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一说,自古有之。而在中国古代,女子基本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因为“娶亲”二字就标明了夫妻之间的主导和从属地位——男方是花了钱的。所以过去民间有这么一句话:“娶来的媳妇(就是)买来的马,任我呵呵任我打。”即使是帝王之家也不能免俗——他们家的媳妇也是花大钱娶来的,所以几乎所有的朝代都会规定“后宫不许干政”,很多“宫斗”其实只存在于电视剧中。

本文没有歧视什么人的意思,甚至也不反对男方给女方一些象征性的礼物礼金,因为这是一种尊重和敬爱的表现,但是很多地方都把嫁女当成生财之道,那就有点“卖女”的意思了。当然,现在绝大多数地方的婚礼都是男女双方共同出资,比如男方买房,女方就会买车——现在结婚的多半都是独生子女,公家婆家的房产钱财,最后都是小两口的,晚给不如早给,风风光光办一场婚礼,大家都有面子。

宋朝到朱元璋时期一共多少年(宋朝要几万两白银)(1)

​我们纵观史书横看周边,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穷的地方,越穷的人家,似乎对彩礼看得越重。而皇家娶媳妇应该给多少彩礼,那是有明文规定的,不能太多,也能不太少,基本等于新郎官一年的收入,不信咱们就来看看宋朝和清朝皇家娶媳妇要花多少钱,看着看着我们就会忍不住发笑:宋朝给诸王纳妃、清朝给皇帝纳后,都要花上几万两银子,而朱元璋为什么总想一毛不拔一钱不花?

历朝历代被封为亲王的皇子,每年固定薪俸收入都不少于一万零白银。这一万两白银不包括“皇庄”“食邑”和年节赏赐,清朝贝子贝勒可能年俸不到一万两,但是亲王双俸是两万两,而被册封的同时,还有十几万甚至数十万两白银的赏赐。怡亲王胤祥受封的时候,应该得到的一次性赏赐是二十三万两银子,胤祥考虑到四哥胤禛刚刚继位手头比较紧,就只要了十三万两,弄得雍正皇帝很是过意不去,左右为难地请王公大臣们想办法:“今不允所请,既不可;允其请,而实心为国之懿亲,转不得与诸弟兄比,朕心不安。”

宋朝到朱元璋时期一共多少年(宋朝要几万两白银)(2)

​这样看来,清朝最廉洁怡亲王胤祥,如果“食亲王双俸”,年收入也不会低于四万两白银(同样不算皇庄收入),咱们取个中,就按各朝代的亲王年收入两万两白银计算,然后再来看看他们娶媳妇要花多少钱。

首先咱们来看宋朝皇家娶媳妇要花多少钱。据《宋史·志第六十八》记载,宋朝的皇家娶亲,跟老百姓娶媳妇要走的程序是一样的,他们也要讲“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成、告期。也就是皇帝想给自己的儿子娶媳妇,也要先派媒人带着见面礼登门,这叫纳彩,也叫敲门,这见面礼对皇家来说就是毛毛雨:用羊二十口、酒二十壶、彩四十匹。

为什么皇家娶儿媳妇只拿这么点东西呢?这里有个规矩:为人父母者,事事都要为子女着想,那这点东西,属于投石问路:要问问准儿媳的姓名生辰八字,还要实地考察一下准儿媳的相貌举止,如果姓名和生辰八字不合,这桩婚事告吹,送去的见面礼也不能拿回来,所以这些羊酒绸缎就是敲门砖,所以才叫“敲门”。如果双方品貌年龄生辰八字都般配,那么就定亲,但是定亲的礼物也不多,是三十只羊、三十壶酒、五十匹彩缎,外加一百斤茶叶和其他杂七杂八的三十匹布料。

宋朝到朱元璋时期一共多少年(宋朝要几万两白银)(3)

