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当“调色盘”阿勒泰褪去斑斓的秋色,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迎来了长达7个月的圣洁的白。“超长待机”的冰雪世界,为无数滑雪爱好者圆梦,助滑雪运动员起航,也用日益凸显的产业实力助力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

阿勒泰地区——地处北纬45—47度的世界滑雪黄金纬度,平均积雪厚度1米以上。无论是雪质、雪量、雪期,还是气温、风速、湿度,阿勒泰地区的滑雪条件均属世界一流。这里的冰雪文化源远流长,冰雪产业的配套设施、服务水平也正在逐步完善。因此,响彻中外的不止“千里画廊”的美誉,更有“人类滑雪起源地”的盛名。

冰雪文化冰雪运动进校园助力冬奥(冰雪产业新高地)(1)

打造国家冰雪产业新高地 设施日趋完善接轨国际

为了打造一流的滑雪盛地,阿勒泰地区正“全力以赴” 。据了解,近3年来,阿勒泰地区累计投入资金100亿元,实施旅游项目59个,完成宾馆建设项目78个,新增床位近万张;建设禾木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场、将军山滑雪场、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野卡峡国际滑雪场、野雪公园等滑雪场10家(其中落差千米以上的有3家);建设汽车自驾营地7个。

冰雪文化冰雪运动进校园助力冬奥(冰雪产业新高地)(2)

为加快推进“旅游厕所革命”,阿勒泰地区近3年累计投入6亿元,建设景区、城区、公路、餐饮场所和乡村的公共厕所、农村户厕6.5万座;新建加油站13个、停车场22个、通讯基站2330个。尽全力为游客解决“三难一不畅”问题。

依托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逐渐优化的服务配套设施,今年10月1日,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迎来了全国首滑。来自全国各地的滑雪运动员、滑雪爱好者走进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体验在“中国雪都”阿勒泰高山滑雪的酣畅淋漓。

“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各项服务更加完善了,雪具大厅的投用、购票方式更简便,优惠措施也比较多。对我们雪友来讲是一个性价比较高、滑雪体验更完美的地方。”来自河南的滑雪爱好者孟女士说。

11月7日,新疆阿勒泰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正式开滑。为让游客有更好的滑雪体验,将军山滑雪场对各项设施进行了提升建设:新增十余条新雪道;提升吊箱式索道运力和速度;为便利游客并保障安全,滑雪公园还为不同等级单板选手设置了不同难度的跳台;北坡金光大道建设了南U北U获得游客认可,今年便在南坡建设了一条新的U型雪道——“将军U”雪道。

为积极响应“三亿人上冰雪”的国家战略、助力冰雪运动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将新疆作为发展冰雪运动的重要基地。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阿勒泰地区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已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赋予冬季冰雪旅游经济发展核心区、阿尔泰山“千里画廊”生态旅游区等特殊定位。

“中国雪都”阿勒泰将不再只是“新疆的骄傲”,更是“中国名片”、“世界一流”。

输送优秀冰雪运动员 助力2020年北京冬奥会

近年来,在新疆阿勒泰地委、行署的高度重视下,阿勒泰地区广泛开展冰雪运动推广普及工作,成效明显。

新疆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克川表示,按照地委“滑冰滑雪一千天、冲进北京冬奥会”的工作部署,阿勒泰地区实施“雪都精英培育工程”,加快国家、自治区高水平冰雪运动人才的培养、输送和训练基地建设,选拔、培养本土精英并积极向国家、自治区输送后备人才。

冰雪文化冰雪运动进校园助力冬奥(冰雪产业新高地)(3)

近两年,地区共培训、培养越野滑雪、速度滑冰运动员2300余名,向国家、自治区输送优秀冰雪运动员20余人。其中,阿勒泰地区培养、输送的越野滑雪运动员迪尼格尔·依拉木江和巴亚尼·加林已具备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资格。

此外,阿勒泰地区大力推进“国家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实施“阿勒泰地区雪都雏鹰展翅工程”,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夯实人才基础。并以自治区“冰上运动示范学校”的形式开展普及雪上、冰上运动。

据了解,阿勒泰地区冰雪运动场地免费向本地青少年开放。“目前,阿勒泰地区80%的青少年不同程度的参与冰雪运动,总人数已达5万余人,现在很多孩子在8岁之前就开始参加冰雪培训了。”刘克川说。

冰雪文化冰雪运动进校园助力冬奥(冰雪产业新高地)(4)

诚然,阿勒泰地区的冰雪产业已不止经济、社会效益,更根植着宝贵的体育精神。

为助力2020年北京冬奥会,阿勒泰地区继承发扬古老滑雪文化,积极举办各类“迎冬奥”冰雪赛事活动。同时积极建设国家级专业滑雪训练基地,致力于将阿勒泰建成高端滑雪目的地,提升全民冰雪运动热度。

据悉,今年冬天,将有120余名国家高山滑雪队、冬季两项国家队及部分省市冰雪队伍在阿勒泰地区长期驻训。

(丁文静、卢金萍)(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