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文字:司马迁写史记背后的故事(1)

西汉时期,大将军李陵带兵攻打匈奴,因为兵力与敌方相当悬殊,最后战败投降。汉武帝听到以后非常生气,大臣们也都纷纷谴责李陵对大汉帝国不忠。只有太史令司马迁持不同观点,司马迁说:“李陵只有五千的步兵,被匈奴八万的骑兵围住,他没有得到李广利的协助,(当时这个李广利是担任正面主攻任务的将军),还是坚持打了几十天的仗,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最后他因为粮草用尽,弓箭耗完,退路又被截断了,才停止了战斗。他这不算是真投降,而是要伺机报国啊”。汉武帝听到司马迁不但为李陵辩护,还指责他的亲戚李广利失职,顿时火冒三丈,立即下令把司马迁打入死牢,紧接着又判了他宫刑。当时的宫刑被认为是男人最大的耻辱,司马迁想一死了之,但转念一想,像他这样地位低的人死去。在大家眼中,不过是从九头牛身上拔掉一根毛,那样微不足道,不但得不到大家的同情,反而会惹人耻笑。于是他忍辱负重,选择活下来,以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伟大的著作《史记》,后来的人们呢根据九牛亡一毛这样一句话,衍生出了我们现在的这个成语,九牛一毛。用来指某种东西或者某种人才,只是极多数里面的一小部分,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