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刘 洋对产妇来说,坐月子的经历可谓身体和心灵的一次重要转折身边丈夫的表现,也对日后夫妻的感情甚至婚姻走向产生巨大影响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去月子中心度过自己初为人母的一个月,记者深入多个月子中心采访,了解到了许多月子中心里发生的故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月子中心服务指南?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月子中心服务指南(月子中心的那些事)

月子中心服务指南

⦾本刊记者 刘 洋

对产妇来说,坐月子的经历可谓身体和心灵的一次重要转折。身边丈夫的表现,也对日后夫妻的感情甚至婚姻走向产生巨大影响。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去月子中心度过自己初为人母的一个月,记者深入多个月子中心采访,了解到了许多月子中心里发生的故事。

做个月子要离婚 被弃宝贝惹人怜

记者采访的一家月子中心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竟然在产妇休息室大打出手,让护士印象深刻,也唏嘘不已。

大约一年前,一对年轻小夫妻开开心心地来到这家月子中心咨询具体流程、费用等事宜。妻子青春靓丽,丈夫活泼帅气,他们看上去感情很好,也特别期待新生命的到来。由于高端月子会所费用不菲,当咨询人员说出整个月子期间大约需要准备4万元费用的时候,丈夫没有吭声,稍显迟疑,妻子爽快地说:“那就让我爸缴费吧!”丈夫感激地看了一眼妻子,更加呵护备至……确定了分娩日期,夫妻俩按照约定的时间前来办理入院,同时来的还有前来缴费的女方父母。

到了生产的那一天,全家十几号人一起陪同产妇孩子入住月子中心,男方的父母第一次露面。看得出来,大家都很重视这对母子。谁知道,在这位产妇月子过半的时候,有一天,护士站的护士们听到很剧烈的响动,急忙跑进产妇所在的房间,发现躺在床上的产妇脸上有两个大红巴掌印,陪伴在旁的女方父亲被踹倒在地,女方母亲气得骂男方,男方站在地上气得呼哧呼哧大喘气。看到这激烈的一幕,护士们都惊呆了,赶忙检查产妇有没有更严重的伤口,安抚产妇的情绪。这时,产妇才“哇”地大哭起来,护士们直劝她,坐月子期间不能悲伤,更不能哭泣,对身体和眼睛尤为不好。但产妇情绪特别激动,一直指着男方大骂:“我给你生了儿子,坐月子的钱都是我爸交的,你家没钱不出钱,养不起儿子就别结婚别生孩子,现在你家不出钱,还不出人,你妈一共才来了几次?想白捡个孙子啊……”男方站在那不说话,只是紧握着拳头。护士们赶紧把产妇的父亲搀扶起来,老人看上去也很伤心,不愿意多说什么。因为考虑一家人的情绪都需要缓冲,护士只是劝这家人要顾忌产妇的情绪和身体,就悄然离开了房间。

护士在调解双方矛盾时了解到,双方的争执在于钱。由于男方家条件不如女方,孩子奶奶想让儿媳妇到家里坐月子,自己和亲家母一起伺候月子,一个照顾产妇,一个照料孩子。可是女方的家庭条件优越,比较看重月子中心的环境和服务,坚持要到月子中心坐月子。产妇怀孕初期,两家就为此产生了矛盾,产妇的父母为了女儿能心情愉悦、顺利生产,决定自己出钱给女儿坐月子。两家人因为这件事心里有了疙瘩,言语时有不愉快,尤其产妇由于生育,身体激素发生变化,经常对伺候月子的丈夫颐指气使、冷嘲热讽,还会说贬损婆婆的话。丈夫一直忍气吞声,但这次女方一家一起说这件事,他觉得自己被羞辱了,情绪没控制住,才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第二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当护士们进入产妇房间时,发现“人去屋空”,产妇和家属都离开了。值班护士说,产妇特别愤怒伤心,毅然决然地要离开,孩子也不要了……孩子的姥姥姥爷也是同样的态度,劝也劝不住。本来他们定的房间是母婴同室的,但是大人走后,就把孩子扔在婴儿托管室。护士们可怜刚出生的小宝贝,尽全力地照顾他,小宝贝乖巧可爱,初来人世的他仿佛感受到了人间冷暖,从来不哭不闹,努力喝奶,只是眼角总是挂着一滴泪,令人心疼不已……

