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岩茶放久了,就成了陈茶?关于陈茶的来源,并没有这么简单。

什么是岩茶的陈茶?

关于岩茶中的陈茶,从民间所反馈的情况来看,可窥得陈茶的真相。武夷岩茶“陈饮”的习俗自古有之。明崇祯进士周亮工《闽茶曲》云:“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

家家卖弄隔年陈,在诗句中,出现了“陈”这一字眼。由此推断,一款岩茶要成为陈茶,至少是要隔年。而今,在茶圈仍旧延续这一说法,把按照要求保存,又不变质的,时间不低于两年的茶,称之为陈茶。换言之,岩茶妥善保管两年后,您就能收获陈茶。

什么是岩茶和陈茶(什么是岩茶的陈茶)(1)

但关于陈茶,我们有一个问题必须要搞懂:是否随便一款岩茶,存久了,就能冠以陈茶的名号。

随便一款岩茶,都能成为陈茶?当然不是!石美者为玉,但并不是所有石头,都叫做玉石。同样,并不是所有岩茶,人为地存放两年、三年,就能成为陈茶。这些要长期存放的岩茶,甚至比短期就喝完的岩茶,有更严苛的要求。

1.光线

光线,对于正在生长中的茶叶而言,不可或缺。可一旦茶青经过加工后,成为成品茶,光线于岩茶而言,却不是必备品,甚至是必须要远离的物质。只因光线中带有的热量,会让岩茶的芳香物质、滋味物质分解,从而丧失香气于滋味,最后变得毫无饮用价值。

什么是岩茶和陈茶(什么是岩茶的陈茶)(2)

2.水分

水分,是存放时必须要规避的元素之一。所有的返青、霉变等现象,均由水分引起。水分,一是来自茶叶本身。工艺不到位,焙火程度较轻,茶品本身的水分含量相对较高,存放一段时间后,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可能会出现“返青”现象,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处理,茶叶就有可能发生霉变。另一来源,就是空气中的水分,一旦岩茶没有做好密封保存,将吸收空气中的水汽,仍旧会引发变质。

3.异味

异味的存在,同样能诱发岩茶的变质。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当岩茶被空气中的异味所同化后,这些异味将鸠占鹊巢,挤掉原本舒服的香气,使得异味充斥在茶叶里,最后成为一款充满杂味、异味的茶,同样不具备饮用价值。

什么是岩茶和陈茶(什么是岩茶的陈茶)(3)

4.高温

高温,也一大潜藏伤害。将其放置在一个高温环境下,久而久之,变质也就发生了。唯有岩茶品质好,其本身品质要过硬,才能抵抗得住岁月的考验。品质好,不是简单说说而已,落实到细节,它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陈茶的获得,需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内质丰富内在物质充足,这是岩茶陈化的一个要求。内质,它直接影响岩茶能存放多久。强行让没有什么内在物质的岩茶陈化,只不过是让它变成“白骨”。经过多年陈化,火气早已褪去,武夷岩茶的甘香已经消失,只剩下拙味。这样的陈茶,多喝无益。

第二、焙火足、透。焙火,是控制岩茶含水量的最好方式。在焙火的同时,岩茶品质形成,并且耐存放。而焙火的基本要求,是焙得透,焙得足,这样才能让岩茶里的水分彻底蒸干,拥有保存的属性。那些焙火不到位,只是粗糙过一遍火的岩茶,内在还拥有较多的水分,容易变质。

什么是岩茶和陈茶(什么是岩茶的陈茶)(4)

第三、有存放价值最后,要刻意存为陈茶,岩茶还要有存放价值。也就是一款岩茶,要有耐存放的特点。这时候,对品种就有特别的要求,像传统名丛一类,就适合岩茶的保存。如矮脚乌龙、四大名丛、肉桂、水仙等茶,就是陈茶原料的优先选择。这些品种的耐火性好,可经得起较高火功的炭焙,在炭焙之下,依旧保持岩茶的个性,内质充足。

陈茶,就是陈味越重越好?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认为陈茶就是要陈味重,还要越重越好,不然怎么叫做陈茶呢?其实,并非这样。一款陈茶该具备的品质,并非由陈味的浓淡程度决定。而是要看存放过后,是否能留住香气,留住滋味。能留住香留住水的才是好的陈茶。

除了陈味而无其他香味,这样的岩茶,并不合格,真正的好陈茶,值得喝的陈茶,它可以有陈味,但同时还有其他香气特征。如水仙,它就该有兰韵,兰底,这是底线,不可改变。有各种丰富香气体验的陈茶,才有趣。此外,陈茶的水感也要好。

什么是岩茶和陈茶(什么是岩茶的陈茶)(5)

它依旧保持着当年岩茶,或者是一年岩茶的新鲜感,茶汤清澈透亮,不浑浊。入口,汤感仍旧清爽的,清透的还暗藏着一股劲道。这是独属于年份的汤色,新茶模仿不来,也拥有不了。

优质陈茶的获得,往往是有意而为之。那类因为卖不完而被迫留下来,不情愿成为陈茶的岩茶,往往差强人意,要么是香不落水,要么就是汤水缺乏韵味和劲道。这类所谓的陈茶,不过是鱼目混珠罢了,大有滥竽充数之嫌。喝过这么多岩茶,真正值得推荐的陈茶,凤毛麟角。时下的优质陈茶皆为私藏,好东西都在藏家手里,市面上很少流通。

偶然得到一款拥有“香清甘活”的陈茶,那也是积攒了足够的好运,才换来一泡好茶。还是那句话,好茶不易得,尤其是品质好的陈年岩茶,更不容易寻觅。且喝且珍惜。

本文分享自东家匠人:武夷山大红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