​定亲之后,就该正式下聘礼了,这聘礼包括一百两金器,一千匹彩缎,五十万钱(五千贯、缗)、杂色布料三百匹、十套好衣服,同时送去的还有二十匹马、五十只羊、五十壶酒。收到这些彩礼,娘家就可以宰羊煮酒准备送姑娘出门了,至于筹备婚礼、迎亲摆酒,那是皇帝家的事情,娘家就不管了。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有人说皇家规定的亲王娶媳妇经费是一万两白银,这些东西的价值好像要超过一万两了吧?不过我们要考虑一点,那就是宋朝的俸禄是历朝历代最高的,有人测算过,包拯包青天每年的收入就超过两万贯,而亲王的收入要超过包拯数倍,所以怎么算,皇家娶媳妇的花销,也不会超过新郎官的一年收入。而收入少的宗室子弟,则按照亲王(或者叫皇子、诸王更恰当)的标准减半(其宗室子聘礼,赐女家白金五千两。其敲门、定礼、纳财、亲迎礼皆减半,远属族卑者又减之。)至于“诸王聘礼,赐女家白金万两”,是另外的赐予还是总花销,咱们也不去计较了,反正这些钱对皇帝老儿来说,就是一点毛毛雨。

宋朝到朱元璋时期一共多少年(宋朝要几万两白银)(4)

​接下来咱们再来看看清朝的聘礼。因为清朝跟任何朝代都不同,皇帝的钱总是跟国库分不开,不像明朝那样,皇帝每年拿固定拨款,多花钱要向户部申请而且还不一定被批准(参见隆庆皇帝被驳面子的遭遇)。所以清朝皇帝花钱可以大手大脚,但是他们却也不肯在娶媳妇上花光家底。

据 《皇朝文献通考》《清稗类钞》记载,清朝皇帝娶媳妇(清朝经常有小屁孩坐龙椅,所以清朝“大婚”次数最多)也要纳彩,他们纳彩就要比宋朝皇子寒酸多了。以光绪皇帝大婚为例,纳彩的时候只有十匹带鞍辔的马、十套盔甲、一百匹缎子、二百匹布。

从白山黑水走来的八旗子弟,不太讲究“六礼”,纳彩完了就直接下彩礼,这彩礼包括二百两黄金、一万两白银,此外还有一些金茶筒银茶筒银杯具,总共算下来,应该也不超过两万两白银。

皇帝结婚尚且只花不到两万两白银,亲王郡王贝子贝勒的预算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怎么算,清朝皇家娶媳妇,也不会超过新郎官一年的收入。

宋朝到朱元璋时期一共多少年(宋朝要几万两白银)(5)

​同样是为皇子娶媳妇,“抠门儿”的明太祖朱元璋的做法让人啼笑皆非:两万两白银他也不肯花,他一开始是跟“老哥们儿”“换亲”,把女儿嫁给功臣,然后再从功臣家娶媳妇,最后为了省钱,更是直接就给藩属国写信提亲了:“我实要做亲。我的子孙廝儿多,女儿小,恁(你)那里才八岁,到十六里便是成丁。恁那里实事小,虚事多。是实呵,我和你做亲。恁只要至诚,不要生事。钦此。”

朱元璋这个公爹真是好算计:“我的女儿小,等长大了就嫁给你,现在先把你女儿嫁过来吧,彩礼就别提了。”朱元璋没少从人家娶媳妇,自己的女儿却一个也不肯嫁过去,扎扎实实当了一把大忽悠。对送上门的儿媳妇不满意,朱元璋还要训斥“亲家”,对着李成桂的送亲使者大发脾气:“我实实的做亲,他却这般不停当,怎的成!”

宋朝到朱元璋时期一共多少年(宋朝要几万两白银)(6)

​朱元璋的做法令人捧腹,而他说的那些话,还被白纸黑字写成了圣旨记入了《实录》,这奇葩“公爹”,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宋朝和清朝皇家娶媳妇,要花掉新郎官一年收入,而朱元璋为啥总想一毛不拔?这可能跟当时明朝国力和朱元璋的性格有关:要过饭的朱元璋即使当了皇帝,也不肯给外人多花钱,至于从藩属国娶媳妇,不打你就是聘礼,根本就不用花钱!这时候就要请教读者诸君了:您所在的地方,结婚彩礼要相当于新郎官几年的收入呢?您认为聘礼应该多少合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