经过月子中心与产妇及家属的多次协商劝解,孩子的奶奶终于来看宝宝了,继续委托月子中心照顾了一段时间后,奶奶将孩子抱回了家。月子中心的护士们都很牵挂这个孩子,也希望孩子的父母能够为孩子着想,孩子母亲虽然记恨孩子父亲在自己月子里使用暴力,但为了孩子,她会考虑将孩子接到身边照料。

月子中心的工作人员一直持续关注着这个小宝宝的生活,记者截稿前得知,孩子的母亲经过产后心情的调节,面对丈夫真诚的忏悔,表示会为了孩子再考察下丈夫,如果丈夫能痛改前非,自己可以暂时不提离婚。但月子里埋下的怨、结下的仇,确实对产妇造成了很深的心理创伤。不管怎样,大家都希望小宝贝健康成长,能有爱他的父母一直陪伴着他……

新生宝宝 让爱升华

有人说,看一个男人是不是真爱一个女人,生个孩子就知道了。月子中心的护士见证了许多家庭内外的冷暖,对此深有体会。

小张和小刘是一对年轻夫妻,他们到达月子中心的时候,看上去感情特别好。小刘是舞蹈演员,年纪轻轻能够放弃事业回归家庭生孩子,大家都不太理解,但看到小张对她的温柔呵护和理解支持,大家就懂了。小刘对记者说:“本来我也不想生孩子,毕竟自己才27岁,舞蹈演员黄金时期就这么一小段,而且团里特别看好我,培养我。丈夫知道后,背地里跟公婆约法三章,不得干涉我们的决定,还说生孩子的决定权在我,会给我最大的尊重。如果我要生,他一定全力做好后勤工作,努力学习进入好丈夫好爸爸的角色;如果我决定放弃,他也会无条件地支持我。我真的纠结了好久好久,后来一想,孩子是上天的恩赐,我有这么好的丈夫,为什么不能开心接受孩子的到来呢?事业可以生完孩子继续拼,丈夫已经和双方父母都说好了,我如果生完孩子想拼事业,他们全力支持。我相信只要我有实力、有毅力,我会两者兼顾起来。所以,我们决定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说起小刘和小张的缘分,要从他们的高中时期说起。两人是同班同学,还是同桌。后来考上不同的大学,从事不同的行业,小刘跳起热爱的舞蹈,小张在一家公司做程序员。都说程序员不懂追女孩,但小张用多年的坚持与诚意打动了小刘,两个人组成了幸福的家庭。

小刘生下女儿后,一家人来到月子中心,小张时刻围绕在小刘和女儿身边。什么都不让小刘做,怕她沾凉水,怕她劳累,呵护她的一举一动。月子中心的丈夫们很多都是白天上班,但小张却跟单位请了陪产假,除非特殊情况需要他回公司,不然他几乎是寸步不离妻女。除此之外,他承包了所有产妇身边的活计,本来,月子中心的护士会为产妇和婴儿提供护理与服务,但小张为了学习如何照顾新生儿,天天向护士取经,学习抱孩子、喂奶等,还咨询护士关于产妇产后情绪及身体的恢复事宜。他每天给妻子讲笑话,逗她开心。护士们都说,一般月子中心的丈夫们,能晚上陪伴产妇就已经很不错了,像小张这样的好丈夫很稀有,建议其他丈夫学习。小张成了月子中心的名人,小刘也为此感到骄傲。

