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其替父从军的故事彰显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也发扬了传统文化里的忠孝之道。而在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缺乏忠贞报国的巾帼英雄,如商朝的妇好、两汉交际的吕母、宋朝的梁红玉、明朝的唐赛儿等等;亦不缺乏忠孝之士,在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影响下,甚至“举孝廉”成为重要的官员选拔方式。那么缘何一个文学作品里的花木兰能够在诸多历史人物中脱颖而出,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润色,官方朝廷的追封,到了今天还走向世界,成为迪士尼的宠儿呢?

花木兰形象有哪些(从木兰辞到迪士尼)(1)

花木兰剧照

花木兰所处的历史背景,是其原始形象演变的关键

花木兰的形象由《木兰辞》为开端,唐宋时期成为诗词渲染的热捧对象,尤其是宋代郭茂倩将此叙事诗收录进《乐府诗集》,使其名声大噪;再到明清时期的戏曲和小说的深加工,近现代话剧动漫等,直至今日仍为文学、影视创作的热点形象。再到各地政府搭台、文化唱戏的宣传与造势,花木兰由书本走向了庙宇,如黄陂木兰山、虞城木兰祠,香火旺盛之外,还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陕西延安的木兰传说也作为扩展项目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花木兰文化的核心是围绕着“替父从军”这件事,但其形象经过多年的流传演变后发生了较大变异,木兰传说演绎的形式日趋多样化,内涵也更为丰富。

花木兰形象有哪些(从木兰辞到迪士尼)(2)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该诗创作时间并无定论,只是由于民歌的时代特征等原因,将其定义为南北朝时期,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在这首诗中,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形象是最为原始的引荐,整个故事由决定从军、血战沙场、荣归故里三个部分组成,情节曲折离奇,富有传奇色彩,呈现的就是一个忠孝两全、英勇果敢、不慕名利的女性形象。自古忠孝难两全,花木兰却集忠孝于一身,且在女性饱受歧视的封建社会,十二年行伍生活,身份不被识破,她付出的努力和艰辛要远超于寻常男儿,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选择回归父母身边尽孝,这更是诸多男子达不到的境界。此诗或许想表达的就是对“忠孝难两全”的批判,女儿身的花木兰做到了,所以她的事迹可以被传唱下来。

花木兰形象有哪些(从木兰辞到迪士尼)(3)

柔然兵剧照

而根据文中所传唱的内容看,花木兰的事迹有诸多不同时代的特点。由于《木兰辞》中展现的地名黑山、燕然山,与《魏书》、《北史》记载大致相符,故而认为花木兰是北魏人物,且参与了公元429年的北魏破柔然之战。然若以这个时期定论,诗歌当中出现诸多不符合史实的字眼。南北朝时期,北魏虽是鲜卑拓跋氏建立的政权,但其统治者比较重视农耕生产,这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定居农耕区以后的必然趋势。所以北魏的兵民是分开的,兵用于打仗,民从事耕桑。而兵主要由鲜卑及其他少数民族组成,汉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因为他们的农耕技术和经验远超过少数民族,这也是北魏政权胡汉分治的特色体现。北魏里的鲜卑兵皆由贵族组成,人数最多,地位也最高,他们是最精锐的部队,国防镇边的中坚力量;其次是蒙古高原上的高车人,他们身材魁梧,是天生的“雇佣兵”;最后才是招募的汉人以及其他民族。

花木兰形象有哪些(从木兰辞到迪士尼)(4)

北魏皇帝剧照

《木兰辞》里说“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是典型的“府兵制”要求,简单来说就是政府通过减免税收的形式,令兵民合一的人户自行购买装备,遇到战争时,由民为兵,自行采购部分装备,再到制定地点集结。而北魏政权是鲜卑人为职业军人,非鲜卑兵是以招募的形式征集兵员,这种募兵是由政府提供装备的,于战争时期减免应征人户的赋税杂役。直到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西魏权臣宇文泰才尝试“府兵制”改革,将汉人纳入府兵系统,以充实兵力,花木兰被认定的年代是429年,因此与此项不符。

花木兰形象有哪些(从木兰辞到迪士尼)(5)

“禁天下妇人不得施粉黛;自非官人,皆黄眉墨妆”——《通鉴.陈纪》

另外,《木兰辞》中“对镜贴花黄”描写也极具时代感。额黄妆在南北朝时期是最为盛行的、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胡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这种妆饰与佛教有关,在北魏太武帝执政初期,他是比较崇尚佛教的,只是随着军事战争的频繁化,佛教的盛行影响了兵员的征募,故而才有灭佛之举,花木兰若是参与429年的战争,那个时期是有可能还盛行着额黄妆的。而到了北周时期,天元皇帝禁止民间妇女扮此妆饰,只准宫内女子使用,至隋唐时期又开始盛行起来,并由胡妇传至汉人当中。所以综合来看,倘若花木兰是胡人,那么点兵、采买装备也就合理了,若是汉人,在隋唐之前“对镜贴花黄”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其实胡汉之分本身就带有较强的争议性,这也是木兰形象受到文人墨客追捧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唐朝这样极度开放、极具兼容性的社会,为其形象的演变提供了土壤。

