牙,为什么还满口蛀牙?

答:不吃糖,刷牙也好,通常是孩子吃饭速度特别慢,一口饭含着长时间不咽,使细菌与牙齿的接触时间延长,一样增加患蛀牙的风险,这需要家长改善喂养方法,督促孩子加快进食速度。我们又假设同样的喂养方式及口腔卫生习惯,患蛀牙风险就和牙齿的抗酸力有关了,这就要追溯到牙胚的发育时期,就是妈妈在怀孕6周乳牙胚开始发育,要想宝宝牙齿坚固必须从孕期开始抓起。

问题2:我家孩子现在6个多月啦,孩子不易入睡,总是含着奶瓶睡觉,我很担心这会不会影响乳牙的生长呢?

答: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含着奶瓶入睡,奶瓶里的液体会浸泡在牙齿周围,成为口腔内致龋细菌的极佳培养基。另外,奶瓶液体中的糖分会被细菌分解产酸,侵蚀牙齿,使牙齿脱矿溶解,形成蛀牙。

临床上许多严重的婴幼儿龋的病例均有含奶瓶睡觉的病史,奶瓶内往往是配方奶粉、糖水、秋梨膏水等。因此,含奶瓶睡觉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不良喂养习惯,千万不要给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一旦有这样的习惯,应彻底和尽早改掉,断奶瓶的时间最好不要晚于1岁半,改用杯子或勺子吃奶。

问题3:我家宝宝有蛀牙,但是不严重,也从来没听她叫牙痛,还需要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吗?

答:在蛀牙出现的早期,牙齿的表面没有明显改变,家长很难自己发现。如果不定期检查,蛀牙往往发展到晚期,有明显的疼痛症状时才会被发现,但这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孩子遭受的痛苦也大。

通过定期口腔检查,可以了解孩子是否存在不良的喂养习惯、是否存在早期的口腔病损,防患于未然。为帮助孩子保护好儿童时期的牙齿健康,需尽早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刷牙习惯,定期带孩子去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请儿童口腔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牙齿检查和治疗。

三岁宝宝烂牙怎么预防(健康生活教你三招)(5)

三岁宝宝烂牙怎么预防(健康生活教你三招)(6)

节目预告:

在下周三的节目中我们将请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二科付立杰主任,他要跟我们聊聊有关“男性生育力保存”的话题,请您继续关注下一期《健康生活》节目。

【收听方式】

《健康生活》收听频率:云南新闻广播FM105.8/AM576,周五1:30、周六9:30。

也可以通过“蜻蜓FM”、“阿基米德”APP、“学习强国”APP搜索“云南新闻广播”同步进行收听。

【节目留言】

想咨询专家、寻医问药的朋友欢迎您同我们联系交流。您可关注微信公众号“紫云和你聊健康”留言给我们,节目组会根据您的留言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来源:云广主播 梓云

编辑:李青芸 郑惠

责任编辑:阮爱丽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