按照月子中心的惯例,出月子的时候,月子中心的工作人员会为宝妈和宝宝举办一个满月仪式。小张为了感谢妻子的付出,偷偷为妻子准备了独特的礼物。仪式上,大屏幕上播放起了两人从同学合照,到婚礼现场以及小刘在舞台上跳舞的辉煌时刻,怀孕后整个孕期的照片也被小张一一珍藏,做成了两人从相识到相知、相恋,再到共同孕育爱情结晶整个过程的视频。这突如其来的惊喜,把小刘和在场人员感动得热泪盈眶,小张更是当众对妻子进行了爱的表白,“媳妇儿,感谢你为我生下了这么可爱的宝宝,怀孕期间你的辛苦我感同身受,恨不得替你承担。未来,我还会一如既往支持你的全部决定,家里有我,你和宝宝放心……”为了感谢月子中心的护士们对一家人的精心呵护和服务,小张还为护士们准备了巧克力。看到一家人相亲相爱的温馨场面,月子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觉十分欣慰。

新手父母 在月子中心成长

月子中心,也常常能见证新手父母的巨大变化。

进入月子中心时,亮亮和晓霞对宝宝的态度令工作人员非常惊讶,“从没见过这么不喜欢孩子的父母,他们对刚出生的宝宝不闻不问,一个躺在床上玩手机,点外卖,一个不得已完成母亲喂奶的程序之后就把宝宝扔给护士和陪护父母,自己歇着。”正常来说,初为人父母不是这个状态,即使会身体不舒服或犯懒,但都会对新生命爱不释手。记者经过交谈得知,原来,两人是奉子成婚的典型代表。孩子的母亲晓霞今年才22岁,自己还是个孩子;孩子的父亲亮亮也才28岁,没做好当父亲的准备。而且,两个人甚至还没有举行结婚仪式,是双方老人决定留下孩子,并且等晓霞身体恢复之后再举办婚礼。

晓霞和亮亮是在朋友聚会上认识的,亮亮有自己的小事业,人也很上进,晓霞高挑靓丽,两人一见钟情。相处了半年之后,晓霞发现自己意外怀孕了。面对意外到来的孩子,亮亮有些手足无措,晓霞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一来自己还年轻,没想过这么早结婚生子,二来跟亮亮的感情也不算稳定,两个人相处下来也有不少矛盾,亮亮虽然有事业上的优势,但平日里太懒散。本来,两个人都想和平分手了,可孩子的事让双方父母知道后,双方父母决定让两人赶紧登记,让晓霞生下孩子,并且择日完婚。就这样,孩子生下来后,亮亮和晓霞被父母“押”着进入了月子中心。

在月子中心,奶奶姥姥和护士们围着孩子转,晓霞和亮亮一个窝在床上、一个瘫在沙发上玩手机。偶尔,护士把孩子抱给他们看,他们都不看一眼。亮亮对晓霞的关心也不够,父母如果走了,他也就跟着跑出去,留下晓霞抹眼泪。这令晓霞更怨恨自己被孩子绊住了脚步,后悔生下孩子。

为此,护士们特意研究讨论了一番,“父母不参与,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势必对孩子不公平,也不利于孩子成长。我们得想想办法……”之后,护士们经常在给孩子换尿布的时候喊上亮亮和晓霞,让他们帮着抱一下孩子。第一次抱起自己的儿子,亮亮竟然一脸嫌弃,还腾出一只手捂起了鼻子,把晓霞逗得哈哈大笑。护士借机说,“看我们宝宝多可爱,爸爸妈妈亲亲宝宝小脸儿吧。”没想到,亮亮和晓霞谁都不愿意亲儿子,宝宝瞪着无辜的大眼睛直发愣。一次不行就试两次,每次护士都借故把孩子放到亮亮的怀里,让晓霞去逗,时间长了,他们也不抗拒了,但是孩子一哭,他们还是会将孩子交给护士。有一次,护士让亮亮抱着孩子,孩子突然很开心,冲着爸爸咧嘴乐,亮亮也勉强咧了咧嘴,护士们捕捉到了这个难得的瞬间,让亮亮帮忙换上了纸尿裤。这让亮亮突然有了成就感,他盯着宝宝看了半天。从那之后,护士每次给孩子拍奶嗝、换尿布、做排气操都喊上亮亮和晓霞,两个人从不情愿到慢慢学习,渐渐上手了,两人对孩子的关心与照顾也越来越多。