花木兰形象有哪些(从木兰辞到迪士尼)(6)

贵族胡妇剧照

如果是汉人的话,称皇帝为“可汗”的则更符合隋朝的政治特点。隋文帝受禅于北周,由于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地区长达二三百年由异族占据,统一后的皇帝被混称为“可汗”是正常的,唐朝时李世民还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诗中提到的“策勋十二转”又是隋朝开国时期奖励机制,即置上柱国以下十一等,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才正式形成十二级戎勋制度。而诗中又说“同行十二年”,如果一场战争拉锯了12年之久,隋唐在北部地区很难找到合适的战例,如果是驻防边疆12年就更不太可能发生在隋唐时期,因为这一时期的驻防特点是“番上”即轮番抽调到边防重镇服役。但不可否认这12年也是木兰受后世尊敬的地方,一个“弱女子”投身行伍十二载,除了强大的意志之外,更多的是她心中的理想与抱负。这一点就是1956年豫剧《花木兰》的核心价值观,那句“恨敌寇犯边关侵我乡邻”正是其从军十二年的内心驱动,这种驱动赋予了花木兰爱国主义情怀,她的形象就不单单是英勇,而且包含着满腔的抱负以及男儿都罕有的心境,这种心境就是以民族危亡为己任的崇高责任感,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之际,民族责任感就显得更为重要。

花木兰形象有哪些(从木兰辞到迪士尼)(7)

镇边军营剧照

回到历史的追溯,能拉锯12年的战争也并非北魏429年的对柔然之战,而是发生在523年的柔然侵扰,以及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个边防重镇叛乱,北魏政权断断续续抵抗及镇压到534年才结束,此战前后打了12年,导致北魏分裂成为东西两个部分。此时的北魏政权因军事需求将汉人混编到兵民合一的系统里是有可能的,北魏自孝文帝(467年-499年)起,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汉化改革,六镇叛乱虽是柔然起兵为导火索,但由于这六镇的鲜卑贵族一直抵制汉化运动,与北魏统治者积累下利益矛盾,这才是发生动乱的根本原因。但就“对镜贴花黄”来看,这一时期的胡人才更有可能如此装扮,所以花木兰最大的可能是北魏政权末期的胡妇,他的父亲就也很可能就是鲜卑人,而且是北魏时期的“军户”(元明时期才这么称呼),在受到国家征召时,需一男丁出征,平时则需要出一丁到指定地方镇边。

花木兰形象有哪些(从木兰辞到迪士尼)(8)

柔然可汗

“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汉书.匈奴传》

而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需要注意,花木兰随军进入“黑山”以后,提到了“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字首现于匈奴单于的自称,也是由此开始,成为汉族人对蒙古高原上游牧民族的统称。523年的柔然南侵直接带动了怀荒镇的鲜卑等民族叛乱,花木兰所到地区可以说是民族成分复杂,除了柔然人,鲜卑、匈奴、氐、羌、敕勒都混杂于叛乱之中。那么这里的“胡骑”就是对这些复杂游牧民族的称呼,这就绝非出自于鲜卑人之口,这首诗歌是汉人传唱出来的。在南北朝复杂的民族融合大环境中,北方政权实行民族分治的统治方式,汉人是遭受诸多不平等待遇的,那么汉人为何还会歌颂一个“胡妇”呢?我想,这除了统治阶级树立“忠义”的社会价值观以外,也包含着汉族人民对于结束战乱的内心需求。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忠孝不关乎生存问题,而社会动荡带来的流离失所、生灵涂炭,使他们迫切需要一位英雄人物结束这一切,策勋十二转的花木兰不正是这样的英雄吗?所以在花木兰的形象演变中,统治阶层崇尚忠义、普通大众崇尚英勇,花木兰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诞生”的。

花木兰形象有哪些(从木兰辞到迪士尼)(9)

众多艺术形式推动了花木兰的形象演变

该诗歌一般认为最早由南朝陈收录于《古今乐录》,南朝宋、齐、梁、陈的汉人政权里多次出现弑君篡位的现象。如宋文帝被太子刘劭杀死篡位、齐明帝萧鸾疯狂屠杀萧姓宗室等。花木兰的忠孝形象可能非常迎合统治者的需求,故而被收录和传唱。“孝”是封建社会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自西周起就被确立为宗法道德规范的核心。经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发展,尤其是孔孟圣贤人物的进一步强调,孝道被提升到道德规范之首的层面,甚至到了帝王之家也是先孝而后君,如《国语》云:“孝、敬、忠、贞,君父之所安也。”随着历代信仰儒家学说的文人墨客都大力宣扬孝道,在“忠孝勇烈”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下,木兰作为一个女子,替父从军,更突出的是她“孝女”的形象。

花木兰形象有哪些(从木兰辞到迪士尼)(10)

