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杨浦区环同济第十八届“元宵行街会”走进四平路街道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18位非遗类手工艺人和街头艺人现场设摊,海派布艺、纽扣画、押花画、宋式点茶、古法制作粽子糖、糯米饭糍、荣庆堂香囊制作、剪纸等传承人与居民互动,热闹非凡。家住四平街道的居民高兴地说:“上海的烟火气终于又回来了!”

上海今年最好玩的元宵灯会(上海一年一度的大型)(1)

“元宵行街会”是杨浦地区传承多年的民俗文化活动,曾连续两届被评为“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今年,四平路街道跨界融合,让“未来生活”与“非遗”碰撞火花。

活动主会场“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是近年来上海的网红街区,200多米长的弄堂集聚了“阿斯顿马丁”创新空间、朱哲琴“声音实验室”、中国首个“数制工坊”Fablab O中国等涵盖未来生活元素的餐饮、娱乐、新材料、出行、办公等多领域创新创业项目,科学家、艺术家与居民共同参与创新实验。

上海今年最好玩的元宵灯会(上海一年一度的大型)(2)

孟新民是海派布艺非遗传承人王励新的徒弟,今年74岁。从小在四平鞍山五村长大的她,从事了20多年布艺创作,每年都会参加四平的元宵行街会。“海派布艺目前在市面上已经比较少见了,我想让更多人认识这一传统工艺。”

上海今年最好玩的元宵灯会(上海一年一度的大型)(3)

孟新民告诉记者:“海派布艺发源于堆绣,起源唐朝,流行于清朝,到解放初期濒临失传,后来传承人王励新老师在原有堆绣的基础上丰富了制作材料、制作技艺,衍生创造出布艺画,才让它得以在上海地区传承和发展。”

海派布艺最传统的做法是布艺堆画,孟新民根据现代人的审美品位,采用真丝材料染色,形成过渡颜色,并创新剪贴方式。“这个技法的灵感来源于景泰蓝,难点就在于配色和贴丝上。”孟新民从今年大年初二开始赶做了30多只布艺小兔子,现场发送给来参与活动的小朋友。

上海今年最好玩的元宵灯会(上海一年一度的大型)(4)

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四平“元宵行街会”,近年来从一个民间的行街灯会,发展为上海社区民俗文化团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的都市民俗节庆盛会,来自全市各国家级、市级、区级的多项非遗项目团队同台竞艺。

上海今年最好玩的元宵灯会(上海一年一度的大型)(5)

一条“金山小白龙”现身行街会现场。这项非遗既有舞龙的表演技巧和难度动作,又融入了很多民间舞蹈等表演元素。小白龙在“云海”中吞云吐雾,欢乐地起舞嬉戏,造型变化多姿,让观众们沉浸在龙舞中。

上海今年最好玩的元宵灯会(上海一年一度的大型)(6)

非遗市集融合了古法制作粽子糖、枫泾丁蹄、金山农民画、老北京戏剧绢人等摊位,市民边走边看,亲身参与一些非遗技艺的DIY。本次活动还通过直播的形式吸引更多人了解非遗,发现非遗。

栏目主编:周楠

来源:作者:黄尖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