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历史上为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事,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退位。由于登上皇位的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后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选择性地遗忘了这段历史。而在这段历史中,李世民可不光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还连带着杀了兄弟11个儿子,甚至还霸占他们的妻子。

正所谓历史都是由胜利者编写的,我们很少看到在李世民的种种过错,那么玄武门之变的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隋末唐初,李建成坐镇后方调度,李世民在外征讨各路诸侯。两兄弟算得上是里应外合、配合默契。这样的安排其实主要是李渊要培养接班人李建成的执政能力而特意安排的,千万不要以为李建成没有什么战功。其实在唐军建立之初,李建成的战功丝毫不逊色于李世民,唐军出关的第一战、潼关之战都是李建成的功劳。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他弟弟(李世民处死兄弟11个儿子)(1)

随着李世民战功卓著、劳苦功高,唐高祖李渊封他为天策上将。李世民随即建立天策府,组织五十人随从集团,这里面就有著名的杜如晦、房玄龄、李靖、尉迟敬德等杰出人才。已经身为太子的李建成对此感受到了威胁,他想把触手伸到军界,提升一下威望。

公元622年七月,李建成在亲信王珪和魏征的建议下决定主动请求出战,接纳山东豪杰以稳固地位。李渊也打算打压一下李世民的声望,培养李建成的威望,于是就同意了。有了之前李世民在洺水击败刘黑闼的主力,李道玄、李元吉死磕敌军,李建成不到三个月就拿下了刘黑闼,威望直线上升。

但与此同时,李建成和李世民双方势力已经开始上升到白热化阶段,双方集团摩擦不断。公元626年李建成多次上书李渊希望将房玄龄、杜如晦等逐出亲王府以削减李世民羽翼,导致秦王府文武官员不是降职就是外放。手下官员整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于是众人劝说李世民早做打算,尽快杀掉李建成,逼李渊退位。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李世民终于决定要迈出这关键性的一步。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他弟弟(李世民处死兄弟11个儿子)(2)

六月四日清晨,李世民率领秦琼、尉迟恭、程知节等人在玄武门设下埋伏,李建成和李元吉奉召入宫,在行至临湖殿的时候突然察觉到有异样,准备掉头回东宫。李世民快马追赶太子等人,李元吉见这阵势立刻拿出弓箭,结果连射三箭都没有射中李世民。在眼看追不上的紧急时刻,李世民下令放箭,自己亲自射杀了太子李建成,而尉迟恭射杀了李元吉。东宫和齐王府的诸位将领得知李建成遇害后,带领二千兵马进攻玄武门,将守将敬君弘、吕世横等当场斩杀。秦王府的人心惊胆战、不知所措,为稳固军心,李世民情急之下命人割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出门示众。东宫兵马见到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首级,纷纷失去斗志、溃不成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皇位。虽说通过杀兄弑弟得到的皇位终究是不光彩的,但是李建成的强大实力以及李渊的偏袒,李世民如不采取极端措施,那么身首异处的就是他自己。生在帝王家,很多事确实也很无奈。

不过接下来的事就连史官也不好意思写了。为了斩草除根、永绝后患,玄武门之变第二天,李世民就派人诛杀了李建成的六个儿子、李元吉的五个儿子,无论年幼全部处死。甚至把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们全部纳入后宫,侍奉自己。这里面就有李建成的正妻荥阳郑氏、李元吉的齐王妃杨氏,最宠爱的也是自己的弟媳杨氏。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他弟弟(李世民处死兄弟11个儿子)(3)

杨氏是隋朝宗室杨雄的孙侄女,出身名门。美貌出众、皮肤白皙,而且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本该好好享受荣华富贵的命运被这次政变彻底改变了,丈夫和儿子都被李世民杀害,自己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女儿入宫侍奉李世民,这该是多么地痛心屈辱。在皇权社会里,女人的命运都如水中浮萍,人生沉浮都不由自己做主。

好在李世民非常宠爱杨氏,杨氏也为李世民生下一个儿子,名叫李明。636年,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对于杨氏和儿子李明都甚是宠爱,一度想立杨氏为皇后,结果遭到魏征的极力反对。因为这个是涉及以后立储的大事,李世民也害怕会遭遇到相同的尴尬,立后一事这才作罢。由于这种尴尬的身份,杨氏始终没有册封,也没有任何封号。杨氏病死后,李世民为她举办了葬礼,封他们的儿子为曹王。李治登基后,将年幼的曹王过继给巢王李元吉,也算是帮父亲李世民当年的残忍赎罪吧。

对于接纳自己的嫂子弟媳,这种有违伦常的事无论如何都要给李世民的抹上一层黑色,不知道是因为李世民身上有着鲜卑血统,在婚姻之事上有异于汉人,还是站在权利的顶峰觉得可以为所欲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