木兰辞别漫画

到了唐宋时期,木兰的故事也成为文学创作的源泉,光《全唐诗》就收录了五首歌颂花木兰的诗。唐中期的韦元甫在《木兰歌》中加以创作,不仅描绘了花木兰在从军前的复杂心情,还描绘了花木兰征战疆场的具体情节。晚唐的杜牧则在《题木兰庙》中写道:“弯弓征战作男女,梦里曾经与画眉。经此创作,花木兰就不仅仅是“孝女”的人物形象了,她被赋予了奋勇杀敌、报效国家的英雄形象。

花木兰形象有哪些(从木兰辞到迪士尼)(11)

到了明代,徐渭撰写的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直接将生擒贼首的头等战功算在花木兰头上。他建构出一个牺牲自我而体现个人价值的女性形象。花木兰由一个不思功名的贤孝女,变成了一名踌躇满志的尚书郎。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枷锁在木兰身上被打破,她对建功立业的执着,十分耀眼地闪烁着一种肯定自我、高扬个性的光芒。其实这种创作与徐渭的个人经历有关,他20岁中了秀才,此后8次乡试不得提名,考到41岁也未能中举,后被胡宗宪看上才入幕为僚。作为一个文学家,他痛感自己的才华不被发现,也对严嵩等人专权跋扈颇感愤怒,这部作品既抒发了自己老骥伏枥的志向,也表达了对封建枷锁的不满。所以在明末的小说创作中,花木兰就已经被赋予了反封建的力量,成为精神世界里难以抑制的、突破自我的思想萌芽。

花木兰形象有哪些(从木兰辞到迪士尼)(12)

“予观自古女子未有如将军之奇者也,堤萦曹娥辈至性激于一往,易耳,身经百战,糜处济伍之中,曾不知其雌雄,此其智勇有过人者,功成而不有居,然大树风哉。”——《孝烈将军传》

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男尊女卑”和儒家学说的统治仍占主导地位,但时代的潮流是难以抵挡的。随着海一带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新兴市民阶层出现并且壮大,他们代表一种新的力量同封建王朝的矛盾日益尖锐,出现了代表市民阶层反封建反传统的新思想,他们对儒家思想的怀疑很容易嫁接到对妇女的束缚上。比如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自居,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徐渭赞扬花木兰是开启了这种进步思想的呼唤,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作品大大提高了木兰的固有形象和地位,从孝女、巾帼英雄,上升到突破思想束缚的精神层面。所以在清同治十年的地方史志《黄陂县志》中,能找到《木兰志》这样的“确切史料”,它已经不关乎人物的真实事迹,而只在于精神上的追捧热度。

花木兰形象有哪些(从木兰辞到迪士尼)(13)

柔然兵

在建国以后,花木兰的事迹被搬上了舞台,首先就是河南的豫剧,因为“新世界”需要传承美德,更需要抛弃旧思想的糟粕,花木兰经过历代文人墨客的润色,已经成为忠义、孝顺、勇敢与突破思想束缚的形象,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沉淀几千年最为精华的价值导向,所以是值得继续传杨的。也正是从古至今的渲染与传承,赋予了花木兰融合着现实与理想、个性与共性的鲜明性格特征,成为追求自身价值的现代“女英雄”。

花木兰形象有哪些(从木兰辞到迪士尼)(14)

豫剧花木兰

英雄的故事向来不分国界,尤其是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本土英雄的稀缺,让他们不断的通过影视手段创作,漫威就是一个代表。而花木兰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女英雄,更是艺术创作者不可放过的。1997年,美国迪士尼公司根据我国古代花木兰男扮女装代父从军的传统民间故事,制作了迪斯尼动画电影《木兰》,并于2004 年在全球上映。这部电影以美国主流文化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来置换了原作《木兰诗》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它还原了《木兰诗》里的故事构架,也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里的忠与孝,但在细节上更多地加入了美国文化和女权主义的成分,让木兰的形象更为西方化。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平”的主题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同,“杀敌立功”的女英雄花木兰在新的时代也应该具备新的意义。迪士尼的创作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缩影,《木兰》并没有突出封建社会下女性承担的思想枷锁,而是更迎合当代女性自由、拼搏、富有创造力的时代特征。

花木兰形象有哪些(从木兰辞到迪士尼)(15)

动漫花木兰

而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更为直观的感受到,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论如何修饰,都不会改变其本质的特点,但可惜的是,诸多传统文化以及历史故事皆由国外的创作得以继续发扬。如花木兰一样,她在各种文化背景中,都代表着相近的道德准则及相似的追求。那么为何我们不能去寻求隐藏在文化背后的共性追求呢?花木兰在我国古代走到今天,也只是豫剧、京剧这样更符合中国口味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不能够引起世界的认同,反而是迪士尼的一部动漫,令她走到了国际舞台。被世界所认知的,并非我国传统文化里的那位巾帼英雄,而是极具西方特色的、诙谐幽默的厚嘴唇女孩,而且故事的背景任由改编,柔然变成了匈奴、北魏变成了秦朝,花木兰的形象更是成了迪士尼注册的“商标”。到了今天,我们能看见诸多中国演员参与了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的制作,这是拯救传统文化的一个过程,我们更希望看到由中国团队去创作,而非仅仅是参与。

参考史料:《宋书》、《后汉书》、《魏书》、《北史》、《资治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