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华夏古国,在文明发展过程中,衍生了许多的文化习俗,酒文化就是从上古流传至今的一种独特文化。在古代,无论是犒赏三军,或是亲朋小聚,都少不了酒的身影。

但是,如果是单单喝酒,未免有点无聊,所以古人就找了一些不失大雅的乐子助兴,比如说“酒令”。

行酒令的传统由来已久, 最古老而又持久的酒令当属投壶。投壶产生于春秋前,盛行于战国。《史记》上就记载有投壶盛况。时至今日,在河南南阳卧龙岗汉画馆里仍然保存着一幅生动形象的投壶石刻图。

五魁首划拳是两人一起喊吗(划拳辞令五魁首)(1)

魏晋时,文人雅士喜袭古风,整日饮酒作乐,纵情山水,作流觞曲水之举。所谓“流觞曲水”,是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将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放置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作出诗来。最著名的曲水流觞,当数王羲之于会稽山阴兰亭的那次,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五魁首划拳是两人一起喊吗(划拳辞令五魁首)(2)

当酒令发展到唐代时,种类愈加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其中尤为盛行的为“藏钩”“射覆”等几种。“藏钩”也称“送钩”,简便易行。即甲方将“钩”或藏于手中或匿于手外,握成拳状让乙方猜度有无,猜错罚酒。

而划拳酒令是众多酒令中,最为简单并且颇为流行的,唐代人称划拳为“拇战”“招手令”“打令”等

五魁首划拳是两人一起喊吗(划拳辞令五魁首)(3)

“划拳”酒令包括“拳词”和“手势语”两部分,规则比较简单,酒席上坐对面的叫“对门”,坐两侧的叫“邻居”,其中的讲究是凡对门者身份要大体相当。划拳一般在对门之间进行,双方一边同时高喝拳词,一边同时伸出手指,以二人所出指头数的多少、按一定的规则判定输赢,输了的被罚喝酒。

划拳时高唱的词语,是约定俗成的,不能胡乱编造,它们大多是吉祥、祝福的话,但是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叫法,有“一条龙、哥俩好、三匹马、四喜财、五魁首、六六六······”“一心静、二郎山、三环三、四季花、五魁首、六华联······”“一心敬、两相好、三结义、四鸿禧、五魁首、六大顺······”等等。

划拳口令花样繁多,不过唯独“五魁首”这句各地基本相同。

那么,“五魁首”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五魁首"是"五经魁首"的简称。中国古代自隋唐起,实行科举取士,到明清时期,以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取士,取每经乡试的第一名称之为“经魁”。在乡试中,每科的前五名必须分别是其中一经的“经魁”,所以又称“五经魁”或“五经魁首”,俗称“五魁”或“五魁首”。

在喝酒时说“五魁首”,其实是祝愿对方能金榜题名,飞黄腾达。

接下来解释其他几句。一心敬 ,哥俩好,三星照,四季财,五魁首,六六顺,七个巧,八匹马,九长有,十全到

第一句话指的是在一起喝酒时,表明了敬酒的那个人是诚心诚意的,同时也表现出想要和他一起喝酒的意思。

第二句话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人的感情好。

第三句话的中有一个三星,而这个三星其实指的就是福禄寿这三星,也是一句很吉利的话。

第四句话的意思是四季都能发财。

第六句话是六六顺,指六六大顺。

第七句话是七个巧,我们都听过一个节日的名称就叫乞巧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七夕,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人们都想沾点喜庆和好运。

五魁首划拳是两人一起喊吗(划拳辞令五魁首)(4)

为什么是八匹马呢?因为在古人的传说里有八匹神马,称为八骏,八骏最早是为周穆王拉车的八匹马,每匹马都有独门绝技,就成了后世神马的代名词。国画大师徐悲鸿最擅长画八骏,就是这八匹马。

第九句话是比喻人们能够长聚,美酒能够喝不尽。

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十全十美意思。

这短短的一个顺口溜包含了所有的祝福。

五魁首划拳是两人一起喊吗(划拳辞令五魁首)(5)

划拳者可以赤膊上阵,也可以撸起袖子,皆是咋咋呼呼,声震屋宇。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天下好事,均在口中连连喊出,快乐至醉。仿佛人间的功名与富贵都在这一碗黄汤之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