护士告诉他们,“在月子中心有我们关照,可是出了这28天,把宝宝抱回家抚养成人,需要付出心血和努力,你们必须学会照顾孩子的基本技能,才能做一对合格的父母,做父母的也是需要合格上岗的,既然选择了这个生命,就要对他负责。”听了护士语重心长的话语,亮亮和晓霞都陷入了沉思。之后,护士引导他们给宝宝讲故事、放歌曲,虽然宝宝太小听不懂,但这也是宝贵的亲子互动时间,看着宝宝专注渴求的眼神,这对年轻的父母越来越投入了。晓霞以前经常是被动地喂奶,没有感情地抱孩子,还经常抱怨宝宝让她受累,渐渐地,她开始温柔地对待宝宝,也更有耐心了。有时,晓霞去做产后护理,护士就尝试着把宝宝交给亮亮,协助他独立完成给宝宝换尿布、拍奶嗝等。

眼看着这对父母对孩子由原来的漠不关心到如今的温柔关怀,护士们感到了莫大的成就感。在月子期满的时候,晓霞和亮亮已经不需要护士和老人的协助,就能独立完成照顾宝宝的各项事务了。出月子那天,亮亮还给晓霞准备了惊喜礼物——一件她一直想要的首饰。更令护士们意外的是,亮亮还特意买了一个精致的提婴篮,里面铺好了厚厚的棉垫,他将宝宝小心地放到婴儿篮子里,一家三口携手而去。看到这一幕,只是月子中心的护士们才知道,这种转变多么难得。

宝宝拥有负责任的父母,能够健康茁壮成长,是月子中心护士们最大的心愿。护士们关注从月子中心走出去的每一个宝宝,每一名产妇,每一个家庭。半年后,护士们在晓霞和亮亮的朋友圈里看到了幸福的一幕,两人结婚了,婚礼现场还有可爱宝宝的特写,宝宝笑得格外灿烂。两人的朋友圈,全是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之前对新出生的儿子不闻不问的亮亮,竟然变身成了“宠娃狂魔”,经常在朋友圈晒娃。他说,要更努力地工作,为晓霞和儿子打拼一个更好的未来。

重组家庭 生个孩子一地鸡毛

前面几个家庭都是初为人父母的小家庭,面对新生命的到来显得手忙脚乱,而有些重组家庭则因新生儿爆发了家庭战争,弄得一地鸡毛……

月子中心新入住的小雨就是这种情况。小雨与丈夫是重组家庭,两个人相差十岁,比较特别的是,小雨比丈夫大十岁,这种巨大的年龄差,让小雨在丈夫及婆家人面前一直保持着隐忍大度的性格,也比较自卑。说起两个人的结合,小雨跟记者打开了话匣子。小雨与前夫都是从外地农村闯到沈阳的,两人一起打工,一起养育儿子,日子虽然辛苦但是非常充实。当时,小雨观察到沈阳的母婴用品市场需求很大,小区超市里的母婴产品经常销售一空,她萌生了专门开母婴用品店的想法,丈夫也非常支持。就这样,他们在于洪区城乡接合地带开起了第一家母婴用品专卖店,很受欢迎。

时间长了,由于夫妻俩肯干能干,生意越做越大,开起了很多连锁店。经济条件好了,在经营理念上,两人有了分歧:一个想做大做强、一个想保守稳妥,从那之后争吵不断,孩子都不愿意回家。有一阵,小雨经常愁眉苦脸,无心做生意。一天,一个小伙来到母婴店,询问怎么给初生儿选购奶粉和尿布等必需用品。小雨很少遇到男顾客,这令她很好奇。经过聊天,小雨得知小伙的儿子才出生一个月,但是小伙与妻子在月子里闹了矛盾,小伙的妻子负气远走,还寄来了离婚协议书。

