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学的初二学生们一定开始尝到了初二物理下册的滋味,似乎一开始就有点难度了,比上册难学,什么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弹力、重力、摩擦力,什么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哎快糊涂了,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初三物理力学知识汇总?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初三物理力学知识汇总(初中物理力学第一个最易混淆知识点)

初三物理力学知识汇总

刚刚开学的初二学生们一定开始尝到了初二物理下册的滋味,似乎一开始就有点难度了,比上册难学,什么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弹力、重力、摩擦力,什么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哎!快糊涂了!

其实,初二的同学们,这只是刚刚开始,真正难的在后面,比如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等知识!

所以,要想学好后面难的知识点,就必须把现在的基础内容学好。

今天我们就解决一个初中物理力学内容中会遇到的第一个最易混淆的知识点:“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又称作“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很多初二的同学们在刚学到这两者的区别时似乎当堂解决了,甚至把这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已经能够说的滚瓜烂熟,可是一旦做题,却总是出错,结果成了历届学生最易混淆的知识点!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深刻理解这两者的含义和区别!知其然却不知所以然!

我们今天来彻底解决一下这个易混淆问题:

首先,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相同点包括:都是一对大小相等的力;方向也都相反;而且都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简单来说就是“等大、反向、共线”!

但是要区分二者,必须牢固掌握不同点:

不同点1.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其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保持平衡,而相互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一般产生的效果不相同!

不同点2.一对平衡力不会同生同灭、同增同减!但是相互作用力一定同生同灭、同增同减!

不同点3.一对平衡力不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而相互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具体总结表格如下图所示:

用以上知识,我们来做两道中考物理题,看一下中考题到底是怎么考查这个易混淆知识点的。

请先看第一个中考物理题:

上面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B。

由于自行车通过绳子挂着一个物体,对自行车与所挂物体这个整体受力分析可知,二者的总重力等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自行车)上,因此是一对平衡力!

A选项少了物体重力,所以错。

C选项中,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作用在钢丝上,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作用在自行车上,二力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而且都是弹力、力的性质相同,因此二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

D选项中,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作用在绳子上,钩码的重力作用在钩码上,这两个力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肯定不是一对平衡力,那么就是相互作用力么?不对!拉力属于弹力,与重力的性质不同!所以肯定也不是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只不过大小相等而已。

​其实,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绳对自行车的拉力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由于是同一根绳子,所以绳子对自行车的拉力和绳子对钩码的拉力相等,钩码所受拉力与钩码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道中考题的改编题:

和上面那道题的分析方法相同,利用基础知识可知,本题的答案应该是C选项!

本题的具体方法由初二的同学们来分析一下吧,可以看出来,此类题绝不属于难题,可是有些初学者很容易搞混二力的特点导致出错!

注意,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一对力才可能是平衡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一对力才可能是相互作用力!

下面这个专栏《八套中考学霸物理错题集》实用精品纯干货!概括了几乎全部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易错易混淆知识点、易错题、重难点、以及各种一级结论、二级结论!对于中下游学生来说,是提升成绩的利器,对于优秀生来说,是借鉴学习方法的最实用资料!

中学生朋友们,不要被暂时的困难吓倒,只要用心、努力,就一定可以把物理知识全部灵活掌握!为了美好的未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