看到一个大男人每天为照顾刚出生的孩子跑来跑去细心咨询,小雨不由得同情起这个小伙子。由于需要指导小伙给婴儿准备必要的物品,小伙也需要经常咨询小雨育儿问题,两人自然而然地加了微信。时间一长,小伙与小雨聊得多了起来,小雨也经常关心小伙的孩子,她感觉小伙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男人。不久后,小雨发现丈夫有外遇,毅然提出了离婚。可夫妻俩共同打拼下来的产业已成规模,要想分家真是很难。经历了一场离婚大战,小雨才从“厮杀”中解脱出来,带着三个连锁店与前夫彻底做了分割。虽然财产上损失不小,但小雨坚持留下了儿子,她想做一个好母亲,陪伴儿子所有的成长。

在小雨离婚期间,小伙一直安慰小雨,陪伴小雨,两个人的感情日益深厚。但想着两个人年龄上的差距,又各自带着一个儿子,要面临的问题确实很多,但他们还是冲破了重重阻碍走到了一起。小雨对继子视如己出,孩子跟她感情也非常好。虽然家里已经有两个儿子,但小雨从小的家庭观念就是多子多福,而且她对婚姻不太有信心,想生一个属于丈夫和自己的宝宝,因此,结婚一年后,小雨生下了孩子,也是个儿子。

生三宝时,小雨已年过四旬,为了做好月子,早早预定了月子中心。月子中心里,他们一家格外引人注目。两个儿子经常来看望妈妈,小雨刚坐月子第三天,就倚靠在床头给继子检查作业,还要挂心大儿子高中的学业。丈夫工作较忙,只能晚上抽时间来陪伴。小雨的母亲还在农村,婆婆倒是每天都来,但是婆婆来了,小雨明显很拘谨,也不太开心。婆婆经常有意无意地跟月子中心的年轻护士们念叨:“你看你们多年轻,这个年龄生孩子最好了。我看整个月子中心的产妇,属我们家这个最老。岁数大,恢复得就是比别人慢。……我本来都有一个孙子了,根本不想让她生,没想到又生了,我可照顾不过来。”小雨的身体本来恢复得就不好,听到婆婆这令人窒息的念叨,有点产后忧郁症的前兆。小雨的痛苦和无奈得不到身边亲人的理解,儿子还小,丈夫总忙,只是说“我妈本来就不同意咱俩结婚,更不同意咱俩再生孩子,你就让让她吧”。小雨不想婆婆在身边念叨,但又不好让婆婆离开,只能忍气吞声地面对。小雨跟月子中心的护士们抱怨:“我这产后忧郁症多半是因为婆婆。头一胎在农村,也没有月子中心这么好的条件,当时年轻稀里糊涂就生了,也没这么坏的心情。”

月子中心的护士们为此特意开了个会,他们决定先从小雨的丈夫入手,产妇心情好是很重要的,让他侧面跟老人沟通一下,照顾好产妇的情绪。月子中心的“思想教育”果然起了作用,小雨的丈夫了解了妻子内心的苦闷和产后忧郁症的危害,做起了母亲的思想工作。几天下来,小雨的婆婆温和了不少,也不再说伤人的话了。

护士们也劝小雨的丈夫最好暂时放缓工作,女人的月子就这么短短的28天,小雨身体这么虚弱,这么大年龄还坚持生下了孩子,说明她特别在乎你,希望你在她最需要关爱的时候多陪陪她,与孩子多做一些亲子互动。护士的话触动了小雨丈夫,他想了很久,竟然对小雨说了很多发自内心的感悟。他说自己以前不太懂关爱妻子,以为好好上班,照顾家庭就是好男人,没想到月子期间妻子更需要的是自己的理解与陪伴,他还反思了自己在前妻坐月子期间做的不足之处,并希望自己的改变能带给小雨幸福。丈夫的巨大转变令小雨的精神状态大为改观,护士们都说,这比什么治疗都有用。

出月子的时候,小雨一家来了许多人,丈夫拥着她小心呵护,两个儿子跑前跑后拎着行李,就连婆婆追随的眼光也变得慈爱。精神焕发的小雨一脸红润,那是被幸福和喜悦滋养出来的。她说,没想到坐个月子,年轻的丈夫懂事了很多,体贴了很多,再看看三个儿子,她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

,